第一百七十二章 一顆永流傳 (第1/2頁)
楊證道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筆趣閣小說www.biqugexs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楚平在黑板上奮筆疾書:
百年前,鑽石僅能在少數幾條印度河流和巴西叢林中找到,每年,寶石級的鑽石產量也就幾公斤。
那時候,鑽石也就是寶石的一種而已。
然而,1870年,在南非orange river(奧蘭治河)發現了巨大的鑽石礦,產量可以用噸計。
一夜之間,市場上充斥了鑽石,英國的投資人們害怕了。
天然首飾鑽沒有使用價值,高價完全因為其稀有,隨著南非新礦的開發,鑽石早晚會掉價,成為一般寶石。
為了應對,這些鑽石礦的主要投資人合併了。
他們建立了一個單獨的實體,控制產量,維持公眾對鑽石稀缺的印象。
這個實體就是de beers(戴比爾斯公司),成立於1888年的南非,透過在各國設立貿易公司,控制了全球的鑽石交易。
“鑽石恆久遠,一顆永流傳”應運而生。
傳奇,是從30年代大蕭條開始的。
當時歐洲鑽石價格已經崩潰,很難讓公眾重拾信心,各國情侶,都不再用鑽石戒指作為訂婚禮物。
而且歐洲處於戰爭的邊緣,擴大鑽石的銷售基本沒可能。
美國就成為了de beers唯一的市場,就像當下,歐美都困難,奢侈品公司把中國當作救命稻草一樣。
de beers相信,透過廣告策劃能夠讓美國人買更多的高階鑽石。
1938年8月,de beers創始人的兒子harry(哈利)去紐約見了ayer(艾爾)廣告公司。
這次會面是摩根安排的,摩根一直給harry提供融資,現在看到全世界鑽石價格都在跌,當然也心急。
大家談的不錯,ayer將在美國人心中為鑽石塑造一個全新的形象,而de beers指定ayer為獨家廣告代理,並支付相關費用。
ayer的方案是,強化公眾將鑽石和浪漫愛情的聯絡:
讓男人相信,更大、更好的鑽石可以表達更強烈的愛意;鼓勵女人,將鑽石視作求愛的必要部分。
具體的廣告攻勢,先從電影和電影明星開始,給大眾以鑽石是不渝愛情的象徵。
然後,在報紙雜誌上登新聞故事和照片,強化鑽石和浪漫愛情的聯絡。
新聞故事著力於描述名人送給他們愛人鑽石的大小,照片則著眼於知名女人手上鑽石戒指的閃亮特寫,時裝設計師在訪談中說鑽石是時尚的『潮』流。
此後,重頭戲來了。
ayer提出了新的計劃,要做一種廣告,不產生直接銷售,不需要觀眾記住品牌,僅僅是一個概念——圍繞著鑽石的永恆的情感價值。
一種新的顏『色』,鑽石蘭,被創造出來並應用於廣告。
廣告的重點轉向公眾心理需求,強化鑽戒作為訂婚戒指的傳統,是不可或缺的。
終於,口號“a diamond is forever(鑽石恆久遠,一顆永流傳)”被提出,配以一對年輕情侶蜜月的圖畫。
雖然鑽石實際上也會被掛花、損傷或者掉『色』,依然被冠以永恆完美品質,這句話,即成為de beers的官方口號。
一千字,整個牆壁的黑板剛好嚴嚴密密,沒有一絲“留黑”,楚平手都有點兒酸了。
他將粉筆頭悉數放好,轉過身,不去看那面足夠震撼任何一名資深經濟學教授的黑板,有一種大俠遺世獨立的風範。
這也太猛了…
眾人喃喃自語,嗡嗡的教室竟然有種詭異的安靜感。
楚平拍打了下手上的粉筆灰,看著目瞪口呆的教授,說道:“我寫完了,您還有什麼問題嗎?”
教授一時間沒反應過來,尷尬地輕咳一聲,轉身對同學們點點頭,於是,林立的手被舉了起來。
大部分都是女生,因為楚平擊碎了她們對鑽石的幻想。
de beers不但控制著供應,也控制著需求。
人們被灌輸鑽石不是一種可交易的商品寶石,而是求愛和婚姻生活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為了穩定市場,它賦予了石頭神聖的幻覺,是永遠的,永遠意味著不應該被轉售。
不轉售,價格自然不會崩掉。
所以…
這tm就是個騙局!?
最要命的是,在知道這一切之後,以後結婚不能要鑽戒了,否則,怕
《女裝大佬教程書》 第一百七十二章 一顆永流傳(第1/2頁),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