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足跡 永久書架

第41部分 (第1/4頁)

吹嘻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筆趣閣小說www.biqugexs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成年以後或許會覺得有些愚蠢,但是現在的他們想起這些就覺得甜蜜到骨子裡。

青春如詩,他們也用青春寫詩。

“從古至今,我們的前輩先賢為我們留下了豐富的詩歌寶藏。”方炎掃視全場,聲音充滿感情的念道:“淚眼問花花不語,亂紅飛過鞦韆去。柔情似水,佳期如夢,忍顧鵲橋歸路。兩情若是久長時,又豈在朝朝暮暮。我住長江頭,君住長江尾,日日思君不見君,共飲長江水…活靈靈現,千百年之後,彷彿還有美景在眼前。”

方炎笑呵呵地看著臺下的學生,說道:“你們最喜歡的詩歌是哪一首?或者哪一句?”

“十年生死兩茫茫,不思量,自難忘。”有學生回答著說道。

“眾裡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又有人回答道。

“花自飄零水自流,一種相思,兩處閒愁…”

………

每一個學生心裡都有一首最美的詩歌,所以大家回答的都非常積極。秦倚天翹課不在,九班四十名學生中有三十幾人回答了這個問題。

松島紀看了之後暗自點頭,心想,老師講課不沉悶能夠帶動學生的參與情緒,這個年輕的老師做的非常不錯。

有些學生聽的懂華夏語,能夠直接的感受到方炎所講的那些詩歌的意境美感。

還有一部份學生的華夏語並不好,那就只能依靠翻譯來幫忙。

當然,翻譯雖然懂得語言上的轉換,但是受到文化程度的限制或者對詩歌的理解不夠深入,翻譯成日語後效果自然要大打折扣。

這節課快要結束的時候,方炎允許學生們自由提問。

一個頭發稀疏的中年男人站了出來,用流利的華夏語說道:“老師,你好,我是武仁大學的國學老師藤野三郎,剛才聽了你講的詩歌之美,心裡受到了極大的震動…華夏文化,淵源流長。唐詩宋詞,在世界任何一個角落都能夠得到迴響。”

“我不明白的是,華夏人有著那麼多年的文化歷史,出現過那麼多的傑出先賢,為什麼到現在,卻有這樣一句奇怪的話出現呢?”

“什麼話?”方炎笑著問道。挑事的來了?心存這個想法,就不自覺的朝著坐在後排的陸朝歌看了一眼。

“唐朝文化在東洋,明朝文化在南韓,民國文化在臺灣。”藤野三郎扶了扶眼鏡,微笑著說道。“為什麼會有這樣的說法流傳出來呢?難道說,華夏人都不願意傳承自己的祖先留下來的優質文化嗎?”

(ps:被你們的情書給感動了,即便那不是寫給我的。我知道,每個人心裡都有一個唯一。)

第七十二章、比一比不就知道?

第七十二章、比一比不就知道?

現在民間有這樣一種說法:想學習唐朝文化可以去日本,想學習宋朝文化可以去韓國,想學習元朝文化可以去蒙古,想學習明朝文化可以去緬甸,想學習清朝文化可以去香港,想學習民國文化可以去臺灣。

意思是說,唐朝文化的精髓由東洋繼承,宋朝文化的精髓被南韓繼承,民國文化的精髓則被臺灣繼承。

那麼,華夏國人又繼承了什麼呢?

對於外來文化,我們要取其精華,去其糟粕。但是,對於自己國家的文化傳承,有些國人卻反其道而行,取其糟粕,棄其精華。

也正是因為一些人的忘本,導致華夏國人時常被外國人士鄙夷嘲笑。

藤野三郎是華夏國文化領域研究專家,對這種說法自然深以為然。於是,現在當著大家的面向方炎提出這個問題,不無使方炎出醜的打算。

你是教語文的,也可以說是國學,你們的詩歌如此優美,你們的知識如此豐富,那麼為什麼還會有這樣的話流傳出來呢?

華夏國的文化精髓卻要跑到其它的國家才能夠領略體會,這不是一種莫大的諷刺嗎?

“我也聽說過這句話。”方炎坦然說道。有些事情一味否認是沒用的,只能顯示這個人淺薄愚蠢。“藤野先生既然是華夏文化研究者,一定聽說過這麼一句話:有井水處皆有柳詞。”

“是的,我知道這句話的出處。”藤野三郎微笑點頭,說道:“這是形容華夏國一位叫做柳三變的詞人作品流傳之廣泛,凡是有井水的地方就能夠聽到柳詞的傳唱。不得不說,華夏古文化確實博大精深,讓人為之嚮往。”

藤野三郎話裡有話,他只說華夏古文化博大精深讓人為之嚮往,但是,現在的華夏又有什麼樣值得讓人為之傾倒

《終極教師高畫質雲免費觀看全集》 第41部分(第1/4頁),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