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人類更先進的外星文明,可能真的存在?列舉可以表明的幾種跡象 (第1/3頁)
胡宇倫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筆趣閣小說www.biqugexs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比人類更先進的外星文明,可能真的存在?列舉可以表明的幾種跡象
在宇宙之中,人類所在的地球宛如一粒微不足道的微塵。基於這樣的認知,我們有充分的理由相信,人類在宇宙中大機率並非孤獨的存在。甚至可以合理推測,在這無盡的宇宙時空中,很可能存在著出現時間更早、技術水平更加先進的高階文明。儘管目前我們尚未掌握確鑿無疑的證據來證實這一推測,但依據現有的恆星觀測資料,至少有三種顯著的跡象暗示著,遠比人類先進的高階文明或許真的存在於宇宙的某個角落。
其一,是光譜異常的恆星。天體物理學家卡爾·薩根曾經作出過這樣的猜測:倘若宇宙中確有外星文明,那麼他們極有可能與人類一樣,懷著探尋宇宙中其他智慧生命的渴望。若未能有所發現,他們或許會向附近的恆星大量投放那些本不應自然存在於恆星上的物質,以此期待引起其他智慧文明的關注,進而建立聯絡。
一個引人深思的例項是位於半人馬座方向、距離我們約 355 光年的“hd”恆星。透過光譜分析可知,這顆恆星存在著可探測的錒系元素。然而,從理論層面剖析,這些物質本不應在恆星上自然現身。原因有二:其一,錒系元素屬於稀有重元素,它們無法在恆星內部透過核聚變過程生成,通常僅在超新星爆發、中子星碰撞這類高能事件中產生,因而在宇宙中的丰度極低;其二,錒系元素大多具有放射性,其中眾多元素的半衰期相對較短。
由此推斷,錒系元素在構成恆星的物質中所佔比例應極其微小,微小到根本無法在光譜中顯現並被我們探測到。那麼,“hd”恆星中的錒系元素究竟從何而來?截至目前,科學界尚未能給出令人完全信服的解釋。或許,我們有理由大膽假設,這或許是某個高階文明向這顆恆星大量投放錒系元素,以此方式在宇宙中宣告自身的存在。
其二,是被巨物遮擋的恆星。回顧人類文明的發展程序,不難發現,隨著科技水平的提升,能量的消耗總量也日益攀升。在我們所處的太陽系中,太陽的質量佔據了整個太陽系的約 9986,相比之下,太陽系中的其他天體都顯得微不足道。因此,一個合乎邏輯的推測是,倘若人類文明在未來發展到一定階段,極有可能直接將太陽作為能量的主要來源,從而大量地從中提取能量。
這樣的推測同樣適用於宇宙中可能存在的其他智慧文明。或許我們可以想象,宇宙中的那些高階文明已然在採取這樣的行動。那麼,他們又是如何從恆星大量提取能量的呢?對此,物理學家弗里曼·戴森曾經提出過這樣的猜測:高階文明可能會在恆星附近構建巨型的能量收集裝置。
早在 2009 年,就有人留意到位於天鵝座方向、距離我們大約 1480 光年之處,有一顆被稱作“kic ”的恆星,會在短時間內出現大幅度的變暗,隨後又恢復正常。其後,開普勒太空望遠鏡對其進行了持續的觀測。觀測結果清晰地表明,“kic ”的亮度的確會在不同的時間呈現出不同程度的下降,其中最大降幅可達 22。
在隨後的時間裡,科學家又陸續發現了 21 顆與“kic ”情況類似的恆星。其中 15 顆被定義為“慢變星”,它們的亮度變化頻率和幅度與“kic ”頗為相近;而另外 6 顆則被稱為“快變星”,它們的亮度變化更為頻繁和劇烈。特別是在天蠍座方向、距離我們約 460 光年的位置上,有一顆名為“epic ”的恆星,其亮度在短短的 78 天內多次急劇下降,最大降幅竟然達到了 65左右。
由於這種亮度的變化難以從自然現象的角度給出令人滿意的解釋,因此有人大膽猜測,在這些恆星的附近或許存在著由高階文明建造的巨型結構。正是在其遮擋之下,這些恆星的亮度才會出現如此異常的變化。
其三,是神秘消失的恆星。在水瓶座方向、距離我們約 7500 萬光年的位置,曾經存在著一顆名為“phl 293b l1”的恆星,它位於一個名為“phl 293b”的矮星系中。其質量約為太陽的 85 倍,是一顆罕見的高光度藍變星,最高亮度可達太陽的 250 萬倍。正因為其極高的亮度,我們才能夠在如此遙遠的 7500 萬光年之外直接觀測到它。
觀測資料顯示,在 2001 年至 2011 年期間,“phl 293b l1”一直穩定存在。然而,在此之後,這顆恆星卻突然消失得無影無蹤。需要指出的是,“phl 293b l1”並非個例。這就要提及“vas”觀察專案,該專案於
《胡宇威個人資料》 比人類更先進的外星文明,可能真的存在?列舉可以表明的幾種跡象(第1/3頁),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