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青海藏王墓 (第1/3頁)
萊陽香梨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筆趣閣小說www.biqugexs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到青海有窮結縣和玉樹縣兩個站點,窮結縣欽普溝壑口埋藏著藏王墓陵群,據說贊普松贊干布和文成公主合葬於其中;另一個站點就是玉樹縣,那裡有文成公主廟,別稱“沙加公主廟”,經過大致篩選,這兩個地方至少有一個是跟文成公主墓葬有直接關聯的。
我們很民主,大家同意舉手表決先去一個地方檢視,結果除了我,其他四個人一致同意先參觀藏王墓,兩名考古人員的決定我並不意外,畢竟藏王墓代表著藏族文化核心,吐蕃歷史成為了考古第一要素。田七和大牛跟著我唱反調,我有點生氣,金錢豹咒語的死亡期限僅有半年左右,救人如救火,哪有心情遊山玩水?按照倒鬥經驗,應該先暫時避開大家都熟知的藏王墓,想想就知道了,文成公主的墓葬流傳了千年但至今未確定具體地址,如果就在大家眼皮底下躺著,卻無人發現,這豈不是荒誕離奇?
田七安慰我說:“少數服從多數,這是你剛才定的規矩,不能自食其言。先看大墓也不是什麼壞事,松贊干布陵也在其中,民間流傳文成公主和他的十年婚姻近乎完美,人死如燈滅,但魂魄和情感卻是千年不滅,說不定我們能看出點什麼來。”
我心想,你說得一套一套的,難道我還不知道你的套路深?女人溫情柔弱,文成公主和松贊干布的愛恨糾纏恐怕才是她唯一的牽掛。我也不當面說破,一意孤行恐怕不合時宜,於是跟著大家一起下了窮結縣的火車站。
車站的旅客並不多,可能跟旅遊淡季有關係,對我們來說是好事,倒鬥這事,挖人祖墳“極傷陰德”,這事知道的人越少越好,見不得光的活動都是悄無聲息的,這叫暗箱操作;如果大張旗鼓、明目張膽地踩石問路,恐怕容易引起當地人的警覺,現今都懂得保護文物的重要性,地方的聯防機制很完善,一旦有人露出馬腳,很快就會被盯上,藏民大多掛著腰刀,要是發現有人敢動老祖宗的墓葬,情急之下,誰也不敢保證是不是白刀子進紅刀子出。
異鄉風采,藏民還是和藹可親的,似乎對於遠來此地的漢人極為熱情,我想或許跟文成公主為漢人樹立了良好的形象息息相關。
實習生小李竟然一反常態,跟當地藏民聊起了家常,看他興致勃勃的樣子,似乎見到了久別的親人。我驚詫地看著王助理說,這小子會說藏語?
王助理笑著說:“他不僅會說藏語,還是土生土長的藏民!姑師人說的雖不是藏語,但也屬於一種俚語,只有土生土長的藏民才能聽得懂。”
我心想還是田教授深謀遠慮啊,這老頭子心思縝密,不知不覺中連嚮導都給我們物色好了,本來我還發愁如何找個當地嚮導,但又怕人家看出我們的底細而不肯幫忙。真適應了那句話,踏破鐵鞋無覓處,得來全不費功夫。
田七小嘴一厥說道:“本自以為套路挺深,比比你們,敢情我是望塵莫及呀,考古實習兼顧嚮導,一擔挑啊。”
王助理嘿嘿乾笑兩聲,三緘其口。我能理解,考古這行的人員本就是稀有物種,能者多勞是家常便飯。窺一豹而知全班,田教授自視甚高,但能舉力推薦王助理擔任這次考古工作的協助,他的道行恐非一般。
文成公主,藏語稱之為“甲木薩”,她的名字在當地幾乎是家喻戶曉。五人結伴而行,先前所帶輜重和物品交由託運站託運,十萬的活動經費雖不多,但用錢辦事就是節省人力物力。計程車送我們到藏王墓景區,我們步行而入,松贊干布陵是一個四方形的大土丘,整個陵園沒有什麼蒼松翠柏,更沒有威嚴的黃陵建築,千年的風化使得陵墓滿目瘡痍,看起來極為荒涼。大家本來興高采烈地來參觀,但誰也沒想到是如此景象。
陵墓旁邊設有一間碑樓,地面的石磚磨損嚴重,大多到松贊干布陵的遊客都會參觀碑樓,據說這座一千三百年曆史的石碑最為珍貴,甚至它的歷史價值已經超過拉薩的布達拉宮。碑刻是藏文和漢文兩種文字,雖有些文字風蝕嚴重,但痕跡依然,碑身刻有云龍、四蛇、飛天、日月四種風格的圖案。基座是一隻萬年龜,龜嘴朝天張開,露出一個深不見底的小洞口,裡面偶然能聽見流水和風聲,老人說它嘴裡藏著一把能開啟墓穴的金鑰匙,我想這或許是個傳說而已,但裡面傳出陣陣呼嘯的風聲,通往某個地下王陵的密道也說不定。
順著扶搖直上的石階,陵墓上面建了一座小紅廟,裡面供奉著松贊干布和文成公主的鍍金塑像,這裡曾經是守墓人生活和居住的地方,現在人去樓空,僅剩下兩尊塑像。塑像後背有道石壁,二者緊靠在一起,不知道塑像移位還是石壁變形的緣故,開合了一道書本厚度的縫隙
《青銅鬼面具》 第6章 青海藏王墓(第1/3頁),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