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章 吐渾終歸唐,冬臨當休戰 (第1/2頁)
餘萬篇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筆趣閣小說www.biqugexs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王帥,是否要派人進入吐谷渾?李道宗大人和尉遲敬德將軍已經率兵進入吐谷渾三月有餘,現不知情況如何。”秦懷英等一干楚王(此時應該稱為武王)眾以及李承乾等三位皇子,齊聚新城議事堂。
李承乾和李泰李恪三人從面容上發生了巨大的變化,再無年少傲氣顯露,更多的是一種歷事後的成熟蛻變。短短兩個月的時間,從新城的建設發展,到對於突厥人的唐式教育,讓幾人徹底煥然一新。
西突厥正式更名為大唐瀚海道,李承天等人再次因大唐開疆拓土而名揚四海。
要說城池建設,人多就是速度快,數萬名工匠加上十萬俘虜,短短一月半便以築成瀚海城,也虧是材料準備的齊全,水泥鋼筋不斷運送至此。有人可能會問,建一棟樓都需要很長時間,一月半不過四十五天罷了,但是需要考慮到勞動力的多少和工作時間,十二時辰兩班制,築城亦能慢乎?
李承天猶豫道:“暫時不用,想來兩位將軍很快便會傳來捷報的!”
整整三月時間,進入吐谷渾的李道宗和尉遲敬德二將無半分訊息傳回,著實令人有些擔心。
“皇叔和尉遲國公想來是正在攻城拔寨,暫時脫不開身,故直至今日未能派回信使。”李泰安慰眾人道,此時確實有些壓抑。
正巧堂外傳來軍報,李承天趕忙令其入堂稟告。
“啟稟王帥,李大人命小人送來軍情,吐谷渾大捷!斬敵六萬,俘虜七萬餘人!”
“快呈上來!”李承天趕忙道。
一旁秦懷英接信,轉交給李承天。
開啟後,上面寫道:王帥,末將與尉遲國公二人於青海湖兵分兩路,在牛心堆、赤水源兩處分別破敵三萬餘人,後合兵在赤海大破吐谷渾天柱三部落,收雜畜二十萬,吐谷渾王自縊而死,其子伏允歸降。
“好!”李承天激動道,隨後把書信遞於李承乾:“郡王李道宗,國公尉遲敬德二人佔領吐谷渾,本太子當即可書信回長安為兩位大人請功!”
李承天點頭稱是,看著堂內激動不已的各將,李承天放聲喊道:“西突厥與吐谷渾盡歸大唐疆土,凡我唐民,當大慶三日!”
李泰與李恪二人互視一眼後,笑道:“天佑吾唐!”
訊息傳達下去,瀚海城內所有唐軍唐民皆高呼道:“天佑吾唐!”引得突厥之民甚為恐慌。
五日快馬加鞭,戰報送至朝堂之上,李二放聲大笑,群臣紛紛恭賀,此等壯舉,前所未有!
李二回到偏殿後,收到李承乾和李承天書信各一份,李承乾書信中為李道宗和尉遲敬德二人請功,文中道二人領軍深入吐谷渾,大破敵軍乃大唐之喜,請李二必須重賞。
李承天的書信卻讓李二有些疑惑“父皇,如今西突厥與吐谷渾盡歸我大唐,請父皇儘快安排治理之臣接手,並派大將駐守,以防死灰復燃。”
天兒為何沒有像吐蕃那樣,自己培養人才進行管理?反而要他李二派人去進行管理呢?
李二在殿中度步不停,最後笑道:“避嫌!”不錯,李承天不想回到長安就因為功高蓋主,鬧出什麼事情來,所以特別希望李二趕緊派人來接管西突厥和吐谷渾之事。
第二日,李二下令,封張公瑾為青海道(吐谷渾)行軍總管,領兵三萬,三日後啟程,掌控青海道局勢。封李孝恭為瀚海道(西突厥)行軍總管,領兵五萬,六日後啟程,前往瀚海道。二人隨行文臣上百名,至於這些官吏的來歷嘛?李二十分自喜,這可都是從吐蕃道挖過來的能臣巧吏。
召太子、魏王、吳王三人返回長安,至於李承天,還有一個東突厥沒有拿下的。雖然這比李二的設想要快,但也沒想過這麼快,本以為本年能拿下西突厥,半年拿下吐谷渾,等到東突厥,最少也要明年年末才可以。
政令下達至瀚海城中,李承天目送李承乾三人離開,隨行將士兩萬,由李道宗護送,尉遲敬德留下來,加上薛萬徹和自己的武王眾,明年年初一開春,自己就要帶人去打東突厥了。雖說東西突厥相距不大,但考慮到如今西突厥被大唐佔領的訊息已經傳出,想來對方必定有所防備。
“王帥,依老臣看,不如直接領兵進入東突厥,滅了他!”尉遲敬德相比較於之前,腦袋右側少了一大撮頭髮,進攻吐谷渾被火箭燃起,雖然很快撲滅,但頭髮卻燒沒了大半。
薛萬徹此時也是點頭,看著李承天,目光中充滿戰場廝殺的憧憬之色。
李承天搖頭道:“冬日來臨,天寒地凍,行軍打仗乃是大忌,將士們如何保
《大唐科技研究院地址》 第73章 吐渾終歸唐,冬臨當休戰(第1/2頁),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