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部分 (第1/4頁)
車水馬龍01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筆趣閣小說www.biqugexs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作品:戀愛中的女人
作者:'英' D。H。勞倫斯
內容簡介:
《戀愛中的女人》代表了勞倫斯小說創作的最高成就。它以非凡的熱情與深度探索了有關戀愛的心理問題。
小說以兩姐妹為主人公,描述了她們不同的情感經歷和戀愛體會。姐姐歐秀拉是一個溫柔美麗的中學教師;妹妹古迪蘭則是一個小有名氣、恃才傲物的藝術家。古迪蘭遇上了礦主的獨生子傑拉德,原始的慾望點燃了愛的激情,然而在狂暴的激情過後,失望而痛苦的她與另一位藝術家又陷入了愛的狂歡。歐秀拉與本區督學伯基相愛了,她一心要讓對方成為愛情的囚鳥,而對方卻希望在靈與肉的交融中保持彼此心靈上的距離……
勞倫斯畢生致力於男女性愛題材小說創作,他在揭示男女情愛的同時,將性愛描寫上升到哲學和美學的高度,而那伴隨著熾烈的性愛體驗的,是對歷史、政治、宗教、經濟等社會問題的嚴肅思考。
作者簡介:
D。H。勞倫斯是英國小說家、詩人、散文家,20世紀英國最重要和最有爭議的小說家之一,20世紀世界文壇上最有天分與影響力的人物之一。他與福斯特、喬伊斯、理查森、伍爾芙同是20世紀英國小說的創始人,是中國讀者最熟悉與喜愛的西方作家之一。
正文
荒原上的苦難歷程
——譯者序
譯完這部長篇,費力地劃上最後一個句號,恨不得跟勞倫斯的作品永別!他給人以太多的苦難,太多的折磨。不用說譯一遍,就是讀一遍你都會感到心靈在受著冥冥的撕裂與煎熬,伴隨而來的是創痛的快感。
讀這小說,恰如在荒原上絕望地爬行,只有一絲亮光、一線蜃景還讓你希冀未泯,這就是愛。可這愛卻是何等苦澀的體驗!
至此,不由地念起三十年代極走紅的女作家張愛玲的話:“時代是倉促的,已經在破壞中,還有更大的破壞要來。有一天,我們的文明,不論是昇華還是沉浮,都要成為過去。如果我最常用的字是‘荒涼’,那是因為思想背景裡有這惘惘的威脅。”①
……………………
①張愛玲:《傳奇》再版自序,《張愛玲短篇小說集》,皇冠出版社。
我以為D·H·勞倫斯正是以這種心境寫作這部鉅著的。小說留給讀者的,只能是荒蕪的寂寥。至於那心靈荒原上的情、欲、愛,真可以用大詩人邁克爾·德雷頓的幾行素詩來描摹:
愛在吐出最後一絲喘息,
忠誠跪在死榻一隅,
純真正在雙目緊閉……①
……………………
①邁克爾·德雷頓:《愛之永訣》,《英詩金庫》,牛津大學出版社。
小說伊始,我們已經看到這樣一個女人:她面色蒼白,故作高雅,其實是個女魔,一個性變態的女人。她兇狠、狡詐,一心要佔有男人的靈魂。她為變態的強烈情慾所驅使,對男人可以竭盡溫情,一旦遭到挫敗,她會象瘋子一樣報復,大家閨秀的高雅此時會喪失殆盡,只露出魔鬼的本來面目。她是一個瘋狂的劊子手,她就是貴婦人赫麥妮。
小說向我們展示出的倫敦城,是一座人間地獄。龐巴多酒館更是個烏煙瘴氣的鬼窟。一群行屍走肉般的男女,無望地及時行樂,鬼混度日。他們心靈空虛,萬念俱灰,菸酒也無法排遣心中無端的苦悶與孤獨,情慾的放縱只能加深心靈的痛苦。好一幅世紀末的群像!
勞倫斯用更多的篇幅描寫伯金和厄秀拉、傑拉德和戈珍這兩對情人苦澀的戀情,寫他們的追求。他們身處在一個悲劇的氛圍中,心頭籠罩著總也拂不去的陰影。他們試圖用愛——異性的及同性的來填補心靈的孤獨,可陌生的心總也無法溝通。他們甚至失去了生的意志——愛不起來、活著無聊、丟棄不忍、結著憂怨、繫著壓抑。鬱悶的心境令人難以將息。
伯金是一個天生的悲劇之子,他有著過於纖弱的靈魂與羸弱的體質,這些足以鑄就他悲劇的氣質。這樣一個痛苦的精靈在冷酷無情的工業文明時代只能活得更累,苦難更為深重。他冷漠、憂鬱、絕望,總在痛苦地思索人類的命運與人生的意義,但得出的都是悲劇性的結論:人類已日暮途窮,機器文明將導致人類的徹底毀滅。
這個悲劇之子在愛情上同樣苦苦地求索。貴婦人赫麥妮在千方百計纏著他,那強烈的變態情慾令伯金厭惡,可他又捨不得與她斷決關係,最終自食其果,險些被赫麥妮殺死。他追求著才女厄秀拉,他們雙雙追求著一
《戀愛中的女人簡介》 第1部分(第1/4頁),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