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足跡 永久書架

第一百四十五章 燒死異端 (第1/2頁)

陳家過河卒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筆趣閣小說www.biqugexs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第一更

從德意志第二帝國建立開始,俾斯麥就一直構思反法同盟的設想,他深知單靠自己的力量無法對法蘭西取得壓倒性勝利,必須與其他的歐洲大國去的聯盟。奧地利同屬德意志民族,也是他的忠實盟友,最重要的是奧地利跟法蘭西之間還有齟齬不斷的利益紛爭。至於俄國,俾斯麥始終抱著不信任的態度,他認為在法國問題上,俄國即便不反對也應該保持中立的態度,但是從俄國哥恰科夫和拿破崙之間的動向看來,不得不引起俾斯麥的擔憂。

至於英國,歷任首相都在奉承大陸平衡政策,雖然並不怎麼抱著希望,但俾斯麥還是試圖爭取英國人站在自己這邊。即便如此,他還是給威廉國王一句提醒。

“當日後斯拉夫族和日耳曼族因為巴爾幹問題進行最後鬥爭時,盎格魯一薩克森人將站在斯拉夫人和高盧人一邊。”

預計第二帝國建立之後一直處於風生水起的狀態,比起低調的巴黎更引人注目。此時,英國首相格萊斯頓在完成了文官改革之後,而普法戰爭的餘波已經擴及到英國境內,在格萊斯頓的支援下,陸軍大臣卡德維爾正在對軍隊進行一系列的改革,廢除官職買賣制度,廢除普通勤務規定,按照地區建立團級部隊,軍隊地方化,每支部隊駐紮在家鄉地區。

從忙碌的英國內務問題嗯解放出來之後,格萊斯頓終於將目光集中在了俾斯麥的身上,此時他剛好從外交大臣羅素口中打聽到俾斯麥在帝國會議上被天主教中央黨針對的這件事,不禁表現出好奇的神情。

“現在可是俾斯麥最光榮的時刻,威廉國王都將外交大事全權交給對方。現在德國的教權主義者這麼迫不及待的跳出來,怕是背後被人教唆了吧?三個月帝國國會開幕,中央黨議員要求政府支援梵蒂岡的教皇庇護九世,而在前兩個月,正值俾斯麥56歲生日時候,他就在帝國國會發表演說,雖然不點名地抨擊中央黨,但誰都聽出了話裡有話。他說一個政黨只能把國家和民族的利益置於首位,而不能做任何外部勢力的應聲蟲。”

他想起從英國駐德國外交大使寄過來的照片,中央黨的黨魁為路德維希.溫德霍斯特.溫德霍斯個子矮小而瘦削,腦袋卻很大.一副高度近視的眼鏡片後,閃爍著一雙令人不快的灰色眸子.他也是格丁根大學法律系學生,作為師出同門的師兄,比俾斯麥大三歲。漢諾威王國忠心耿耿的僕人。

羅素站在萊斯頓首相面前,謙恭的詢問道,“那麼首相閣下,對於法國內部的文化鬥爭,我們應該怎麼面對?”

格萊斯頓將電報放在一邊,轉過身望向羅素,眯著眼睛仔細想了下,說道,“不管。德國內政的問題我們不管,連我都能看出來這幫打著‘教皇無謬誤’旗號的傢伙背後有誰在教唆。俾斯麥也同樣看出來了,就看看這隻老狐狸會不會將事情擴大化。”

對於自家首相平靜的態度和出人意料的回答,外交大臣百思不解只能反問對方,“事情擴大化?”

格萊斯頓不可置否的點點頭,說道,“法國想利用這次的文化鬥爭事件排擠俾斯麥,他是新教的支持者,對天主教採取打壓的態度。而作為天主教的國家,杜伊勒裡宮方面肯定想借助聲勢浩大的中央黨來借刀殺人,把俾斯麥從宰相的位置上推下去。”

這樣一來,那些國際教權主義者的行為就能說得通了。他們之間跟俾斯麥並沒有深仇大恨,還不至於到這種你死我亡的地步。

羅素問道,“能成功嗎?”

“很難,而且這更多的是法國隨手走下的一步棋。儘量的剷除威脅到法蘭西的最大政敵。但如果俾斯麥抓住這起事件把事情擴大化,提升到法國意圖利用宗教鬥爭來顛覆德國政權的危機時,你覺得他沒有理由向法國發兵?俾斯麥到現在都沒法忘記阿爾薩斯,還想將自由貿易區變成德意志領土。”

羅素恍然大悟,原本他以為這次的文化鬥爭事件會給俾斯麥帶來不小的麻煩,卻沒想到他早就準備好利用這次的文化鬥爭來接機打壓巴黎。

“不過英國必須闡述自己的立場,兩個國家維持現在的局面是最好的選擇。德國再次入侵法國或者法國向德國復仇,都不是我們想看到的局面。我們外交方針遵循的是歐陸局勢平衡,不出現任何一個壓倒性的歐陸霸主。所以危機一旦爆發之後,英國必須堅定的站在法國這邊。”

格萊斯頓撓了撓頭,對於巴黎煽風點火的行為表示不滿。他感覺法國人純粹意圖挑起另外一場戰爭。

“我真懷疑這次事件是法國總統故意在逼英國站隊。”

“故意?不可能

《帝國法蘭西起點》 第一百四十五章 燒死異端(第1/2頁),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