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足跡 永久書架

第83部分 (第1/4頁)

連過十一人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筆趣閣小說www.biqugexs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方行子說:“你說說,我聽了能過關才行。”�

原來是離間朱棣父子骨肉的計策。朱高煦有能力,野心也大,他跟前有個叫黃儼的太監,專門給他出壞主意。朱家三兄弟向來面合心不合,朱高煦與朱高燧聯手,經常構陷世子,無非是想奪繼承權。如果在他們兄弟之間施以反間計,點一把火,內部一亂,朱棣必垮。�

方行子覺得這是一廂情願,由誰反間?怎樣施行?�

柳如煙得意地說,由皇上施行啊。可由皇上草擬一封密旨給世子朱高熾,再把風聲透過黃儼透露給朱高煦,朱高煦必告訴朱棣,朱棣一起疑心,怕老巢有失,必回師北平,官軍的糧餉之道也就通了,圍也解了。如果他們父子自相殘殺就更好了。�

方行子也覺得可行。她說:“這真不失為良策,你可為皇上分憂了,皇上一定能採納。但朱棣未必上當,他的精明遠在常人之上。”�

一堆篝火升騰著,朱棣和兒子朱高煦對坐在彰德城外一條小河畔的草地上,小河在他們面前滾滾流過,河中倒映著篝火的紅光,兩匹馬在河邊安靜地吃著夜草。�

朱棣說:“你上次若不衝陣救我,我幾乎就出不來了。你這是第二次救我了。”�

朱高煦說:“沒聽說嗎?上陣還靠父子兵啊。”�

朱棣說:“人啊,很難十全十美,你哥哥比你有學問,武功不行,每次征戰,只能令他守城。你倒是勇武過人,又沒有你哥哥的沉穩、練達。”他儘量做出一碗水端平的姿態,不使朱高煦過度地想入非非。�

朱高煦很敏感,立刻想到,父王對那天的許諾又後悔了。�

朱棣說他這幾天反覆想,倒不是後悔,他那天說的也是真心話。但這是個很棘手的事。�

朱高煦有些怨艾情緒,他就知道朱棣會這樣。想當初,太祖高皇帝就一直在長幼之間徘徊、猶豫,最後還是遵從了歷代祖制,不管嫡子、嫡孫是不是白痴,也要扶上天子座,如果照他本意,一開始就立父親為太子,天下哪有今日之動盪?這是對朱棣的旁敲側擊,促他當機立斷,別學朱元璋的舉棋不定。�

朱棣還聽不出來嗎?朱高煦說的何嘗不是?但世子處事恭謹,德行操守都好,且守北平有功,挑不出過錯而廢了,恐天下人不服。朱棣說容他再想想。�

朱高煦趁機進讒,他倒不是非當世子不可。但他說父王並不知道世子為人,光看表面是不行的。他廣交燕王府屬官,甚至跟朝廷 的許多人也眉來眼去,朱高煦看他是居心叵測。�

朱棣說:“你不要這樣說你哥哥。他和朝廷 人交往,也是多一些迴旋的意思,我是知道的。”他這麼說,也是有意和緩他們兄弟之間的劍拔弩張氣氛。�

朱高煦便不再言語。�

留守北平的世子朱高熾每天十二分小心地處理公務,大事小情都向徐王妃和道衍通報,他深知自己處於狂濤巨浪的漩渦之中,危機四伏。就是這樣,他還是難免被猜疑、構陷。�

這天,他監督著給彰德前線發了一萬石軍糧,又帶人巡了城,到母妃宮中問了安,報告一些事情,然後才回到寢宮,已是黃昏後。他簡單吃了一口飯,便到書房,點起燈,在燈下看書。�

屬官湯宗進來說:“世子容稟,有一個從南京來的信使,自稱是當今皇上差遣,說有一封絕密御筆信函給世子。”�

朱高熾未加思索,說:“叫他把信呈上來。”�

少頃,那送信人被帶進來,原來又是程濟,事無鉅細,朝廷 有事,總是派他出使。程濟雙手呈上信。朱高熾看了看被火漆封著的信,打量著他,問:“你叫什麼?”�

txt電子書分享平臺

《永樂大帝》第五十章(12)

那人說:“下官程濟,是翰林院侍讀學士。”�

朱高熾又問:“這信是皇上手書御筆嗎?”�

程濟答:“是。”�

朱高熾不禁皺起了眉頭,他又問:“你知道里面是什麼內容嗎?”�

程濟答:“我怎麼會知道?”�

朱高熾並沒當場拆讀,只是說:“我知道了,先生一路辛苦。請下去到會賓館安歇。”�

程濟說:“世子大人如有回信,下官可以等。”言下之意是,如無覆信,他就要打道回府了。�

朱高熾含糊地說他看了再說。�

程濟告辭退下後,朱高熾吩咐湯宗,派人盯著程濟,看他還與什麼人見面。他所以這麼警覺,是感到這

《永樂大帝后誰繼位》 第83部分(第1/4頁),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