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足跡 永久書架

第120部分 (第1/4頁)

熱帶雨淋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筆趣閣小說www.biqugexs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話語。

雖然李雲天沒有明說,但是很顯然對洪熙帝的身體狀況無比擔憂,畢竟洪熙帝已經四十七歲,又身材肥胖,肯定患有多種隱疾,日夜操勞下難保會出什麼意外。

“既然如此,那麼不如未雨綢繆,本公就讓你二哥追隨太子南下。”良久,周徵停下了腳步,他已經拿定了主意,沉聲向李雲天說道。

周徵口中的“你二哥”自然不會是李雲天的二哥,而是周雨婷的二哥周豐,現在在京畿都督府任職。

李雲天聞言微微一笑,他之所以把這個驚天的訊息透露給周徵,就是為了讓周徵提早一步在太子身邊佈局,只要周豐成為了東宮的僚臣,那麼太子登基後絕對會提拔任用,這就是一朝天子一朝臣,哪個皇帝都會啟用自己的親信大臣來擔任要職。

如果李雲天沒有記錯的話,洪熙朝的年號就到元年為止,他雖然忘記了洪熙帝在這一年駕崩的時間,不過想來也不會超過年底,故而大膽猜測駕崩的時間應該在六個月以內。

或許,這就是李雲天與其他人相比的最大優勢所在,有誰能夠想到剛剛登基不久,正當壯年的洪熙帝會忽然之間駕崩?

面對著洪熙帝駕崩後的局勢,李雲天早在永樂帝健在的時候就已經進行了佈置,讓周雨婷將漢世子朱瞻圻送來的玉馬像獻給了當時還是皇太孫妃的胡氏,而不是當時的太子妃張皇后,此舉寓意深遠。

正是在李雲天的安排下,周雨婷這種大大咧咧性格的人才耐下心來接近太子妃胡氏和太子嬪孫氏,現在雙方的關係甚為融洽和親密。

另外,李雲天也對身邊的人做出了佈置,李滿山已經從北京的北鎮撫司調往南京的南鎮撫司,將以護衛的身份跟隨太子南下,對於李雲天來說,錦衣衛這種大殺器他勢在必得。

值得一提的還有一個人,那就是司苑局的內侍宋大山,如果他真的有幾分本事的話,那麼應該能夠憑藉著那五百兩銀票調到太子的身邊,畢竟與宮裡的二十四衙門相比,到太子身邊伺候是一個冷門差事,天知道什麼時候能熬出頭。一

第198章 南北之爭

就在朝堂上都在為遷都的事情忙得不可開交的時候,四月中旬的一次大朝上,李雲天在太和殿上完成了他的處子首秀,第一次上奏言事。讀蕶蕶尐說網

“皇上有旨,有本啟奏,無本退朝!”當各大部院上報完了各自的事務後,一名洪熙帝身邊的近身內侍尖著嗓子高喊道。

“啟稟陛下,臣都察院湖廣道監察御史李雲天有本啟奏!”通常情況下,文武百官都會躬身而立等待洪熙帝退朝,可就在內侍的話音剛落後不久,一個宏亮的聲音在大殿內響起。

隨即,李雲天出班,在殿上眾臣的注視下大步走向了殿前,自從擔任監察御史以來,由於種種原因,這還是他首次在殿上奏事,因此引發了不少人的好奇,想看看他有何事上奏。

“陛下,臣出身北方,又在南方任職數年,在任之時雖別無建樹,但對南北士子所處環境之差異感概頗深。南方富庶,教學資源優厚,北方簡樸,教學資源微薄,兩者相較,差之甚矣。”

在殿前站定身形後,李雲天衝著洪熙帝一拱手,宏聲說道,“臣以為,南北士子先天才智並無差異,然,受後天教學所累,故會試成績所有差異,臣懇請陛下根據地域設立定額,會試之時分南北取材任用!”

此言一出,大殿之內頓時一陣騷動,眾人交頭接耳地小聲議論著,誰也想不到李雲天不鳴則已,一鳴驚人,竟然拿大明的科舉制度試刀。

“陛下,此事萬萬不可。”在眾臣的議論聲中,一名身穿正四品文官官服的中年人從佇列中走出,高聲說道,“開科取士憑得是真才實學,焉能設立定額,如此一來豈不是對南方那些十年寒窗苦讀計程車子不公?”

李雲天認了出來,真名中年人是通政使司正四品的右通政沈宏,南直隸人,永樂前期考取的進士,他是南方人,自然要替南方人說話。

“陛下,此舉一出,必將打擊南方士子士氣,不利於我大明取士。”

“陛下,臣認為此乃謬論,萬萬不可實之。”

“陛下,倘若李御史所言,我大明何須再有會試,直接讓各布政使司上報鄉試優良者入朝為官即可。”

……

隨即,一群文官出班,紛紛表示反對,毫無例外他們都操著南方口音。

面對那些持反對意見的眾臣,李雲天並沒有急著反擊,因為他提出的這個議案事關北方士子的科舉前途,故而不會孤軍奮戰,

《執宰大明下載txt》 第120部分(第1/4頁),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