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部分 (第1/4頁)
暖暖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筆趣閣小說www.biqugexs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開發到如此完善的籃球都能靠團隊協作來打天下,電競——英雄聯盟這種原本就講究團隊協作的moba遊戲就更是如此了。
而且肖璋很認同we一位高層的看法:照當前的這種電競發展水平,還遠遠沒到拼天賦的時候,只有當技戰術開發到了極致,那才是真正展現隊員天賦的時候。
那麼技戰術開發靠什麼來轉化成隊伍的硬實力?
第一,得看隊員自己的英雄池,因為再好的戰術也是依附於英雄的技能特性的,比如“四一分推”、比如“全球流”,這就是依附於卡牌和慎這一類具有全球支援技能的英雄的。
可一旦隊員沒有完全掌握英雄,導致線上直接崩了,或者關鍵性的技能用得不好,那也得抓瞎。
第二,還是得靠富有針對性的訓練。
可一說起“針對性”的訓練,或者一提起“針對性”這三個字,肖教練就是一陣頭大。
是,現在的國內電競隊員比起以前(s3和s4時期)確實要苦上不少,以前也就一天兩場或者三場“bo3”的訓練賽,現在加到了“2、4、7、9”四場。(“2、4、7、9”指得是時間,也就是說14:00、16:00、19:00、21:00打四場,打到晚上十一點多。)
可效率,或者說訓練賽的效果,在肖教練看來,那真是低!有些訓練賽甚至乾脆就可以說是浪費時間的!
訓練賽之後呢,就把時間交給隊員們了,讓隊員自己去國服或者是韓服打打排位,順便再“直播”一下,給俱樂部創創收,也給自己掙點粉絲。
然後……就沒有然後了。
肖璋剛知道這套絕對不能稱之為“訓練體系”的“體系”之後,跟傻缺似的抓著小獸問:“如果隊員對線能力不太好怎麼辦?”
小獸答:“多打單排啊!”
“那如果隊員遊走不太好呢?”
小獸答:“多打單排啊!”
“團戰?”
小獸答:“多打單排啊!哦,這個打訓練賽也能練的。”
……
作為一個粉嫩嫩的電競新人門外漢,肖璋聽得蛋都要碎了,他覺得這就像高中那會傻乎乎地問數學老師:
“老師,我三角函式不好怎麼辦?”
“老師,我立體幾何不好怎麼辦?”
“老師,我平面幾何不好怎麼辦?”
“老師……”
這種時候,老師可絕不會拿出一沓歷年的高考卷子,扔給學生就讓他把它們全做完的,而會讓他有“針對性”地去做自己薄弱的部分。
要是擱在籃球裡的話,那就更好理解了,投籃不好就去練投籃,運球不好就去練運球,基本功紮實了再慢慢加強對抗能力,幹嘛一股腦地全部靠打比賽來練?這不浪費時間嘛!
這還不是最讓肖教練蛋疼的一點,挑選訓練賽的對手才是最讓他蛋疼的。
職業隊都是怎麼挑訓練賽對手的呢?
其實很簡單,所有lol的國內教練和領隊(lpl和lspl,甚至還有一些社會上隊伍)都在一個“約戰群”裡面,群裡總共有兩百來號人,自己的隊伍如果需要打訓練賽了,要麼在群裡直接喊,要麼透過群名單私下裡自己聯絡。
這規則看起來自由度很高,好像能挑到不少好對手的樣子,實際上呢,還真不是那回事。
比如說we自己吧,目前排名lpl第12名,理想的訓練賽對手應該是lpl的6到11名,因為為了保級、為了進季後賽,這些隊伍是we的直接競爭對手。
而可笑的是,也正是基於同樣的原因——“直接競爭對手”,這些隊伍可不樂意跟we打訓練賽,就算打也不會怎麼認真打,而且人家根本就不可能拿出真正的套路跟we打。
退一步說,we就算約到了合適的隊伍,也未必就能練到或者是對上自己理想的那套陣容。
也不說全套陣容了,就是想針對某個英雄來練都很是困難,比如說吧,we這邊拿到了一個“輪子媽+莫甘娜”的下路組合,肖教練這時候如果跑過去,說希望人家拿一個“滑板鞋+錘石”的組合陪自己練練,對方那是一定不會鳥他的。
憑什麼啊?多新鮮啊!
還真把老子當陪練了?沒門!
事情尷尬就尷尬在這裡了。
這也是為什麼在s4時期,韓國出現那麼多“兄弟隊伍”的原因,什麼“三星白”、“三星藍”,什麼“sktk”、“skts”,又什
《2020冠軍教練lol》 第34部分(第1/4頁),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