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足跡 永久書架

第195部分 (第1/4頁)

熱帶雨淋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筆趣閣小說www.biqugexs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朱有安入學講武堂的第二天,朝廷就得到了交趾戰敗的訊息。

宣德元年三月初五,交趾總兵陳智、交趾參將李安和交趾都指揮使方政率領討伐大軍進入茶籠州,與黎利的叛軍交戰,結果被叛軍擊潰,慘敗而歸。

得知這一訊息後,宣德帝勃然大怒,下令削去了陳智、李安和方政的爵位、官職,降為了事官留在交趾戴罪立功。

在宣德帝的諭令下,成山伯王通接替了陳智擔任交趾總兵,佩徵夷副將軍印,率五萬京軍南下交趾平叛,並且任命廣西都指揮同知馬瑛為其副將。

不僅如此,宣德帝為了能順利平定黎利的叛亂,特意讓軍閣次輔陳洽贊佐王通征討,當年陳洽曾經隨英國公張輔平定過交趾的叛亂,並且在交趾待了五年,對交趾的事務頗為了解。

王通和陳洽出征時,宣德帝親自參加了誓師大會,為南下征討的京軍將士送行。

面對著兵強馬壯的京軍,誓師大會現場的文武百官皆認為其到達交趾後必將勢如破竹,一舉殲滅交趾的那些叛軍,平定交趾的叛亂。

李雲天立在眾多官員的人群中,神情凝重地望著意氣風發的王通。

王通是金鄉候王真的兒子,永樂十一年獲封成山伯,隨永樂帝多次出征,立有赫赫戰功,洪熙帝繼位後加封其為太子太保,是大明勳貴中一名能征善戰的勇將。

不過,在李雲天看來,王通勇武有餘而謀略不足,其人又頗為自負,這次南征不同於以往永樂帝的北征,要深入敵區進行作戰,天時、地理、人和皆無,因此王通一旦稍有差池,就會釀成大禍,後果不堪設想。

王通出征後不久,二十多名交趾布政使司和交趾都指揮使司的人抵達了京城,進入了京師講武堂。

這些人是接到了京師講武堂的調令,特意進京給講武堂的學員講解交趾的風土人情、地理地貌和勢力格局。

李雲天特意讓人制定了一個沙盤,模擬了陳智等人被擊敗的過程,讓那些武藝教官和策略教官進行討論,從各自的領域分析陳智失敗的原因,以及提出改進的方法。'31215671執宰大明執宰大明 312 執宰大明315

雖然京師講武堂已經成立,但李雲天依舊待在那裡很少去都察院和文淵閣,這是因為講武堂的運作還沒有進行正軌,有很多事情需要他來解決,故而他根本沒辦法離開,至少要待到三個月的測訓後才能輕鬆一些。

所謂測訓,其實就是軍訓,要讓那些預備學員們拋棄以前的身份和生活,向一名合格的講武堂學員轉變。

在測訓期間,李雲天以身作則,每天都會和講武堂的教官、副教官一起,親自對那些預備學員進行訓練。

朱友安入學後,李雲天正式對講武堂的學員進行混編,不僅皇族、勳貴子弟要編到武舉出身的學員中,南、北直隸的學員也重新打散進行了混編,以促進眾人之間的交流,免得他們抱在一起相互對立

加上皇族、勳貴子弟,講武堂預備學員的人數達到了556人,這樣一來就有了11箇中隊,編為了4個大隊。

在講武堂所有的班級中,55個班中,有一個班學員的成績是最為出類拔萃的,因為裡面有著南直隸文考第一的張恆和北直隸文考第一的孫方。

值得一提的是,孫方是京師國子監四門館的監生,不僅與陳清是至交好友,同時也是第一批到明新館明新居士授課的人。

與陳清不同,孫方自幼就對軍事感興趣,只不過武舉沒有出路,故而他才考文舉,結果憑藉著優異的成績進入了京城國子監。

在這次南北直隸的武舉中,孫方經過再三思索,最後瞞著家裡的人參加了考試,以372分獲得了北直隸文考的第一名。

不僅如此,除了張恆和孫方外,這個班上還有另外一個重要人物,那就是北直隸武舉武考第六名的周鳴。

之所以要提到周鳴,是因為他有著一個顯赫的身份,周明的庶三子,周雨婷的六哥,李雲天的大舅子。

此次北直隸的武舉,周徵也讓家中的子弟參加,結果有5人名列北直隸武舉武榜,其中周鳴的排名是最高的。

周徵非常看好講武堂和新軍未來的發展,故而加大了投入的力度,假以時日必將收到豐厚的回報。

除了周家外,李雲天的李家、陳凝凝的陳家、鄭婉柔的鄭家以及綠萼的氏族,都對此次武舉報以了極大的熱情,將其作為了家中子弟入仕的一條道路。

因此,此次被南北直隸武舉錄取的李家、陳家、鄭家和綠萼

《執宰大明下載txt》 第195部分(第1/4頁),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