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頁 (第1/1頁)
樁樁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筆趣閣小說www.biqugexs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朱棣想起燕九曾說自己早過了習武的年齡,雖然弓馬嫻熟,卻斷不能練成江湖高手,便哼了一聲道:&ldo;不會武功照樣讓人敬重本王,照樣會打勝仗!&rdo;&ldo;咦?王爺雖長在軍中,卻從沒打過仗,怎麼可以如此大話!&rdo;&ldo;總有一天,王爺會掛帥出征,你再瞧瞧什麼是千軍萬馬的氣勢!&rdo;兩人鬥嘴之時,燕十七劍招一變,凌厲之極,錦曦瞧得有幾分熟悉,又想不起來在哪兒見過。他似一隻蒼鷹身形展動,凌空擊出一劍,呂大公子橫劍去擋,只覺虎口一麻,手中長劍被震飛,大驚失色之際,肩口一痛,燕十七一劍已穿透了他的琵琶骨,口中立時發出一聲慘號,跌倒在地。呂大公子被擒,手下那幾十人死的死傷的傷,剩下的,紛紛棄械跪地討饒。&ldo;綁了回別院。燕九他們該等急了。&rdo;朱棣看也不看呂大公子,轉身就走。錦曦笑嘻嘻地走到燕十七身旁讚道:&ldo;十七哥好武功,什麼時候也教教燕七。&rdo;燕十七把呂大公子交給別的燕衛,溫柔地說:&ldo;七弟功夫也不賴的,只是,以後莫要再這樣涉險,過了這兩月就回家去吧。&rdo;錦曦點點頭,與燕十七跟上朱棣回了別院。別院裡燕九等人也拿下幾十號人等著朱棣回來。&ldo;王爺,一共二十三人,無一逃脫。全錄有口供在此!&rdo;燕九遞上供詞。朱棣瞟了一眼閒閒道:&ldo;不留活口,不要見血。&rdo;&ldo;是!那呂家大公子……&rdo;&ldo;錄口供了麼?&rdo;&ldo;不肯錄!&rdo;朱棣掃了眼燕九,燕九馬上道:&ldo;我親自去。&rdo;說話間侍衛們已動起手來。錦曦看到被擒之人一片討饒聲忍不住想替他們求情,還沒開口,一侍衛掰住一刺客的頭。&ldo;喀嚓&rdo;一聲頸骨便斷了。她閉上眼,耳朵輕輕脆脆的一片折骨聲,不多會兒又聽到別院一房中傳出陣陣哀叫,心知是對呂大公子用刑,她不忍看下去聽下去,轉身便走出了別院。綠林青碧,山風送慡。她感覺身後有人回頭便看到朱棣。他沉著臉看著下面山谷突問道:&ldo;覺得本王殘忍?&rdo;錦曦不知如何回答。&ldo;你可知道本王若有半點心軟不謹慎,便不能活著回南京了。&rdo;朱棣輕嘆了一句。山風烈烈吹起他的衣袂,錦曦突然覺得有點慚愧,為自己的心軟慚愧,明明呂大公子是要他們死在山裡,自己卻還是心軟。&ldo;王爺一早知道他要下手?&rdo;&ldo;你忘了皇城那晚來的黑衣人?他送給本王的正是呂家莊這份厚禮!本王只是懷疑,並不確定,防患於未然而己,豈料他仗著是皇親,連本王都敢殺。&rdo;朱棣眼中露出譏誚,&ldo;本王不過是用膳之時提了一下呂太公在鳳陽收到不少人告呂府強買良田,吞了賑災銀兩一事。還告訴呂太公莫要擔心,必是刁民誣陷,誰讓他兒子沉不住氣,想殺了本王永絕後患。&rdo;&ldo;你不是說他是太子側妃的父親麼?還生怕我說了闖禍似的。&rdo;朱棣笑了笑:&ldo;我的確也無證據,不過是看到他府上情形與村裡百姓一個在天一個在地罷了。&rdo;錦曦恍然大悟:&ldo;你是巴不得呂府對你動手?好拿個實在?!&rdo;朱棣橫她一眼道:&ldo;有時我覺得你極為聰明,有時卻覺得你蠢笨之極!不過,若不是你與燕十七拿饅頭給村裡人,燕衛起了同情之心,呂太公自然會以為是我這個主子指使,不擔心才怪!&rdo;&ldo;那這下好了?有了他兒子的供詞,呂太公便可以吐出從災民手裡掠奪的錢財了。&rdo;錦曦想到村裡的人可以拿回田地,得到財物,對朱棣的斥責並不放在心上。朱棣搖了搖頭道:&ldo;不行,本王要釣的大魚還在後面。想這淮河流域多少良田被淹,這被後膽大包天的主謀另有其人。&rdo;錦曦失聲道:&ldo;你,你莫不是真的……真的想……&rdo;她硬生生把那個想借機廢了太子的話吞進了肚裡。&ldo;住口!本王怎會是你想的那種人!但是若真有貪贓枉法之事,為了一已私慾讓民不聊生,本王定會在父皇面前據理力爭!&rdo;朱棣狠狠地瞪著錦曦,眼中寒芒閃動,直看得錦曦心裡發毛。她不由自主的想,自古以來,那個皇子不想登基成為萬人之上的九五至尊,朱棣此時是真的為了百姓嗎?
《皇后出軌三個大臣》 第67頁(第1/1頁),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