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9章 出兵理由 (第1/2頁)
落爺孤獨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筆趣閣小說www.biqugexs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楊廷鑑安排完畢,就立即奔赴京師去求見崇禎皇帝。幾千人出動,沒有皇帝的旨意那絕對是不可能的,就算是錦衣衛,他們不歸兵部管轄,這樣大規模的出動,也必須要皇帝首肯,否則就是叛亂。
另外就是楊廷鑑需要和崇禎皇帝商量一個藉口,幾千錦衣衛全副武裝地開到山西,沒有一個冠冕堂皇的理由那可不行,那些文官可不會同意,如果讓那些奸商看出端倪來了更是不妙。
楊廷鑑的求見十分順利,崇禎在乾清宮詔見了他:
“楊愛卿,你此次求見朕可有什麼重要的事情……哎,楊愛卿你可知道,現在朝廷處處要錢,那些文臣武將聽說朕挖出了幾百萬兩銀子,那就像螞蝗聞到了血腥味,天天找朕來要銀子,這不,前幾天又從朕這裡要走了一百萬兩……哎,朕難呀!”
崇禎一見楊廷鑑就開始大吐苦水,其實這是崇禎間接地向楊廷鑑表示,你楊廷鑑應該儘快去幫他“搶”銀子了,剛好楊廷鑑也正是為了此事而來的。
“陛下請屏退左右,微臣有一點要事啟奏。”
楊廷鑑這麼一說,崇禎當即就明白了,這楊廷鑑打算出手了,這都差不多了三個月了,崇禎比楊廷鑑更加著急,當下就讓所有的太監退到乾清宮之外,就連王承恩都不例外。
“楊愛卿,一切可準備妥當。”
現在乾清宮裡面沒有外人,楊廷鑑當然也不會隱瞞,就直接說道:
“陛下,微臣已經掌握了那些奸商通敵賣國的證據,微臣訓練的天子親軍也略有所成,對付那些奸商的家丁已經綽綽有餘,就算他們與一些地方武將有所勾結,微臣自信也是可以鎮住場面。
但是這幾千人馬調動到山西,畢竟要有一個說法,不然就會打草驚蛇,那很可能讓整個行動前功盡棄。”
崇禎想想也是,所以略微沉思了一下說道:
“楊愛卿,這樣吧,戶部不是說山西已經欠了一年的軍餉嗎?秋稅已經收了上來,還有朕前後撥付的兩百萬兩銀子,朕就下旨讓你們護送這批軍餉去山西,京師到山西這一路也不太平,多點人馬應該不會引起太多的人注意。”
崇禎其實很聰明的,政治手腕也不錯,當然也殺伐果斷,崇禎差的是見識不夠,思想高度不夠開闊,這完全是他所受的教育引起的,同時他所處的環境,也侷限了他的思想,而不是崇禎本身的問題。
“陛下聖明,微臣佩服之至,這幾千人馬押送上百萬兩軍餉到邊關去那實在太正常不過了,一切就依陛下之策執行。”
“嗯……望愛卿不負朕之所託……”
“這都是微臣偶然間發現的這些通敵賣國賊,微臣抄那些通敵賣國的奸商,都是微臣的主意,與陛下無關。”
“愛卿……委屈你了。”
崇禎要做別人口中的聖明天子,當然不會去擔當那搶奪人犯財產的事情,這都是楊廷鑑那狗官為討好皇上而擅做主張。
當然楊廷鑑的名聲可是毀了,至少在士林是這樣,可以說楊廷鑑的節操喪盡,但是楊廷鑑需要節操這玩意兒嗎?多少銀子一斤。
很快大明的文臣就無法駕馭手下的武將了,包括楊嗣昌這個內閣大臣兼兵部尚書,都無法駕馭像左良玉這樣的軍閥。
“有槍就是草頭王”在哪個時代都是實用的,特別是明末這樣的亂世,所以楊廷鑑根本不會去管那些所謂的節操問題,先掌握屬於自己的武裝力量才是王道,沒有自己的武裝力量搞個毛線啊!崇禎殺文臣可從來沒有手軟過,而崇禎對擁兵自重的武將就束手無策了。
還有,沒有足夠的武力,楊廷鑑根本無法保證自己政策的執行,只要楊廷鑑中了進士,用錢運作一下,然後帶著軍隊到沿海去擔任一個地方官,就可以按照自己的方法逐漸改革。
“槍桿子裡面出政權”,那些既得利益者要阻擾改革,希望他的腦袋可以硬過鉛彈。
在這民族即將淪喪的最後時刻,讓節操那玩意兒見鬼去吧!楊廷鑑不需要,楊廷鑑只希望中華民族不被列強欺凌上百年,不被滿清韃子屠殺上千萬,不被滿清韃子奴役近三百年。
楊廷鑑辭別崇禎以後,就回到“龍門客棧”等候訊息,這讓楊廷鑑押送軍餉的命令下來,可能還需要兩三天的時間。
翌日,楊廷鑑接到一份特殊的請帖,那就是楊嗣昌的請帖,楊嗣昌現在是山海關兵備道,那可是正兒八經的正四品文官。
楊嗣昌為什麼要來邀請楊廷鑑,那可不是因為兩人都姓楊,兩人根本就不是同族同宗。那是因為楊嗣昌的父
《全球殖民化程序》 第79章 出兵理由(第1/2頁),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