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足跡 永久書架

第32部分 (第1/4頁)

博搏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筆趣閣小說www.biqugexs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嗤��

嘉靖帝很惱怒,忍了數日。不久,楚王朱榮誠等人及錦衣衛千戶聶能遷等人想討賞討官,上書附和張璁。嘉靖帝感覺到了這股“支援”力量,下詔調桂萼、張璁二人由南京來北京。

時值嘉靖帝生母蔣氏生日,嘉靖帝大擺宮宴,命婦們紛紛上箋祝賀。只過了幾天,又遇明武宗生母張氏生日,嘉靖帝偏心,下旨免命婦入宮朝賀。此舉引起在朝官員不平,紛紛上疏進諫,均被嘉靖帝下旨逮入詔獄拷訊。

張太后為人其實很賢德厚道,在嘉靖帝入宮初期,她完全有能力與閣臣一起下詔廢掉這個侄子。此外,她為人又不會來事,對待以外藩王妃入宮的嘉靖帝生母不是特別客氣,引起當今皇帝小爺的懷恨。日後,張太后弟弟張延齡被人告發不法之事,坐法當死,張太后敝襦席藁作姿態向侄子皇帝請求饒弟弟一命,遭到嚴辭拒絕。不僅如此,嘉靖帝還把太后的另一個弟弟張鶴齡也逮入詔獄刑訊致死。張太后驚恐過多,不久暴崩。嘉靖帝復下旨殺她活著的弟弟張延齡。

由此,可以見出嘉靖帝此人本性極差。向使當初張太后反對他入統,皇帝這位子絕非他能坐上。

四月間,嘉靖帝下令,稱生父興獻帝為“本生皇考恭穆獻皇帝”,其生母為“本生母章聖皇太后”。為此,禮部尚書汪俊求去,嘉靖帝不讓他平白“致仕”,切責後罷其官職。

由南京而來的張璁、桂萼二人行至半途,見到詔書後,又起新點子,認為詔書內有“本生”的字眼是禮部官員陰謀,佯為親尊,實則疏遠,應該直接稱嘉靖帝生父為“皇考”,前面不宜帶“本生”二字的帽子。

嘉靖帝認為他們說得很對,按章修改,去掉“本生”二字。

廷中眾臣聞言,深惡桂、張兩人小人多事,紛紛揚言說二人入北京後要殺掉他們。

這兩個書生聞言,入北京後就裝病,不敢出門,怕被群臣當眾毆打。

吏部尚書喬宇、楊慎(大學士楊廷和之子)等人紛紛上言,勸嘉靖帝罷免張璁、桂萼二人以平息“邪說”,結果,皇帝反其道而行之,任張、桂二人為翰林學士,切責喬宇、楊慎等人。

張璁、桂萼二人得到新官職後,益加肆無忌憚,忙不迭上疏言“大禮”,有十三條之多,均為嘉靖帝採納,並命禮部官員施行。

激於義憤,楊慎在下朝後對群臣講:“國家養士一百五十年,仗節死義,正在今日!”大家紛紛響應,幾百人一齊跪在左順門,還有不少人邊大哭邊高叫“高皇帝”、“孝宗皇帝”,聲達內殿。

從早上直到中午,嘉靖帝幾次傳諭退出,眾人卻一直跪伏不起。

這一來,嘉靖帝暴怒,命司禮監宦官把哭宮的所有大臣名字全部記上,然後命錦衣衛按名逮人,第一天就把一百四十三人下獄,其餘八十六人待罪。拷訊之後,下令杖罰五品以下官員,編修王相等十七個人被活活打死,並把修撰楊慎、吏部侍郎何孟春、學士豐熙等人謫貶遠荒之地。

十月,嘉靖帝下詔改稱明孝宗為“皇伯考”,布詔天下,還準備把他生父興獻帝的靈寢遷入北京,有官員勸說“帝魄不可輕動”,這才沒有搬動死人入京。

可嘆的是,楊慎當時三十出頭正當年,此人濁世翩翩佳公子,是正德六年狀元郎,中舉時年僅二十四歲。由於帶領群臣哭宮,他被杖打後,又由嘉靖帝下旨貶往雲南永昌衛。偏偏倒黴的是,楊公子趕上這位嘉靖皇帝壽數長,在位四十多年,瘴山霧水淒涼地,三十六年棄置身。楊爺這一流就是幾十年光景,嘉靖三十八年死於貶所。這位十一歲即能詩的大才子,一生創作詩歌二千多首,並著有詩歌評論名著《升庵詩話》。古稀之年,本來回家探親想在四川老家多呆些時日,楊爺竟被“勞改局”官員派人強押回雲南,悽愴之餘,他作《六月十四日病中感懷詩》:“七十餘生已白頭,明明律例許歸休。歸休已作巴江叟,重到翻為滇海囚。”鬱悶不已,病死異鄉。

嘉靖四年(1525年),嘉靖帝在皇宮內為其生父“興獻帝”立“世廟”,迎其神位於觀德殿。此時,群臣因高壓反對意見日稀,紛紛表賀,並獻《世廟樂章》。又過了三年,《明倫大典》撰成。

始作俑者張璁被封為謹身殿大學士,由太子少保兼太子太傅、吏部尚書。平時奮鬥幾十年才能當上首輔,由於他首議“大禮”,六七年功夫就躥至權力的頂端。

“大禮議”之爭,如果書生氣地講,實則是當時居主導地位的程朱理學正統派與王陽明“新學”之間的較量。

以楊廷和、楊慎父子所代表的

《大明朝的奇葩事電視劇》 第32部分(第1/4頁),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