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足跡 永久書架

第149章 赴考 (第1/2頁)

落爺孤獨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筆趣閣小說www.biqugexs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楊廷鑑慢慢騰騰地吃完飯,穿著一身士子長衫,然後由乘著四輪馬車直奔貢院,等楊廷鑑到達貢院外的廣場時,廣場內還起碼有三千多人沒有入場。

這搜檢很慢,都是一個一人地搜檢,只要被發現夾帶,就立即枷號示眾,同時要被革除功名,所以那些參考的舉子,沒有絕對過硬的關係,是絕對不敢搞夾帶這種低階的作弊方式,因為代價太大了,一旦被抓住,前途盡毀不說,那名譽也掃地了,這輩子也別想在士林立足。

哪種一到科舉考試就抓到幾個士子夾帶的情況是很少出現的,比如這次會試,搜檢如此嚴格,都沒有發現一個士子夾帶,夾帶這種作弊方式,實在太低端了。

有關係的人作弊,都是出大量的銀子買通考官,然後在文章之中約定關節,然後由考官來錄取。

比如清光緒十八年(1892年)會試,狀元出身的翁同龢出任主考,參加會試的有他特欣賞的江蘇小老鄉張謇(近代著名教育家、實業家)。張謇考運一直不好,雖然鄉試得了解元,但會試考了兩次,竟都沒中。第三次會試前,張謇與好友劉可毅一起去拜訪翁老師。翁老師見面寒暄後,反覆叮囑張謇說:“今日時勢,宜統籌全域性。”憨直的張謇以為翁老師愛主持《今日國際》,沒想到他是在抖“關節”,一旁不動聲色的劉可毅卻默記在心。

第一場考試。小劉在八股“開篇破題”時,一下先將“統籌全域性”四字嵌入,翁老師一看卷子。以為必是張謇的,二話不說,直接批:“為國家得人慶。”並將此定為本場第一。等到拆封才發現是劉可毅的,翁同龢十分沮喪,後打聽到小劉也算江南名士,才自我安慰:“差強人意。”

第二場考試,翁老師發現一份卷子中有“策馬三韓。雪花如掌”的句子,認定此卷必是張謇的。因為張謇曾隨清軍去過朝鮮,趕忙錄取。待拆封一看,還是劉可毅的。小劉就這樣中了進士,張謇再次落榜。真是“不怪小張不努力。全怪小劉太聰明”!不過張謇還是好樣的,兩年後回爐,竟得了個狀元!

列位看官也許會注意到一個細節,古代作弊很少有伸脖子偷看的。原因很簡單,因為古代除了童生試考秀才、考明經才多出一些死記硬背的題目外,高階的進士考試都考文采策論。眾所周知,考作文是沒法偷看的,所以這就是為什麼“古代大學生”的漢語底子好的緣故。

楊廷鑑不屑於去作弊,因為融合的這具身體那是有真才實學的。那詩詞歌賦都是順手拈來,八股文更是不在話下,此時在楊廷鑑透過一個多月的溫習。已經把這具身體的所有知識融會貫通了。

“冰如……冰如……”

把頭伸出車窗的楊廷鑑看見了張溥和吳偉業兩個人,這兩人都是神情萎靡,看樣子他們已經在廣場上站了很久,這次參加會試的人很多,據說有七八千人。

“溥兄,偉業兄。快到車上來坐坐……”

就在這時候,刁不二從人群之中擠了出來:

“少爺。少爺你可是來了,小的門已經在前面把位置站好了,只要老爺去了,就可以立即入場。”

這刁不二的腰間還是和以往一樣,彆著一把大號的剔骨刀,這小子的“剔骨刀法”極為了得,刁不二也是金鑲玉最為信任的手下之一。

“小刁,你讓他們繼續等著,少爺我現在和朋友嘮嘮嗑兒。”

“好呢!”

刁不二說完又擠如人群之中消失不見了,這小子像一條泥鰍一樣,也許是讀書人看見他腰間的大號剔骨刀,忍不住敬而遠之吧!

張溥和吳偉業兩人連忙讓自己書童看住自己的考箱,然後也慢慢擠出人群,楊廷鑑連忙從四輪馬車上下來,把自己的這兩個兄弟請進四輪馬車。

“冰如,你這次可是名滿京師了,一出手就把入寇的八千蒙古韃子給殲滅了,還順手把山西八大漢奸給剿滅了,冰如是怎麼做到的,給為兄說說。”

“是啊!咱們復社計程車子無不以冰如為我輩楷模,冰如文采冠絕天下,武功也是天下無敵,就連行軍打仗,也是無人能及,復社有冰如來領導,必定能做一番為國為民的大事。”

張溥和吳偉業都比楊廷鑑大,現在楊廷鑑雖然是復社的第一領袖人物,但是這兩人還是稱呼楊廷鑑為老弟。

楊廷鑑一天到晚都在忙碌,想不到自己現在已經名滿京師了,名譽這東西,在此時還是非常重要的,名聲越響,那意味在士林的號召力越大。

“既然香味兄長想聽,那咱們就找一個酒樓一邊吃酒一邊聊。”

“這馬

《全球殖民化程序》 第149章 赴考(第1/2頁),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