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六章 實力賣隊友 (第1/2頁)
陳家過河卒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筆趣閣小說www.biqugexs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第一更
一天之後雙方在巴黎簽訂了《杜伊勒裡宮協議》,正式以條款的形式解決普法戰爭中的和談問題,俾斯麥宰相在紙上簽字時手有點顫抖,最終深吸了幾口氣,才讓自己冷靜下來。憤憤不平地在紙上代表德意志民族簽下自己的名字。從他的神態舉止觀察,彷彿德國人才是不平等條約的受害者。
五個國家的代表在杜伊勒裡宮門口合影,達蓋爾發明的攝影技術記錄下這一歷史性的時刻,周圍的其他人都表現出微笑的神情,唯獨俾斯麥宰相一臉苦大仇深。他的神情像極了那些在巴黎一夜風流之後感染了“法(梅)國(毒)病”的其他國家社會名流。
巴黎和會暫時的落下了帷幕。
從表面上看普魯士軍隊依舊像洋洋得意的勝利者,逼得巴黎將阿爾薩斯地區變成法德之間的經濟自由區,還獲得了千萬法郎的賠款。但是俾斯麥深知這點賠款對於巴黎來講不痛不癢,他們甚至能當場付清所有的賠款,讓普魯士從法國的土地上滾出去。而且拿破崙還強烈要求普魯士在佔領區內不準破壞銀行,腓特烈王儲原本制定的計劃也落空。
主戰派的容克貴族甚至跑到威廉一世面前諫言,要求拒絕法國人的提議,撕毀杜伊勒裡宮協議重新發動戰爭,但立場不怎麼堅定的威廉國王最終還是指示俾斯麥首相答應所有條件,匆匆結束了戰爭。
受不了國王“出於大局”的考慮,畢典菲爾特也跑到俾斯麥面前,極力慫恿德意志的主戰派領袖,然而對方卻給予了他一個噩耗。
俾斯麥嘆了一口氣,說道,“雖然我也心有不甘,但是這場戰爭已經繼續不下去了。我尊重威廉國王的意見,而且從表面上看,普魯士沒有輸,只是我們沒有獲得期望中的利益。”
“難道宰相閣下就用這種自欺欺人的謊言來安慰自己嗎?”
畢典菲爾特據理力爭,他反問道,“我們原本應該像一個勝利者從巴黎高歌凱旋而歸,可是現在呢?普魯士軍隊連城門都沒有進去!甚至在談判桌上還被人狠狠的擺弄一道。”
等到腓特烈王儲向俾斯麥闡述事實經過之後,普魯士高層才意識到這是法國人設計的騙局。
“別說了!”
俾斯麥宰相突然爆發,制止了畢典菲爾特的勸誡,他緩緩說道,“不是不想堅持,我們是不敗而敗。”
遠在柏林的陸軍大臣伯恩透過電報知曉這件事後,扼腕痛惜。他聲稱普魯士失去了一次摧垮法國人復仇意志的最好機會,也讓普法戰爭的前期準備付諸東流。
毛奇默不出聲,普軍前期和中期都勢如破竹,唯獨低估了巴黎抵抗到底的決心。
此時威廉國王也體會到了亞歷山大沙皇每次俄土戰爭最後都會被歐洲列強幹涉的痛苦,幾乎每一任沙皇臨死之前都會在心裡痛惜一遍君士坦丁堡還沒回歸,第三羅馬的榮耀還沒光復,最後叮囑下一任的繼承者,君士坦丁堡迴歸俄國之日,家祭勿忘告乃翁。
巴黎會議有人歡喜有人愁,原本英國以為自己的政治目的已經達到了,但是俄國外交大臣科恰科夫卻向英國外交大臣羅素提出了修改《倫敦海峽公約》的建議。聲稱沙皇亞歷山大二世拒絕三十年前簽訂的條款。
而在昨天,也就是11月5日,沙皇正式向上述《巴黎和約》簽字國發出通告,宣佈對俄國在黑海保有艦隊的限制以及關於黑海中立化的條款失效,比原本歷史上的宣告推遲了5天。
突如其來的變故讓英國大臣羅素大為吃驚,巴黎方面甚至沒有通知他這件事,英國大臣羅素去向拿破崙證實哥恰科夫的說法時,得到的卻是拿破崙的預設。
羅素頓時有一種自己也被巴黎協議坑進去的感覺,法國政府自始至終都沒有強調過俄國人加入這場會議的意圖。但他現在轉念一想,恐怕實力削弱的巴黎已經預設了沙俄在地中海的擴張。
然而為了制約俄國透過《亞德里亞堡條約》在黑海獲取的巨大利益,列強在1841年締結了《倫敦海峽條約》,聲稱土耳其海峽在和平時期禁止任何外國軍艦通行,土耳其有權准許友好國家使館所轄的輕型軍艦透過。
這份公約使俄國喪失了從1833年《溫卡爾-伊斯凱萊西條約》簽訂後所取得的在海峽的優勢地位,第一次把黑海海峽置於國際監督之下,但公約隻字未提海峽在戰時的地位問題。激化了俄國和其他歐洲大國爭奪海峽的鬥爭。
1853年俄土戰爭發生後,英法聯合艦隊透過海峽進入黑海,導致克里木戰爭。同年的3月底交戰國締結的《巴黎和約》規定,黑海為中立
《帝國法蘭西起點》 第一百二十六章 實力賣隊友(第1/2頁),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