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足跡 永久書架

第一百九十二章 沒有選擇 (第1/2頁)

南有阿彌豆腐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筆趣閣小說www.biqugexs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孰輕孰重,不管是邵誼夫還是方藝華心裡都有清楚的衡量.

“喬先生,你可能忘了,除了租賃,出售外,我們還有第三種選擇,邵氏公司是邵家的家族產業,我們家族有的是人可以繼承院線.要知道只要把邵氏製片廠關掉,只剩下院線的話,以我們邵氏院線二十多家戲院所處的地段那絕對是穩賺不賠的.“方藝華笑盈盈的說.

騙鬼呢你!

喬峰嘴上沒說,但心中卻嗤笑不已.方藝華有一點說的確實沒錯,單純光是邵氏院線的話絕對是穩賺不賠的,或者說這時候的香港開院線的還沒有賠的,就是江志強他們家的安樂院線只是買著西片放西片都有的賺,當年弄了一大堆戰爭片,自己隨便大雜燴的剪輯了一下合在一起搞出個慘痛的戰爭都能賣出上千萬的票房,拿到當年年度票房的前幾位就知道開院線是如何賺錢了.

但是,院線雖然賺錢,但也要有人繼承才行,方藝華說邵氏家族有的是人繼承院線,這話騙騙別人還行,可想騙喬峰也是做夢.

邵家的人好像都沒有繼承父業的習慣,從邵誼夫幾兄弟開始就是這樣.他們父親邵玉軒是舊上海有名的錦泰昌顏料公司的老闆,經營飄染、財務等多種生意.

邵誼夫還在上中學時,上海劇院“笑舞臺”的老闆因無力還債,惟把“笑舞臺”“斷當”,邵玉軒遂派當律師的長子邵醉翁接收該劇院。

等後來邵家家道中落,所有家業中只剩下一幢房子和“笑舞臺”一家劇院。邵氏兄弟毅然賣掉房子,舉家搬進“笑舞臺,並且全部捨棄父親的顏料生意,投身到了娛樂行業.

邵醉翁自己是製片人兼導演,妻子陳玉梅領銜主演,老二邵邨人做編劇,老三邵山客主管發行,剛剛中學畢業的邵誼夫在片場中覓一個“夥計”之職。長兄邵醉翁由買賣電影片子到放電影,到後來獨樹一幟,成立“天一影業公司”,開始自己拍電影。邵氏兄弟下決心買來一部電影攝影機,1924年出品中國歷史上第一部故事片《立地成佛》,該劇原是邵醉翁編導的一部話劇。

邵氏兄弟都是超級厲害的人物,從上海發展電影遭到同行圍剿,兄弟幾個跑到新加坡發展,然後在新加坡發展出一片天地後,擴充套件到整個南洋.

在拿下香港第一巨頭之前,邵氏就已經是南洋最大的電影廠商以及院線商.

邵氏電影幾乎就是中國電影的一個發展簡史,最開始所謂的東方好萊塢都不是指的香港電影,而是單指邵氏電影公司.

但是就是這樣的東南亞最大的電影王國,邵家的人卻無人願意繼承.

特別是香港邵氏兄弟公司,這家公司是邵誼夫的產業,原本也有老三邵仁枚的股份的,因為這香港邵氏兄弟公司本就是老三邵仁枚,老六邵誼夫合夥開的,和在新加坡的邵氏兄弟,邵氏父子公司不是一回事.

那時候因不滿二哥作為,邵誼夫想接掌製片業務,以穩定片源,兄弟倆最終決定在業務上分道揚鑣。1958年,邵誼夫,邵仁枚成立“邵氏兄弟(香港)有限公司”,標識與兄長的“邵氏父子”的不同。自此,“邵氏父子”只經營戲院及影片發行,“香港邵氏兄弟”則主管制片業務。

然後老三邵仁枚這人不像邵誼夫一樣精神頭總是那麼足,年紀大了以後就放權了,基本不怎麼管事,股份也大部分出讓給邵誼夫,到現在邵仁枚已經生病多時,時日已經無多,邵氏公司更是邵誼夫一人說了算.

所以,要說到繼承,也只能是邵誼夫的子女繼承,可是邵誼夫的子女和邵誼夫關係不好,且也無心繼承電影,電視這樣的娛樂事業.

之前說了,邵家的人好像都沒有繼承父業的習慣.

邵誼夫與第一任妻子育有兩子兩女,子女從小就在新加坡由他的兄長幫忙撫養,關係本就算不得多親近,後來兩個兒子入主邵氏董事局,幫助父親處理事業。直至1981年,大兒子邵維銘不滿意方藝華進入邵氏掌權,因而與二兒子一同退出董事局,並移居新加坡,父子從此斷絕關係長達二十年。冷戰持續到2006年,邵誼夫在亞太影展榮獲“終身成就獎”,一向鮮少露面的邵維銘突然高調出現代父親領獎,並被拍到與父親和方藝華共進晚餐。

邵誼夫,方藝華這時候自然還不知道父子斷絕關係竟然會如此之久,但是他們心裡很清楚,不管是邵氏還是無線,邵誼夫的兒子女兒都是沒人會繼承的.

當然,方藝華心裡也肯定是不願意他們繼承的,要是他們繼承了,方藝華如何還能當她的無線說一不二的方小姐.

對於邵

《重生迷醉香江2K手機版》 第一百九十二章 沒有選擇(第1/2頁),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