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足跡 永久書架

第一百七十章 彼得大帝遺囑 (第1/2頁)

陳家過河卒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筆趣閣小說www.biqugexs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第三更

哥恰科夫知道與德國合作是沒有希望了,起碼俄國提出的那點條件他完全看不上;而且還能擺出一副事不關己的態度坐地要價,這才是讓俄國感到最憤怒的一點。然而自身實力的不足導致俄羅斯帝國無法像彼得大帝那般展現擴張的宏圖。

就在哥恰科夫一籌莫展之時,俄國駐巴黎大使接到了來自杜伊勒裡宮的邀請,並且給予了他們一封信。

當俄國大使接過信封時,裡面的內容卻讓他大驚失色。

這是一直流傳在歐洲的關於彼得大帝遺囑的節選,雖然俄國政府始終不承認這份外交檔案真的出自彼得大帝手筆,但歐洲各國還是將他們當做俄國對外擴張野心的罪證之一。

對方遞送過來的紙張上節選了彼得大帝遺囑第八至十一條,而上面的目的,全部都是此時亞歷山大二世正在極力爭奪的目標。

“使俄國沿波羅的海不斷向北擴張,並沿黑海向南擴張。”

“儘可能迫近君士坦丁堡和印度,誰統治那裡,誰就將是世界真正的主宰。因此要挑起邊疆的戰爭,不僅在土耳其,而且在波斯。在黑海邊上建立船塢,在黑海附近和波羅的海沿岸攫取小塊土地,這對實現我們的計劃是加倍必要的。在波斯衰敗之際,突進到波斯灣,如可能應重振古代與黎凡特的貿易,推進到印度,它是世界的倉庫。達到這一點,我們就不再需要英格蘭的黃金了。”

“精心努力維持同奧地利王室的同盟,假裝支援奧地利企圖將來統治日爾曼的政策,在暗中促進各親王間的嫉妒。用各種方法誘使奧地利要求俄國給予援助,並對該國行使某種保護,以便將來加以控制。”

“使奧地利王室對把土耳其趕出歐洲發生興趣,在征服君士坦丁堡時消除奧地利的嫉妒,其方法或為挑動它與歐洲各大國作戰,或為舍給一部份戰利品,目後我們將予以收回。”

最後一句話是請將此書信轉交給俄國首相哥恰科夫。

德國大使不敢怠慢,連忙將書信以電報的形式,拍發給了還在柏林進行訪問的哥恰科夫首相。

哥恰科夫接到了來自巴黎的電報,看完之後他久久沉默不語。上面所寫的每一份內容,都是他們正在極力實現的目標。

法國人就像早已洞穿了俄國的目的,並且暗中提醒對方:我們知道你們想幹什麼,同樣我們也能夠幫助你達成目的。

原本想要訪問維也納的哥恰科夫連忙更改了自己的行程,直接南下前往巴黎,想要與法國總統進行秘密的接觸。

雖然他臉上沒有情緒,然而內心深處早已經掀起波瀾,哥恰科夫內心深處認為法國人才是最好的盟友。

當然他不會想到一向面善的法國總統在背後藏著一把鋒利的尖刀,俄國在巴爾幹半島的結局如何他根本沒有興趣知道,他唯一想要做的就是將。

他決定改變一下路線,悄悄的去了一趟巴黎,在杜伊勒裡宮會見了拿破崙。

原本在俾斯麥宰相面前滔滔不絕的哥恰科夫,在面對拿破崙時居然無話可說,之前準備的說辭在拿破崙開口第一句之後,就直接心裡消磨殆盡。

“哥恰科夫首相不用跟我講大道理了,法國是不可能與俄國組建聯盟的。也不會發動法俄聯軍共同進攻奧斯曼土耳其,事實上奧斯曼那個半殘廢的帝國,只需要一個俄國就夠了。”

拿破崙的一番話讓哥恰科夫首相不知所措,他有些遲疑的問道,“那麼杜伊勒裡宮特地讓我來一趟巴黎是為了什麼?”

“當然是為了解決俄國發動戰爭前面臨的最大難題,比如當你開始正式的進攻奧斯曼土耳其之後,誰會成為你最大的對手?”

拿破崙自問自答的說道,“毫無疑問當然是英國人。我想怎麼解決奧匈帝國在巴爾幹半島上的之間的矛盾,你們心中早已瞭然。無非到時候預設奧匈帝國對塞爾維亞的統治權,以換取約瑟夫一世的中立態度,德國也希望看到維也納能夠進一步的擴張,保住他們日耳曼紐帶的利益。”

“至於法國,我們已經在聖彼得堡身上投資了這麼多,我們當然不會做你們的絆腳石。所以最終你們的敵人只有一個,英國。”

“英國?”

哥恰科夫深深撥出一口氣,他有些猶豫的說道,“我們要跟英國人作戰?”

“迪斯累利可不是之前的格萊斯頓了,他可是一個集聚擴張野心的首相。”

哥恰科夫憤憤不平的咒罵他,“一個該死的猶太精神病瘋子!”

對方直接的人生攻擊並沒有引起拿破崙

《帝國法蘭西起點》 第一百七十章 彼得大帝遺囑(第1/2頁),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