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足跡 永久書架

第8部分 (第1/4頁)

保時捷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筆趣閣小說www.biqugexs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我知曉你們英國人喜愛喝茶,”院長說道,“我已經叫人準備了一些。不過若是按中國的習慣泡製,我只得表示我的歉意。我知道韋丁頓先生喜歡威士忌,但是我恐怕無力使你得償所願。”

她面帶微笑,但是肅穆的眼神裡閃爍著狡黠的光。

“呃,得了,嬤嬤,你這話說得我好像是個酒鬼似的。”

“我希望能聽到你說從來也不喝酒,韋丁頓先生。”

“是啊,我從來也不喝酒,我只喝醉。”

修道院長笑了起來,並把韋丁頓的俏皮話用法語說給聖約瑟姐妹聽。聖約瑟姐妹的眼睛友善地看著韋丁頓。

“我們必須寬容韋丁頓先生,因為有兩三次我們陷入經濟拮据的窘境,孤兒們開始餓肚子的時候,韋丁頓先生及時資助了我們。”

那位給他們開門的皈依天主教的小女孩走了進來,她的手上端著一個茶托,上有幾盞中國茶杯和一個茶壺,另有一碟稱為瑪德琳甜餅的法式蛋糕。

“你們一定得嚐嚐瑪德琳甜餅。”修道院長說道,“這是聖約瑟姐妹今早特地給你們做的。”

他們閒聊了一些瑣事。修道院長詢問凱蒂來中國有多久了,從香港到此地旅途是否勞累,以及她到沒到過法國、在香港是否水土不服云云。話題瑣屑至極,但氣氛卻十分融洽,顯得與他們身處的危險環境格格不入。屋子外面十分安靜,讓人很難相信這裡是一座人口眾多的城市的中心。然而靜謐降臨了,瘟疫卻並未隨之平息,還在到處肆虐;陷入恐慌的人們四處奔逃,卻被暴徒似計程車兵厲聲喝止。修道院牆內的醫療室擠滿了染病以及將死計程車兵,修女們領養的孤兒們已經死去四分之一了。

凱蒂不明緣由地被這位修道院長吸引住了。她仔細觀察著這個對她萬般體恤的莊重女士。她穿了一襲白衣,教袍上唯一的色彩就是胸前繡著的紅心。她是個中年女人,大約有四十歲或者五十歲。很難說清是四十還是五十,因為她光滑、素淡的臉上幾乎看不著幾絲皺紋,而從她莊重的舉止、穩健的言談,以及有力、美麗但已顯乾瘦的雙手上,立即能夠判斷出她已經不再年輕。她臉形偏長,嘴稍有些大,牙齒頗為醒目。她的鼻子不能說小,但是長得十分精緻,也很柔嫩。然而她的臉色之所以嚴峻、肅穆,則完全是因為黑黑的細眉下面的那雙眼睛。這是一對黑色的大眼睛,目光平穩堅定,雖然說不上冷淡,但給人一種氣勢逼人的感覺。初次瞧見修道院長,你會不假思索地認為她年輕時一定是位小美人兒,但稍作片刻你便會恍然大悟,她的美麗其實與其性格密不可分,她的魅力反而會隨著時光的流逝而與日俱增。她說話的聲調十分低沉,顯然是在有意識地加以控制。無論她說英語還是法語,都是一字一句,有條不紊。然而給人印象最深的還是她身上那股威嚴之氣,無疑是長居基督教教職的結果。你會覺得這個人平時一定慣於發號施令,而別人也都慣於聽從吩咐,不過她發號施令的儀態會十分謙遜,絕不會讓人覺得她高高在上。看來她是篤信教會在世俗世界中的權威。然而凱蒂覺得在她威嚴的外表之下,應該還有許多人所共有的人性之處。院長在聽韋丁頓厚著臉皮大放厥詞之時,始終面帶莊重的微笑,對幽默顯然具備十足的理解力。

然而凱蒂隱約覺得她身上還有種東西,只是說不出來是什麼。它就在修道院長鄭重端莊的儀態和優雅周到的禮節之中——相形之下,凱蒂簡直就成了扭扭捏捏的女校學生——它令凱蒂覺得她們之間始終隔著一段距離。

第三部分

21

已故傳教士的簡陋客廳裡又只剩下凱蒂一個人了,她躺倒在正對窗戶的長椅上,凝神遠眺河對岸的廟宇(傍晚的光線又給那座廟宇蒙上了一層奇妙的神秘色彩),竭力地想去理清心中的思緒。她從來也沒想過這趟修道院之行能夠給她觸動。是啊,好奇心已經消失啦,現在沒什麼好期盼的了。好多天以來河岸那邊高牆下的城鎮她幾乎是朝思暮想,如今那些神神秘秘的街道她是一眼也不想看了。

但是在修道院裡的時候,有一會兒她感覺自己像是進入了另外一個世界,一個超然於宇宙之外的世界。那些空蕩蕩的房間和白色的走廊雖然簡陋,卻似乎有一種迷離、神秘的氣息遊蕩於其間。那間小禮拜堂看上去是那麼粗陋俗氣,幾乎可以說是一派慘相,然而它卻具有某種雄偉的大教堂所沒有的東西。它的彩窗和油畫是如此拙劣,然而它所包含的信念,人們對它所懷有的崇高情感,卻賦予了它純淨的靈魂之美。在這個瘟疫肆虐的中心地帶,修道院的工作卻是如此一絲不苟,有條不

《面紗舞蹈》 第8部分(第1/4頁),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