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部分 (第1/4頁)
雨帆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筆趣閣小說www.biqugexs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關於《安娜·卡列尼娜》這一部小說,托爾斯泰曾寫下過三十幾段開篇的文字,最後才選擇了“幸福的家庭是相似的,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兩句話。據說,倘用俄語來朗讀這兩句話,會有詩一般的語韻。這大概也是俄國人特別認同托爾斯泰的原因吧。
我的回答究竟使我的學生滿意了沒有?進而使自己滿意了沒有?不是這裡非要交待清楚的。
我想強調的其實是這樣一種思想——喜歡提問題的人一定是喜歡思考問題的人。人類倘不喜歡思考,我們至今還都是猴子。歷史上有人罵項羽“沐猴而冠”,正是恨他遇事不動腦子好好想一想。
竊以為——錯誤的思想是相似的,正確的思想各有各的正確。
當然,正確和錯誤是相對的,姑妄言之而已。
這裡所說“錯誤的思想”,確切地說,是指種種不良的甚至邪惡的思想。比如以為損人利己天經地義;以為仗勢欺人天經地義;以為不擇手段達到沽名釣譽之目的天經地義,於是心安理得,皆屬不良的邪惡的思想。是的,在我看來,這樣的一些思想是相似的。它們的共同點乃是——夜半三更,捫心自問,有時候還是怕遭天譴的。謝天謝地,迄今為止,這樣的一些思想從來不是大眾思想的主流。比如“無毒不丈夫”一句話,你不能不承認它也意味著是一種思想。然而真的循此思想行事的人,其實是很少很少的。何況此話原本似乎是“無毒不丈夫”——果真如此,恰恰是提醒人要善於思考的話。
迄今為止,人類頭腦中產生的大部分思想,指那類被我們大部分人所能接受的、認同的,以指導我們行為和行動的後果來判斷,是對社會進步有益的那樣一些思想,它們不應只是少數人頭腦中產生的思想,而應是我們大多數人,甚至每一個人頭腦中都會產生的思想。
我們中國人依賴別的少數人的頭腦為我們提供有益的思想——實在是依賴得太久太久了。而這幾乎使我們自己的頭腦的思考能力變得有點兒退化了。
這意味著我們對於自己的頭腦失去了尊重。
現在這個現象似乎也在全球化。有個美國學者寫了一本書,叫《娛樂至死》,說的是大家都遠離思考,都進入了娛樂狀態,從生下來就開始娛樂,一直娛樂到死。他認為,人類的思想和文化並非窒息於專制,而是死於娛樂。這實在是非常智慧的警世之論。竊以為——不智慧的人是相似的,智慧的人各有各的智慧。
我們需要將我們每個人對於自己的頭腦的尊重意識重新樹立起來。我們將會發現——正確的思想不但是人類思想的主流。正確的思想不但各有各的正確,而且也經常形成於我們自己的頭腦之中。
給自己的頭腦幾分尊重——於是,我們不僅僅只是思想的被動的接受者,也能是思想的主動的提供者了。
給自己的頭腦幾分尊重——於是,我們明白了這樣一個道理——別人的頭腦裡產生的別種的思想,只要不是邪惡的,也是必須予以尊重的。
給自己的頭腦幾分尊重——於是,我們明白這樣一個道理——即使我們確信自己頭腦裡產生的思想是正確的,睿智的,即使別人也這樣公認,那也只不過是關於世相,甚至是關於一件事情的許多種正確的、睿智的思想之一而已。
給自己的頭腦幾分尊重——非但不能使我們因而變得狂妄自大,恰恰相反,將使我們變得更加謙遜和更加溫良。因為我們的頭腦裡會產生出對我們的修養有要求的思想。
給自己的頭腦幾分尊重——將使我們在對待人生、事業、名利、時尚、愛情、親情、友情等方面,不再一味只聽前人和別人怎麼闡釋、怎麼宣講,而也有自己的獨立的見解了。
我們難道不是都清楚這樣一種關於世事的真相麼?——別人用別人的思想企圖說服我們往往是不那麼容易的;只有自己說服了自己,自己才是某種思想的信奉者。
這世界上沒有不長葉子的根和莖。
我們的頭腦乃是我們作為人的“根”,我們認識世界的願望乃是我們作為人的“莖”。
我們既有“根”亦有“莖”,我們為什麼不讓它長出思想的葉子來呢?
給自己的頭腦幾分尊重——我們因而發現,不但人類的社會,連整個世界都需要我們這樣;我們因而感受到,不但人類的社會,連整個世界都少了某些荒誕性,多了幾分合理性。
給自己的頭腦幾分尊重——我們因而發現,娛樂使我們同而不和,思考使我們和而不同。
給自己的頭腦幾分尊重——我們將會發現
《思想的盛宴 英文》 第7部分(第1/4頁),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