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足跡 永久書架

10.朝玉階(四) (第1/3頁)

步月歸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筆趣閣小說www.biqugexs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這已經是鬱儀第二回坐張濯的馬車了。

綠泥金頂的車頂四角垂著通穗,銅鈴裡封了松脂,故而只作裝飾而不會隨著車馬行動而叮噹作響。馬車寬大,除了湘妃竹榻外,另置放了一處八寶閣,裡頭放著湖筆、澄泥硯,另有一尊宣德爐,烏木底蓋上鏤刻著一雙游魚,玉石帽頂做成角端的式樣,別有風味。

“架上有銅壺,你若渴了可以自己倒茶。”張濯報了一個地址給駕車的成椿,而後坐在了鬱儀對側。八寶閣上的確有一盒茶葉,仍舊是顧渚紫筍。

若說先前在張濯府上他為她備下了這種茶,還能說是投其所好的話,那麼今日鬱儀又有點摸不透了,張濯是北地人,按理說不該對這種南面特有的茶感興趣。

張濯不是個多話的人,他沉默得近乎是有些冷淡了。

“太后娘娘昨日傳召我了。”鬱儀看著張濯,“是張大人舉薦的,對嗎?”

馬車裡的光線有些昏暗,她只能看清張濯眼底的一點微弱星光。

“嗯。”他很少笑,臉上的表情也總是淡淡的,“但行與不行,還要看太后的意思。”

鬱儀知道太后近臣的位置不知被多少雙眼睛盯著,縱然張濯有心要幫她,也不是手到擒來的事。可她仍感念張濯的恩情,對他作揖:“張大人,多謝你。”

張濯一心想留她去戶部,鬱儀以為自己婉拒之後,怕是會得罪這位戶部尚書。可沒料到的是,他能在這件事上甘願助她一臂之力。這是份大恩情,尤其是對現在一無所有的她來說。

可鬱儀又無法不去設想張濯的動機。

他到底想從她身上得到什麼?是迫使她站隊,還是單純希望能和她相交一場?

求權柄,還是慕聲色?

張濯說了聲不必,而後便靜靜靠在引枕上閉目養神。

矮桌上放這些時令鮮果和兩三樣點心,張濯沒碰,只在上車後便隨手推到了她面前。

鬱儀莫名覺得這樣的畫面有幾分眼熟,像是早已經做過無數遍。

馬車行過小半個時辰,成椿停下車說了聲:“主子,到了。”

張濯睜開眼,馬車裡昏晦暗淡,唯他眼底波光點點:“約麼這幾日就有訊息了,你且再等等。我說擢你去戶部的事也一直都作數,你若想去,只消告訴我一聲便是了。”

說及此處,張濯淡淡一哂。

前一世,蘇鬱儀臨去靈州時他也同她說過同樣的話,若此去關山萬里,她有過片刻的後悔,他願親自去靈州接她回京。

只是自她走後,千萬山水阻隔,她竟連一封信都不曾傳回來。

成椿將車簾掀開,張濯道:“你且先回去,若有事可以來我府上遞牌子。”

原以為到了東華門外,鬱儀道了聲是,目光落在馬車外倒是一驚:“這是何處?”

不是東華門,這裡是梧桐街的盡頭,再往西走便是要出城了。

平日裡多少文人遷客住在這梧桐街上,為的便是有朝一日當真能成為飛上梧桐的鳳凰鳥,就連秦酌曹岑他們大都早在梧桐街上賃下一間瓦舍。

面前是一處一進小院,恰在此光華普照的時辰,蓊蓊鬱鬱、蒼翠欲滴。牆外種的是梧桐,牆內種的是烏樟。春風吹過簷下一對紙燈,竹篾編成的燈骨清晰可見。

只是荒艾叢生,看樣子早已久無人居。

張濯微微怔忪了一下。

這裡曾是蘇鬱儀前一世的宅邸。

他們相交宦遊十數載,他閉著眼都知道如何從紫禁城走到這裡來。

只是他竟忘了,此刻這裡還不是蘇鬱儀的住處。

她眼中有疑惑,也有陌生。

心中有澀痛之意一閃而過,張濯低聲對成椿說:“去東華門。”

這一路張濯都沒有再說話。

鬱儀不知道他想到了什麼,也猜不出他為何會帶她到此處去。

只是她不愛多話、不愛生事,所以即便是心中有疑問,也不會在此刻開口過問。

只是今日的張濯神情倦怠,臉色也有些蒼白,鬱儀將手邊的果子向他的方向推了推:“張大人吃點東西吧。”

張濯垂著的眼睫輕眨了一下,他抬起眼看向鬱儀。

他的目光很安靜,又總是帶著她看不懂的孤獨。

“多謝你。”他道。張濯的目光落在盤中的瓜果上:“我還不餓,你先吃吧。”

這位威名在外的尚書大人也並沒有預想中的那麼不近人情,他說話的時候鮮有高聲,人像是一抔落

《俯仰流年二十春的意思》 10.朝玉階(四)(第1/3頁),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