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足跡 永久書架

第16部分 (第1/4頁)

冬戀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筆趣閣小說www.biqugexs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家應該有點印象吧。

張機字仲景,南陽郡涅陽(今河南省鄧州市穰東鎮。)人,歷史記載建安年間曾為長沙太守,初一十五大開衙門,端坐大堂不問政事,只為百姓看病,後世稱藥鋪醫館裡為人看病的中醫為“坐堂先生”,就是來源於此。他在宦海沉浮的歲月裡看到官場一片黑暗,諸侯各憑其力爭霸一方,憑藉個人之力無法重整漢室往日之威,無法實現做官的報復,感慨道:“君疾可愈,國病難醫”毅然掛冠離去,隱居嶺南,隱居之後他綜合多年所學,專心撰寫《傷寒雜病論》一書。

《傷寒雜病論》確立了中醫學重要的理論支柱之一——辨證論治的思想,指導了近兩千年來的中醫學發展思路,奠定了後世中藥臨床學的理論基礎。《傷寒雜病論》還被稱為“醫方之祖”記憶體藥方114個。《傷寒雜病論》是集秦漢以來醫藥理論之大成,並廣泛應用於醫療實踐的專書,是我國醫學史上影響最大的古典醫著之一,也是我國第一部臨床治療學方面的鉅著。唐宋以後將《傷寒雜病論》分為《傷寒論》和《金匱要略》兩部書。從魏晉及今,一千七百多年來,一直是學習中醫必讀的經典著作。中醫“四大經典”,張仲景一人就完成了兩部。

張仲景和劉貝兩人面面相覷,不知劉曄為何要打自己的耳光,彼此看了半晌,無奈之下,貝叔只好咬咬牙,苦著臉問道:“少爺為何如此?莫非?病情加重了?”

劉曄回過神來,眼珠一轉道:“謙在谷中之時吾師曾言道,涅陽張機乃是當世名醫,魏雄身患瘟疫幾年不愈,我卻忘了師言,胡亂找了一方給他服用。不通望、聞、問、切,不懂陰、陽、寒、熱、虛、實,如此冒失之舉,不啻拿刀殺人,如今想來一身冷汗,實在是僥倖之極。”

“不知家主的藥方可在,能否讓機一觀?”張仲景深施一禮道。不愧是千古醫聖,聽了劉曄有可以對付瘟疫的藥方,馬上來了興趣。

“先生不要見外,此處不是講話之所,請到草廬中一敘。”劉貝見劉曄又瘋了,連忙代為出頭招呼客人。

劉曄老臉一紅道:“今日猛然間遇到先生太過震驚,失態之舉望先生莫怪,謙仰慕先生久已,先生如果不棄,稱呼謙名字即可。請先生快快入內,藥方就在謙的心中,隨時都可背給先生,到時請先生指點。”劉曄只感到手腳無處擺放,渾身沒有一處自在的地方。心中哀鳴,偶以後就是劉謙了。

“何首烏滋補肝腎,益精血,養陰而不滋膩,和陽而不燥熱,補血之中尚有化陽之力。人參、當歸益氣補血,陳皮理氣暢中,生薑辛溫散寒,此方扶正祛邪實在是大妙,只是劑量稍顯不足。”張仲景看著藥方思考了半天,最後給了“妙”的評價。

劉謙心中大笑,這本來就是你老人家的藥方,思路和你絕對一致,自己稱讚自己,實在難為你老人家了。然後肅然說道:“不瞞先生,其實,此方來自於另一個世界,謙重傷昏迷的時候,恍然間吾師好像破碎了一個空間,把我帶入其中。我在裡面暢遊了也不知道多長時間,記住了很多東西,完整的藥方大概記得三百多個。至於劑量方面,主要是兩個世界的度量衡不盡相同,讓先生誤解了。可惜的是,如今謙心中的記憶全是來自那個世界,受傷前的記憶,想不起一星半點,使我弄清楚兩種度量衡之間的差別,眼下只有辛苦先生費心了。”

張仲景面露幾絲疑惑之色,可是也沒有多說什麼,只是盡心的“望聞切診”一番,劉謙心中暗贊,不愧是學醫的心理素質過硬,好像根本不相信神神鬼鬼的論調。

診斷後,仲景先生無奈的說出診斷結果:可能是,頭部受到重擊後腦部震盪引起失憶,或許不久後就能恢復,也可能一生再也記不起來,除此以外一切正常。

劉謙暗自思索對付他的辦法,大牛呀,絕對不能放過,不然對不起自己的良心,看來只有主動出擊扭轉局面了。

“不知先生對瘟疫傳播的途徑做過研究否?”劉謙故作高深向他問道。

“我多年研究發現,可能是共同進食或身體接觸的緣故。”他沒有半點思索脫口而出。

“那麼請教先生,為何城東人家和城西的人們從未有過接觸,也會身染瘟疫?”劉謙一副神棍樣子對他窮追猛打。

“這?……”

【1】進賢冠前高7寸,後高3寸,梁長8寸與前高7寸後高3寸的帽緣相接,就成為前高後低的斜勢,前方突出一個銳角的斜俎形,稱為“展筒”。展筒兩側和中間是透空的。在西漢,這種冠帽只罩套在頭頂的髮髻上,用帽頍繫於頜下以固定之,戴上之後並不牢

《大漢光武有聲小說免費收聽》 第16部分(第1/4頁),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