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九章 仰望星空 (第1/3頁)
金哨本無路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筆趣閣小說www.biqugexs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離開造幣廠,趙抦意猶未盡,非要拉著葉適,就造幣和錢幣發行之事聊一聊。
於是,葉適跟著來到了趙抦書房,和唐輿實一道,圍繞著趙抦出的題目,海闊天空地聊起了茅庚要搞的新幣制。
對於茅庚平白無故弄出這個“圓”來,一貫等於十元,“圓”這個字的含意也不錯,三人只是覺得茅庚故意要別出心裁,但這是特區,凡事都顯得特別一點,大家都見怪不怪了。因此茅庚在錢幣上搞點新花樣,也在意料之中,要是不來點特別的,他就不是茅耿了。
但唐輿實為茅庚算起了帳:
“茅特首造這錢幣,算起來好象非但不賺錢,好象還要貼本呢。”
趙抦一聽,頓時大感有趣,茅庚從來都是生意場上的贏家,茅庚從事的營生要是沒有四五成的利潤,相信茅庚自己都會不好意思說起,什麼時候茅庚肯貼本了!
趙抦笑道:
“你真的算明白了嗎!茅特首賺錢,我們都看不懂,等他賺了大錢,我們才如夢方醒。我看,一定是你算得不對。”
“屬下反覆算過。比如十元錢,就是一貫,一兩銀子是三貫,就是三個十元銀幣,一兩銀子是40克,十元錢的銀幣要用去12克銀,三個十元銀幣就是三十六克,還要加銅。算下來,三枚十元銀幣只是每一枚在銀料上少了1.33克,賬面上也不過是省下了一成銀料而已,但熔鑄之時有損耗,研磨之時亦有損耗,加上機器、模具和人工,哪還有甚麼利潤可言!”
趙抦仔細回味了一下,又讓唐輿實在紙上再算了一遍,好像唐輿實並未算錯什麼,於是回頭便問葉適:
“正則先生,茅耿造幣會虧本,你信嗎?”
葉適搖搖頭,事實上,葉適對茅耿如此不計成本地造幣也抱有疑問,葉適也問過茅耿,得到的卻是模糊的說法,葉適只好把自己的理解說出來:
“國公,茅特首所為,不可以常理度之,茅耿跟我說,虧本是不至於,造幣本就不是要盈利的,茅耿既然說不會虧本,我猜想或許會有一點薄利。茅耿跟我說過,將來交易所的股票,都要按元來計價,以後凡是買賣股票,都要用到特區的新錢幣。這新錢幣成色十足,我想大約沒有人會拒絕將手中銀子銅錢換成特區新幣,換了之後,方便買賣股票,又不怕貶值,何樂而不為哉!我想,就算造幣不盈利,交易所交易是收費的,所謂題內損失題外補,造幣不盈利,交易所賺回來,茅耿大約打的就是這個主意吧。”
趙抦聽罷,琢磨了一會兒,搖搖頭,說道:
“正則先生,我看茅耿造幣最後還是落在他說的那個甚麼發展銀行上,造幣不盈利,但是發展銀行可能因此大賺特賺。發展銀行不是馬上要募股嗎!我看,得想辦法多佔一點股份才好。”
還別說,趙抦的這個猜測最接近事實的真相。說到發展銀行,葉適也聽茅耿說過,葉適以為茅耿特意辦一個銀行是要放高利貸,但茅耿矢口否認,葉適只知道這年代的錢莊都是放高利貸的,這才叫以錢生利。茅耿如此勞神費力來造幣,就是為了辦一個盈利模式很可疑的銀行,有點不可思議。有錢的話,就算不放高利貸,大宋這年代月息兩成三成已經是良心價了,還要搞那麼繁瑣幹嗎!
當然,正如國公所說,茅耿賺錢,大家都看不懂,就好比交易所一樣,茅耿的身家一夜之間暴漲,順帶還讓很多人也一夜暴富,在此之前誰又能想到!那些當初被迫掏錢買鹿頭皂業股票的人,不明白鹿頭皂業原始股的價值,很多人都將股票打折轉給了他人,如今簡直連腸子都悔清了。所以,這事啊,還真說不準。
說來說去,三個人最後形成了共識,茅耿造新幣絕不會不賺錢,也絕不會只賺一點點錢,正如茅耿說的——世上沒有無緣無故的愛,也沒有無緣無故的恨!茅耿決不會無緣無故大費周章造新幣,這裡面肯定深藏著人們看不懂的盈利模式。
可惜茅耿正在全情投入,忙著為大宋強軍建設試製諸葛連弩,不好去打擾他,但趙抦心癢難禁,便差人去請陸九淵,不知道一向睿智的陸九淵看法如何。趙抦打定主意,晚上就留下陸葉兩人共進晚餐,晚餐後再跟陸九淵切磋一下如何用那具高倍望遠鏡夜觀天象,想必會受益良多。
陸九淵卻不贊成造幣賺錢說,而是另有說法:
“國公,我看錢幣之事確有弊端,如今三年發一屆會子,其中埋下重重弊端,茅耿此舉,乃是另闢蹊徑,想試探出一條穩妥的發行錢幣法子,茅耿多次跟我說,如今發會子有利有弊,他也就是想試試新法子,看看可不可行。用茅耿
《大宋新時代小說》 第一百八十九章 仰望星空(第1/3頁),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