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七五章 去他的資質說 (第1/2頁)
文飄過峰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筆趣閣小說www.biqugexs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真氣!
這就是真氣!
太師祖在手札裡,對真氣有詳盡的描述;師父生前亦是反覆說過。
啊啊,我也凝結出真氣了!
去他的沒有武學資質!
誰說沒有武學資質,不堪習武!
老子今天凝結出真氣了!
沈雲回過神來,不由掩面而泣。
天知道,為了今天的這一刻,他都經歷了些什麼!他又有多努力!
好吧,山裡人不怕吃苦,也捨得下大氣力。這些都算不了什麼。最痛苦的莫過於一直以來,他心中的惶恐——從館主大人,到師父,再到李棠、玉寧道長、永安副教使……幾乎所有的人,不是說他沒有學武的資質,就是說他資質極差。所以,一直以來,他雖嘴上不服,心裡卻很害怕。怕真的是朽木不可雕,因為資質太差,自己這一世也無法凝結真氣,永遠也只能學到一些武學的皮毛,無法觸及武學的核心。
師父生前應該是怕他灰心,所以,沒有言明,只是再三叮囑他要努力習武,一定要爭取凝結真氣。
在鴻雲武館學了一年半以後,武院那邊陸續有一批優秀弟子凝結了真氣,聽了眾位師尊的解釋,他才明白真氣於武者的重要性——師尊們說,武學有兩重。第一重,練皮;第二重,練骨。其中,第一重是基礎武學;第二重才是武學的核心所在。但是,第二重是以真氣為引的。所以,沒有凝結真氣,就無法做到練骨。沒有凝結真氣的武者,即便是學到了再上乘的功夫,也只能練到低階。
比如說,紫雲劍法。整個武館學習紫雲劍法的弟子何其多也。然而,除了那幾個凝結出了真氣的武院弟子,其他大多數人過了玉寧師尊的劍術考試之後,無論他們再怎麼苦練,一兩年下來,都不見再有什麼長進。
這也是大家為什麼那麼看中武學資質的緣由所在。因為現實很殘酷。資質不好的話,極有可能苦練一世,到頭來也凝結不了真氣,終身的武學修為止步於高階武師。
這也是武師易成,而武宗難就的最主要原因所在。
那一刻,沈雲真的好惶恐,生平頭一次感覺前途黯淡,心頭跟壓著一座大山似的。
也正因為這樣,他在困於瓶頸半年之後,再也無法堅持下去。當錢師尊建議遊學時,他立刻同意了,並儘快的付諸了實際。那時的他,真的是拿遊學當救命的稻草了呀。
沒想到,真的大突破了!
不知不覺的,他竟然就凝結出了真氣!
怪不得師父生前說,凝結真氣是自然而然的事,苦練是凝結真氣的重要條件,卻不是必然結果。
沈雲接連做了好幾個深呼吸,按捺住狂喜的心,使之儘快平靜下來。
師父告訴過他,真氣初初凝結之時,尚不穩定。這時必須馬上鞏固之,直至真氣懸浮於經脈之內,隨脈息的波動而自然起伏。
至於鞏固的方法,因人而異,各不相同。
針對他的情況,師父給出的法門是:練心法。一遍不成,再練一遍……直至真氣鞏固為止。
沈雲看了一眼對面的走廊,心道:罷了。當前最要緊的是鞏固真氣。
於是,他快步走出過道,沿著走廊,走進了最近的那個拐角處。
在那裡,他果然看到了一個樓梯口。
沒有猶豫,他“咚咚咚”的下了樓梯。
到了黃樓,他回頭看去,剛剛走的樓梯不見了,只看到一堵空蕩蕩的白牆。
所在的方位,仍然是拐角處,又有一截向下的樓梯。
這是通往底三層。
沈雲沒有停留,繼續往下走。
底三層的各拐角處都是沒有樓梯的。是以,到了金樓,他徑直鑽進了這一層的飯館裡,從高臺後面的木樓梯下去,先到了二樓,再是一樓。最後,他回到了戲園子的丙字九號包間。
那裡,丁二寶仍然穿著他的衣服,靠在太師椅上,呼呼大睡。
對面的戲臺上,鑼鼓喧天,有十來號人正在上演一場熱鬧的武戲。
沈雲輕籲一口氣,顧不得擦去額頭上的汗,盤腿坐在另一張太師椅上,快速調息過後,開始靜心凝神練心法。
事實證明師父確實是經驗豐富,給他想的法門很有效。練心法之前,真氣時沉時浮,在任督二脈裡有如行走於崎嶇的山間小路之上,呈顛簸之狀。然而,一遍心法下來,顛簸之感大為緩解。
再接再厲,沈雲緊接著又練了一遍心法。這時,真氣的顛簸之感不減,反增。但
《乾龍法》 第一七五章 去他的資質說(第1/2頁),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