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足跡 永久書架

第150部分 (第1/4頁)

青詞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筆趣閣小說www.biqugexs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歉�謝�酃�潛吲嘌�艘慌�>�瞬牛�詈蠡狗淺=簿苛肆��妓透�碩苑秸嬲嫻氖潛鍥�治鴉鳶≡���拖氬幻靼琢耍課�裁辭嗄瓴叛Ф擠塹媚源�韝黽獾姆拋毆γ�灰��涯源�鷦誑閶��細�帕趾=�飧瞿嬖粼旆矗�

曾國藩北洋新軍撤退的第二天,僧格林沁也從竊喜中緩過了勁,原來有北洋與自己的大軍在武漢,就如同兩把大鉗子,無論林逆匪軍從哪個方向過來威脅武漢,自己都可以從容應付,雖然自己與曾老兒不和,不過在打仗的問題上,僧格林沁自己也清楚,這是容不得半點疏忽和摻雜個人恩怨的,否則兵敗身死就無怨了。

僧格林沁知道自己與曾國藩同樣都是欽賜大臣,只不過自己的身份比他尊貴,看著北洋的精兵悍將其實僧格林沁一方面是無比嫉妒,一方面則是羨慕不已,恨自己手下的是莽夫就是膽小如鼠之輩,個頂個的都是不成材的東西,所以一來二去他就越來越看曾國藩不順眼,也就最終導致了兩人的不和。

曾格林沁知道了北洋的新艦被劫走一事當晚還大喝了幾碗,但是第二天醒酒之後才意識到不好,因為兩次洋人進攻京畿都是由大沽口海上而來,所以他才讓哈斯給送去了五千匹馱馬,有了足夠的馱馬北洋新軍才能加快行軍速度,大沽口、天津衛是北洋的根本所在,又是京畿門戶,而武漢則是兩湖的重中之重,所以北洋新軍必揮軍回師,而自己也要獨守武漢

此刻僧格林沁才是真正的後悔,如果自己早些與曾國藩同心聯手,說不定眼下已然擊破了林逆匪軍的防線,馬踏長沙了,明明知道起初林逆匪軍兵力熬不付出,卻坐等喪失大好時機,等到現在戰機全失不說,在整個的大層面的戰略上,依然輸給了對方一大截

不過僧格林沁哪裡知道,如果沒有戰艦被劫,林逆可能隨時入侵大沽口一事,曾國藩的錦囊妙計恐怕早就把僧格林沁的大軍頂到了火線上與當面的中華帝國陸軍第一軍團拼個你死我活了,而北洋新軍主力則一舉突破中華帝國兩個軍團的防線連線處,不顧長沙長驅直入,逼迫中華帝國的兩個軍團在可能腹背受敵的情況下進行撤退,到時候很可能不需要一番激戰,長沙唾手可得,不過天算不如人算,計劃永遠也趕不上變化快

1861年11月25日傍晚,中華帝國的二十艘大型水面艦艇掩護著充當運輸船的十六艘老式風帆三極戰列艦出現在大沽口外海,對於大沽口林海疆可是懷有深切的感情的,他還是清廷守備官的時候,就是在大沽口上岸的,將二艘老式的三極風帆戰列艦賣出了鐵甲艦的價格,把咸豐蒙得跟大頭蚊子似的,最後又販賣大炮借太平軍之手擊沉的從地中海一直跟隨自己的二艘戰艦,可以說那段記憶至今仍然讓他記憶猶新。

大沽口炮臺位於塘沽與大沽口海河南岸,是入京咽喉,津門之屏障,自古以來即為海防重鎮,素有南有虎門,北有大沽之稱,在第一次鴉片戰爭後清廷即對炮臺進行增修加固,直至道光二十一年即1841年已建成大炮臺五座、土炮臺十二座、土壘坑道群十三座,由這些半圓佈置的工事組成了大沽炮臺群,形成較為完整的軍事防禦體系,但是這些炮臺在第一次鴉片戰爭之後打多數被擊毀或拆除。

等到清咸豐八年,僧格林沁作為欽差大臣鎮守大沽口,對炮臺進行全面整修,共建炮臺六座,其中三座在南岸,二座在北岸,分別以威、震、海、門、高五字命名,寓意炮臺威風凜凜鎮守在大海門戶的高處,象徵著大清海防永固,可惜的是僧格林沁修建的炮臺依舊被從北塘登陸的英法聯軍盡數佔領拆除,英法聯軍可謂是避實就虛先佔領了北塘炮臺,然後包抄大沽炮臺,使得大沽口炮臺整體腹背受敵。

而現在林海疆望遠鏡中的大沽口炮臺則是1859年底,曾國藩督修的,後以北洋之名義加固擴大規模,以往修建炮臺大多使用木材和青磚砌成後,在外圍用二尺多厚的三合土砸實,使得炮彈打在炮臺上只能打一個淺坑,避免了磚石飛濺而帶來的二次傷害,翻修前的炮臺高度亦達到了八米之多,外形上基本以方、圓兩大型別為主,但是由於北洋購進了大批英國的阿姆斯特朗十英寸岸防炮,所以大沽口炮臺又一次進行了加固,炮臺的主面不得不在此採用花崗岩壘砌,否則難以承受阿姆斯特朗岸防炮巨大的後坐力。

因為阿姆斯特朗岸防炮採用的是軌道式結合後座裝置,所以主要三座炮臺的主體構架又進行了加固、加寬與加高,遠遠看去炮臺有如一座小城堡一般,對於保留下的威字、震字、海字三座炮臺,北洋又吸取了英法聯軍入侵包抄北塘的教訓,將三座炮臺呈品字佈置,並在炮臺周圍築壘五十餘

《海疆司》 第150部分(第1/4頁),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