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足跡 永久書架

第2部分 (第1/4頁)

緣圓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筆趣閣小說www.biqugexs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欣錚�皇奔洌�滯廢鏤財浪倒��ぃ�信�仙儷圃薰��ぃ�庹婺�20世紀90年代中國文化領域的一大奇觀。

七月流火。在湖光山色的深圳東湖之濱,深圳市委宣傳部主持的《魂》劇座談會正在一棟高雅涼爽的別墅內舉行。

在與會的眾多藝術家、文藝評論家和新聞工作者當中,身著大紅短衫的老藝術家、深圳電視臺演員劇團團長祝希娟格外引人注目,她那快人快語的爽朗性格,不減當年《紅色娘子軍》中吳瓊花的女英雄風采。作為《魂》劇的總策劃並扮演劇中老教授的祝希娟,詳細介紹了《魂》劇的創作過程。

1995年夏天,在海南省舉行的“紅色娘子軍”建軍紀念會議上,祝希娟認識了一位畢業於哈軍工的老同志,交談中,祝希娟對目前好劇本太少頗多感慨,那位老同志提了個建議:“祝導,您不妨拍一部哈軍工的片子,您只要瞭解一下哈軍工,就一定會產生靈感。”祝希娟接受了這個建議。她說:“深入瞭解哈軍工的歷史以後,我的心情越來越沉重,五六十年代中,我們國家竟有這樣一個英雄群體,為了國防現代化,哈軍工人無私奉獻,許多人是‘獻了青春獻終身,獻了終身獻子孫’啊。作為一個熱愛人民軍隊的文藝工作者,我義不容辭,一定要把哈軍工搬上熒幕。拍攝過程中,哈軍工校友都全力以赴支援我們,80歲高齡的劉居英院長不顧年邁體弱,通宵達旦審讀劇本;85歲高齡的卓明書記,讓出自己在小紅樓的住房,讓劇組在家裡拍了三天戲;許多離退休的哈軍工老教授們,自願扮演群眾演員,主動尋找當年哈軍工的各種物品,為拍戲提供道具。瀋陽軍區‘老虎團’的官兵們一聽說拍哈軍工的戲,不計任何報酬,來了1000多人,冒著嚴寒,在軍工大操場上參加拍攝。軍樂隊的同志真是好樣的,嘴唇被冰冷的樂器粘破,流了血,可沒有一個同志叫苦的。可以說,《魂》劇的拍攝過程,就是哈軍工精神發揚光大的過程。”

電子書 分享網站

引 子(2)

“哈軍工精神”,成了這個座談會討論的主題。大家一致認為,發揚“哈軍工精神”與當今“兩個文明”的建設,與青少年的素質教育乃至政壇上的反腐倡廉,都有密切的關係。

《魂》劇導演黃仁忠說:“哈軍工人有一種人格魅力,拍攝過程中我遇到難以想象的困難,可一想到陳賡院長和他的戰友們當年在這裡艱苦創業,一看到周圍的老哈軍工人那火一樣的熱情和樸實無華、豪爽坦誠的風格,我們劇組全體人員就什麼困難也不在話下了。”

哈軍工和國防科技大學的校友們作為特邀代表參加了座談會,他們都以親身的經歷,回顧了“哈軍工精神”對自己人生道路的深刻影響。

深圳市資深文藝評論家尹昌龍博士在座談會上的精闢發言,以《靈魂顫動》為題發表 。他在文章中說:“應該感謝《魂系哈軍工》這樣的好作品,是它把我們再次帶入英雄主義、理想主義的光輝裡,並傳遞給我們精神的火焰和敲擊靈魂的力量。它讓我們重新記起建國之初那樣一個朝氣蓬勃的年代,人們在百廢待興中建設新家園和新生活的熱情,也記起陳賡大將這樣的一代元勳,他們舉重若輕的氣度和振興民族的夢想,以及哈軍工這樣一所有神秘色彩並在一夜之間崛起的現代大學和其陽剛的校魂。”該文的結尾說:“回顧這所大學的精神,其意義是深遠的。因為這所大學的故事,同時就是一個熔鑄靈魂的故事,它所傳達的理想主義、英雄主義的精神,早已超越了一所大學自身的歷史。哈軍工的校名消失了,但哈軍工的英魂永存,《魂系哈軍工》一劇,就是今天的人們為她重塑的一座紀念碑。”

十月金秋。《魂系哈軍工》獲1998年度國家電視劇評選的最高獎——“飛天獎”。

整個下半年,筆者受校友們的委託,在業餘時間裡忙碌於《魂》劇VCD光碟的策劃、製作和發行工作。許多熟悉的年輕人就經常向我提出一些有關《魂》劇的話題。

“當年的哈軍工真是管得那麼嚴嗎?”

“那位戰鬥英雄,文化基礎那麼差,何苦去讀大學呢?”

“你們那個年代真夠刻板的,為什麼不准許大學生談情說愛呢?多沒勁啊!”

這許多問題,引起我的深思:真實的哈軍工,您到底是個什麼樣子呢?

許多看過《魂》劇的哈軍工校友們談起劇情,興奮之餘,心中多少有一點兒缺憾。

“不太像。劇作家不太瞭解哈軍工,與哈軍工當年的氣魄和真實的人物形象有距離……”

《哈軍工為何要分拆》 第2部分(第1/4頁),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