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部分 (第1/4頁)
白寒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筆趣閣小說www.biqugexs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乾漆,反烏頭。)
出近道,藤生,狀如土瓜,而葉有叉。《毛詩》雲∶果裸之實,亦施於宇。其實今以雜
作手膏,用根,入土六、七尺,大二、三圍者,服食亦用之。(《大觀》卷八,《政和》一九
七
草木中品
丹參
內容:味苦,微寒,無毒。主治心腹邪氣,腸鳴幽幽如走水,寒熱,積聚,破症,除瘕,止煩
滿,益氣。養血,去心腹痼疾結氣,腰脊強腳痺,除風邪留熱。久服利人。一名 蟬草,一
名赤參,一名木羊乳。生桐柏山川穀及太山。五月採根,曝幹。(畏鹹水,反藜蘆。)
此桐柏山,是淮水源所出之山,在義陽,非江東臨海之桐柏也。今近道處處有,莖方有
毛,紫花,時人呼為逐馬。酒漬飲之,治風痺。道家時有用處,時人服之多眼赤,故應性熱,
今
草木中品
濃樸
內容:味苦,溫、大溫,無毒。主治中風,傷寒,頭痛,寒熱,驚悸,氣血痺。死肌,去三蟲。
溫中,益氣,消痰下氣,治霍亂及腹痛,脹滿,胃中冷逆,胸中嘔逆不止,洩痢,淋露,除
驚,去留熱,止煩滿,濃腸胃。一名濃皮,一名赤樸。其樹名榛,其子名逐楊。治鼠 ,明
目,益氣。生交址、冤句。三月、九月、十月採皮,陰乾。(乾薑為之使,惡澤瀉、寒水石、
硝石。)
今出建平、宜都,極濃、肉紫色為好,殼薄而白者不如。用之削去上甲錯皮。世方多用,
道家不須也。(《新修》一二五頁,《大觀》卷十三,《政和》三二四頁)
草木中品
竹葉芹竹葉
內容:味苦,平、大寒,無毒。主治咳逆上氣。溢筋急,惡瘍,殺小蟲。除煩熱,風痙,喉痺,
嘔逆。
根∶作湯,益氣,止渴,補虛,下氣,消毒。汁∶主治風痙,痺。實∶通神明,輕身,
益氣。生益州。淡竹葉∶味辛,平、大寒。主胸中痰熱,咳逆上氣。其瀝∶大寒。治暴中風,
風痺,胸中大熱,止煩悶。其皮茹∶微寒,治嘔 ,溫氣,寒熱,吐血,崩中,溢筋。苦竹
葉及瀝∶治口瘡,目痛,明目,通利九竅。竹筍∶味甘,無毒。主治消渴,利水道,益氣,
可久食。幹筍燒服,治五痔血。
竹類甚多,此前一條雲是篁竹,次用淡苦爾。又一種薄殼者,名甘竹葉,最勝,又有實
中竹、笙竹,又有 竹,並以筍為佳,於藥無用。凡取竹瀝,惟用淡竹耳。竹實出藍田,江
東乃有花而無實,故鳳鳥不至。而頃來斑斑有實,實狀如小麥,堪可為飯。(《新修》一二七
頁
草木中品
玄參
內容:味苦,鹹,微寒,無毒。主治腹中寒熱積聚,女子產乳餘疾,補腎氣,令人目明。治
中風傷寒,身熱支滿,狂邪忽忽不知人,溫瘧灑灑,血瘕,下寒血,除胸中氣,下水,止煩
渴,散頸下核,癰腫,心腹痛,堅症,定五臟。久服補虛,明目,強陰,益精。一名重臺,
一名玄臺,一名鹿腸,一名正馬,一名鹹,一名端。生河間川穀及冤句。三月、四月採根,
曝幹。(惡黃 、乾薑、大棗、山茱萸,反藜蘆。)
今出近道,處處有。莖似人參而長大。根甚黑,亦微香,道家時用,亦以合香。(《大觀
》卷八,《政和》二○三頁)
草木中品
沙參
內容:味苦,微寒,無毒。主治血積,驚氣,除寒熱,補中,益肺氣。治胃痺,心腹痛,結熱
邪氣,頭痛,皮間邪熱,安五臟,補中。久服利人。一名知母,一名苦心,一名志取,一名
虎鬚,一名白參,一名識美,一名文希。生河內川穀及宛朐般陽續山。二月、八月採根,曝
幹。(惡防己,反藜蘆。)
今出近道,叢生,葉似枸杞,根白實者佳。此沙參並人參、玄參、丹參、苦參是為五參,
其形不盡相類,而主治頗同,故皆有參名。又有紫參,正名牡蒙,在中品。(《大觀》卷七,
《政和》一八九頁)
草木中品
苦參
內容:味
《本草經集註作者是誰》 第11部分(第1/4頁),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