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足跡 永久書架

第1部分 (第1/4頁)

青澀春天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筆趣閣小說www.biqugexs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馬雲正傳 評論

深凹的顴骨,扭曲的頭髮,淘氣的露齒笑,一個5英尺高,100磅重的頑童模樣。這個長相怪異的人,他有拿破崙一般的身材,也有拿破崙一樣的偉大志向。

——美國《福布斯》雜誌評語

阿里巴巴在英國很有名,他們正在改變全世界做生意的方式。

——英國前首相 託尼?布萊爾

我們在中國投了很多網際網路的公司,包括百度、攜程等等很多的公司,居然我就把馬雲給漏掉了,這是我們最大的失敗。

——美國IDG集團亞洲區總裁熊曉鴿

馬雲和我一樣,都是具有幻想主義的實幹家,馬雲的阿里巴巴在中國就是網際網路的藍海。

——分眾傳媒董事長兼執行長江南春

他穿著夾克就進來了,拿著半張紙,腦袋瓜晃來晃去的。其實我對他的模式不是很懂,但我是看人的。

——吳鷹

在我看來,如果說楊致遠是網際網路領域裡第一個世界級的華人企業家,那麼馬雲就可能是下一個。楊致遠是商業的天才,他發現了網際網路搜尋的價值,而馬雲則是天才的商人,他把一團讓人手足無措的亂麻織成了一匹錦繡。

——財經作家吳曉波

馬雲不是個帥男人,我看中的是他能做很多帥男人做不了的事情。

——馬雲夫人 張瑛

馬雲正傳 作者序

第一次和企業家馬雲“零距離”接觸,還是在兩年前。我清晰地記得,那一天是2006年7月26日。

在那個酷熱的下午,我們如約來到北京市西大望路1號溫特萊中心。這個地方,是阿里巴巴旗下公司雅虎中國的總部。我們一行人到了以後,馬雲特地到會議室把我們迎到他自己的辦公室。我們到的時候,他還沒來得及吃完午飯,馬雲迎接我們的時候還特意強調,“我們邊吃邊聊吧”。有意思的是,等馬雲和我們一起進了他辦公室後,馬雲發現放在辦公桌上剛剛吃了一點的飯菜已經被屬下收走了。馬雲不好意思地自我解嘲了一下,“你看我們員工辦事效率多高啊”。

馬雲就這樣餓著肚子同我們聊。和馬雲聊天,非常輕鬆,剛見面就像老熟人一樣,很自然,很親切。那次見面,我們一聊就是一個多小時。而馬雲給我們的名片也很有意思,名片上沒有任何頭銜,只有簡單的幾個字——“阿里巴巴集團馬雲”,儘管誰都知道他是阿里巴巴的“一號人物”。

那一次,我們說要為他寫一本書,馬雲有些不好意思,他說自己還年輕,今後的路還很長,還談不上成功,而寫書卻是很莊嚴的事情,所以現在還沒有什麼好寫。馬雲說:“我現在倒是犯錯不少,也做了不少糗事,等將來退休了或許該寫一本《阿里巴巴的1001個錯誤》。”我們開玩笑說:“我們想把阿里巴巴的經驗介紹給大家,也許儲存這份資料對您今後自己寫書也有個參考啊。”我們大家一起笑了……

時隔兩個多月之後,我們再次謀面。2006年9月,我應邀參加首屆網商節大會。那天下午我們乘坐的航班飛到蕭山國際機場時,已是7點30分。一下飛機,熱情好客的“阿里人”直接把我們帶到湖畔居茶樓參加阿里巴巴公司茶會。參加那次茶敘的主要是一些媒體人士,還有百安居中國區總裁、後來加盟阿里巴巴集團並擔任上市公司總裁的衛哲先生,原和訊網總裁、後來擔任過雅虎中國總裁的謝文先生,易觀國際總裁於揚先生等人。阿里巴巴集團高管馬雲、孫彤宇、金建杭等來回穿梭,與嘉賓交流。

馬雲跟誰都好像老朋友一樣,很誠懇、親切、自然隨和,沒有一點架子。他走到我旁邊與我握手,還給我介紹其他的一些朋友,然後坐下來天南地北聊了好一會兒,臨走他雙手抱拳很抱歉地說:“實在不好意思,改時間我們再聊。”那次來的客人比較多,作為東道主,他都得招待。由於有幾個會議要他親自去主持,他只得提前離開茶會趕往別的地方。

後來,我很榮幸被中央電視臺《贏在中國》欄目推廣組聘為顧問,由於工作關係,我經常要親臨節目錄制的現場。馬雲連續擔任了兩個賽季的評委,我親眼目睹了馬雲這個清瘦儒雅的“創業教父”如何用他充滿睿智、幽默、穿透力的諄諄教誨,令所有參賽選手和電視觀眾折服。在那期間,我們和馬雲也有更多的機會接觸和更深刻的瞭解。同時,馬雲也是《中國企業家》雜誌經常報道的熱點人物和劉東華社長的好朋友,每年年底的中國企業領袖年會他必然到場,我與馬雲也經常在這樣的機會相遇。

《馬雲正能量勵志原聲影片》 第1部分(第1/4頁),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