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足跡 永久書架

第17部分 (第1/4頁)

莫再講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筆趣閣小說www.biqugexs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老嫗站定面湖一一指點,可惜口音太重聽不真切。問怎麼寫,答不識字。

於是我根據看過的史料一一說出眼前諸島的名字向她求證,左面豎著的是橫山,正對面三座遠些的是紹山,近些的是大小幹山,右面橫著的是陰山……她點點頭。

我又問,金鐸山和渡渚山之間湖面上那道大弧灣是沉思灣嗎?

她又點了頭,重複地說了一遍名字,估計是當地人俗稱的沉獅灣。

“你怎麼上來的?”老嫗終於問了。而我不必問她同樣的問題,因為她手中拿著一把刈草的砍刀呢。倒是我能站在山頭是件很奇怪的事,赤手空拳,山樑的兩側都是密不透風的榛莽。

“從法華寺那頭上來的。你要到哪去呢?”我好奇的是前方山頭蜿蜒,全是無人可入的荒山。而且,暮色將臨,如浪群山更顯荒涼蒼茫。

“我到那邊去一下”,她走向我剛才止步的半人高的草莽叢。我迷惑不解,又朝她背影叫了一聲:

“是去找什麼藥嗎?”因為山中常生長各種草藥。

她卻不再回答,徑自走進草叢之中。不久,山上似乎又只剩我一人了。天蒼蒼,野茫茫,湖山紋絲不動,全體靜默。

絲絲暮靄正從湖面升起,愈升愈高,如清冷的湖水在群山與高空間漫溢。我看天地一寸寸變色,漸漸融進無邊蒼茫之中。

欲循原路下山,原本哪有路?很快迷失在深水般沒頂的草莽之中,只能於左突右撞之中大聲呼喊,留在法華寺遺址空地的人便迴音,引導我循聲返回半山坳。

一見小夥子我就開玩笑般埋怨說,小黑也不上去給我帶個路。小夥笑著說,它只認識主人,我不上去它是不會動的。

下山前,又在那片壯碩青翠的銀杏林內停留了好一會。那裡滿世界的碧綠,似乎一直沁到人的心裡去了。我圍著粗壯的樹身轉圈,仰望半空中舒展的巨大樹冠,低頭又見小黑靜臥於樹下綠茵之上。我知道,衝著這幾棵大樹,我還會再來的。

我還未掉頭下山,就已經在懷念它們了。

暮色降臨,村裡炊煙四起。有兩位老漢坐在村道一旁,便站定相互打了個招呼。老漢問是來玩的嗎?聽說是去法華寺,便搖頭說,過去那座寺廟很大,滿山都是大樹,現在都砍光了。

太可惜了。他們嘆息。

是啊是啊,我隨聲附和。小黑先跑了過去,引起狗吠一路。

在明宰相王鏊這個蘇州人的眼裡,金鐸山“長松擔青天,修竹敵無數”,直至民國李根源去時,“山路修治無崎嶇之苦,松篁滿徑,流水琤琮”,“花木池沼俱美,山中竹最盛不止十萬竿”,“寺在山半坳,峰巒迥抱,幽邃隔凡”。宛若世外仙境。

只能供想像了。

我只為那片倖存的大銀杏樹慶幸,也為自己慶幸,還能親眼看見它們如此生機勃勃,如詩如畫,非同尋常。

日後偶與一位教授談天,說起金鐸山之行,教授學易,對山頂老嫗尤感興趣,若有所思徐徐道:

“西山絕頂所遇,非仙即妖。遇仙則福,妖則禍。”

我笑道:

“好玩!何不佔一卦以判仙凡?”

不久,教授書贈我二首《七絕》

五嶽同根一脈伸,千峰萬壑踏風塵。湖山俱是心中物,底事登攀枉問津?

洞庭絕頂望湖山,落照殘垣古佛煙。安得如來真法眼,悽迷草樹辨狐仙?

我略一沉吟,隨即回覆:

“進山如回家,遇人皆仙侶;心無掛礙故,來去似頑童。”

這時,山川大地似又重現。在我的腦裡,它們無一處不嫵媚,無一時不安詳,無一物不親切。

“善哉!”教授回了兩個字。

但不知他是否真的理解了。

書 包 網 txt小說上傳分享

飄浮在太湖碧波中的幾片綠葉(1)

西山本身就是聳起於太湖之中的最大的島嶼。當你站在最高山飄渺峰上,可以看到島上崗阜連綿,氣韻貫通,與湖天相融相接。整個西山是座綠色的大花果山,大大小小的農舍就隱現在青山與綠野之間,你隨便走進那些地僻人遠的小村裡任何一條巷道,都會感到樹與屋俱老,唯獨青山不老,果木長綠,湖光山色宛若畫境。

如果說,西山是湖中青黛色的巨螺,那麼它周邊遠遠近近飄浮著的小島則如大大小小的綠葉,在水中顯得十分清靈秀氣。水氣和日光交合產生一層霧衣,將這些島嶼輕攏薄罩,使之更顯幾分神秘與不凡

《吳山火災最新影片》 第17部分(第1/4頁),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