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足跡 永久書架

第16章 拼圖碎片 (第1/3頁)

瀟灑出風塵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筆趣閣小說www.biqugexs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聽著系統以一種深奧的方式描述x因素,張志豪不由得感到一陣頭痛。這些關於普羅米修斯和生命的是些什麼亂七八糟的討論?一臺機甲,不就是人類用來打仗的武器、工具嗎?

在古代歷史中,當人類尋求超越人體力量的方法時,他們選擇了馬匹。騎兵衝鋒時所攜帶的巨大沖擊力,讓普通的步兵幾乎無法抵擋。

隨著機器的興起以及能滿足其無盡“胃口”的燃料的發展,戰爭形態也發生了演變。單個士兵的殺傷力雖有限,但如果他們操作坦克或飛機,戰鬥力就能成倍增長。即使直到今天,步兵的作用仍未消失,但在戰爭領域,機器相較於人的主導地位自那時起便確立並保持至今。

所以,說到底,機甲就是現代版的戰馬,是人類藉助科技手段提升戰鬥效能的產物。

在戰場上引入機甲這一概念,進一步強化了人與機械力量結合的作戰理念。這種將人體形態與令人敬畏的機械力量完美融合的機甲,為人類提供了一種絕佳的地面戰爭手段。自從四百年前第一臺機甲輕易碾壓了一個步兵營和坦克連以來,機甲一直是人類行星戰爭中的中堅力量。

張志豪沉思良久,絞盡腦汁也無法弄明白這個難以捉摸的x因素究竟在哪個環節發揮作用。這玩意兒聽起來有點像大學時期那些愛做白日夢的學生們熱衷討論的形而上學胡扯。

“唉,我幹嘛非得自己琢磨這個?”他搖搖頭,坐在終端前,“看看銀河網路上對x因素是怎麼說的吧。”

儘管這個話題顯得頗為冷僻,但得益於浩瀚無垠的銀河網路,張志豪還是找到了不少相關資訊。

“x因素真的存在嗎?”一位訪談者對面那位老者提問。

“我不知道。”教授搖了搖頭回答道,“在我多年研究和開發能夠讓駕駛員如同控制自身身體般操控機甲的神經介面的過程中,從未遇到過機甲能給駕駛員提供可衡量反饋的情況。我所聽說過的關於x因素模糊不清的故事,全都是出自機甲駕駛員之口,而在機甲設計領域,他們並非最具權威的聲音。”

“這麼說你認為這可能是騙局了?”

“我儘量保持開放的心態,所以並不會本能地否定這個理論。如果有誰能以確鑿的資料形式給我提供更強有力的證據,我很樂意轉變成一個信徒。但就目前我所發現的情況來看,談論x因素的主要來源大多是一些患有邊緣性創傷後應激障礙的老兵。年齡、戰鬥壓力和心理傷害都可能導致他們產生幻覺,誤以為機甲有著超乎尋常的表現。我們還沒有對神經介面長期使用對駕駛員心理的影響進行足夠的研究。”

“好吧,看來您對此持懷疑態度。”訪談者點頭道,“那教授,換個話題。您相信機甲是有生命的嗎?”

這位學者嗤笑一聲:“我也問你個問題,你相信機甲能獨立思考嗎?”

“嗯,在某種程度上確實如此。所有機甲都有計算能力。如果沒有處理器來調控機甲的操作,駕駛員會被無關資料淹沒。它們就像人體的潛意識一樣運作。既然潛意識的基礎設施已經存在,誰能說機甲就不能承載一個思考的意識呢?”

“具備這種潛力並不代表它真的如此。在你眼中,處理資料和獨立思考之間只有一小段距離,但在我眼中,它們之間的鴻溝寬如星系之間的距離。人類數千年來一直在研究人工智慧,儘管取得了不少進展,但我們僅僅實現了類智慧的仿製品。計算機仍然無法在沒有真正的人為引導的情況下獨立地做夢或形成自己的慾望,更不用說這些複雜的慾望了。生命最基本的部分就是繁衍後代,我從未見過一臺機甲會對另一臺產生吸引力!”

訪談者謙遜地笑了笑:“當然,你說得沒錯。然而,它們並不需要動手就能複製自己。我們人類正在透過研發新一代機甲替它們‘繁殖’。也許有一天我們會生活在一個機甲數量超過操控它們的人類的世界裡。我們是否在親手培養自己的末日?您如何看待這種可能性呢?”

“積累戰爭物資是一種自然狀態。無論你有1臺還是30臺機甲,駕駛員始終牢牢掌握著控制權。那些陰謀論者認為機甲是古代機器文明的殘餘物,他們完全是在胡說八道。最早的機甲都是透過逐步的技術進步發展起來的,所有的過程都有據可查,沒有受到任何外星影響。”

訪談沿著同樣的思路又持續了幾分鐘。張志豪對x因素有了些許理解。

“我想大多數人跟我一樣,都認為機甲不能自主思考。”張志豪摸著頭沉思道,“但是現在我擁有了系統,還能堅持這樣的觀點嗎?”

《超能機甲的動漫》 第16章 拼圖碎片(第1/3頁),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