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陵王 (第1/2頁)
喉覺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筆趣閣小說www.biqugexs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夏子末到了陵王府的時候,發現羅川平和沈薌恰巧也在。 陵王面前放了一本《田畝勘查記》,他不無驕傲的說道:“這幾年你去打仗了,我也真沒閒著,我在大涼州、滑力州轉了一圈,我都詳細的記錄在這本冊子上。” 他說完鄭重的把冊子交到羅川平手上。 羅川平如獲至寶,連續翻了幾頁,興奮的說道:“你這一本冊子抵得上萬人戰隊,你跟我說說。,如果我要在大涼州改良的話,應該如何做?” 陵王鄭重說道:“土地改良道理上並不複雜,古往今來,皆是如此,俗話說,歷史從不重複,但又是驚人的相似。” 他指了指羅川平手上的冊子,“我調查的記錄,讓我觸目驚心的是我們的田主數量在大幅度的減少,與百十年前的高峰相比,戶主銳減六成以上,這說明什麼?” “田地都被貴族收去了。”沈薌搶先說道:“就我所知,在我們村上,恐怕遠遠不止六成,五年前,我家還有八九畝地,到了去年就已經全部被人家收走了,其他百姓大抵也是如此。” 羅川平驚呼道:“情況已經這麼嚴重了嗎?” “如果我們看過往數百年的歷史,每當出現這樣的情況,國家都會出現大規模的暴亂,咱們現在已經到了一個臨界點。”陵王憂心道,“現在真的是到了刻不容緩的時候。” “那如果要改良的話,無非就是把田再重新分給百姓,對嗎?”羅川平迫切的問。 “沒錯,但是這只是我們要看到的結果,縱觀歷史,稍有常識的人都會意識到這一點。可是真正能做到這一點的確實寥寥無幾。”陵王接著又對羅川平一字一字說道:“這就是術的重要性,成敗在術。” 羅川平點點頭:“我明白,道就是前面的太陽,人人可見。術卻是通往它的荊棘叢生的路。” 陵王笑道:“川平,你這人就是學什麼都很快,一點就通,乾脆到戶部來任個差得了。” 羅川平擺手:“你別折煞我了,我就是個粗人。”他摸著面前的這本《田畝勘查記》,“這是你這幾年所想所謀的集大成者,我一定會好好利用。接下來反正閒著也是閒著,我會向皇上請奏,爭取在大涼州嘗試做點事情。” 夏子末始終未發一言,待羅川平和沈薌走了後,夏子末問起沈薌的事。 陵王告訴他,沈薌就是羅川平從九龍城歸來的路上,從當地惡霸手中解救回來的,認他做了義妹。 夏子末“哦”的一聲,心想這年頭還能碰到這種好事,也只有羅川平這樣的人心血來潮做得出來。 “大哥,我今天來呢,是想跟你拿點銀子,想把一些債還了。” 剛說完這話,看見大嫂從院子裡走了進來,夏子末立即起身,喊了聲大嫂。 “子末,不是大嫂說你,你老是這樣在外面瞎混不是個事,你大哥再有銀子也經不住你這樣揮霍呀。” “景妍,不要這樣說子末。”陵王說著起身去了書房,拿出來三張銀票給到夏子末手上,“拿去吧,你呢,我知道有時候就是無所事事,等到適當的機會,我在父皇面前言語幾句,看看能不能在朝上個差事。” 謀不謀差事倒是其次,他當即憂心忡忡的問道:“傳言都說當年我娘給父皇下了咒語,如今咒語即將失效,父皇就要——這是真的嗎?” “這你也信?”陵王大聲道:“怎麼說也是父子關係,父皇一向寬仁,打死我都不信,他會做出這麼決絕的事來,那些咒語什麼的全是胡說八道。” 夏子末心下存疑,但總算稍微好受了一點。 大呂街,不光只有賭坊,它是京城最繁華的一條街道,青樓戲院,糧油布店,各式當鋪、作坊分佈其間。 此時正當中午時分,叫賣聲,鬨笑聲不絕於耳。 神仙居茶館是座有些年頭的老茶館,門口的燈籠已經破了幾個洞,插著的布旗已經變得灰白,館裡的陳設也都是些老掉牙的,桌椅會搖晃,發出幾吖的聲音。 但這毫沒影響茶館的生意,事實上它是京都生意最好的茶館。不斷的有人進進出出,喧囂熱鬧。 一個姓朱的說書老先生坐在北側的高臺上,手持搖扇,正唾沫四飛的講著些老掉牙的故事。 不是北方邯國皇上的軼事,便是夏國大將齊百成的事蹟。 前些日子齊百成率領齊家軍,在東南之境一舉擊潰黎軍,奪回九龍城,更是給這先生多了些經久不衰的說料。 當然,這當中又多了個鮮活的人物,羅川平,因為他孤身潛入敵營的壯舉,再加上他剛回京城,成了茶客們最津津樂道的話題,多次直接點題要講他的事蹟。 夏子末估計,圍繞與黎軍的這場九龍城之戰,老先生至少要講半年。 此時,他一個人坐在裡面臨窗的位置,要了杯茶,加上一碟花生,看著窗外。 朱先生清了清嗓子,“話說上月陰風北吹,煞氣西移,齊大將軍掐指一算,知道南邊有一大劫,於是乎他趕緊整頓糧草,派我們的羅大公子親自潛伏於九龍城內,以便內外策應。果不其然,他們的皇帝老兒忽患病重,九龍城內大將
《《帝國的惆悵》》 第4章 陵王(第1/2頁),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