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廠衛 (第1/2頁)
解衣唱大風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筆趣閣小說www.biqugexs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第6章廠衛 一開始,無論是萬全都司府還是宣府官場,都不能接受鄧長江“零星韃子賊人入關搶劫殺人滅口現已逃匿無蹤”的調查結論。馬星更是勃然大怒的拍著桌子把鄧長江所有的女性長輩(包括旁系)問候了一個遍。 當晚,有人見到鄧長江溜進了馬星大營。倆人在大帳裡聊了一整宿。半夜裡,營中的伙頭被大帥的親兵砸起來往帥帳裡送酒食,第二天早上兩位將軍都醉得一塌糊塗,眼睛還都是紅腫紅腫的,像大哭過一般。 再然後,馬星也變得一口咬定就是韃子乾的,又拍著桌子開始罵韃子了,信誓旦旦的要領兵把韃虜們殺個雞犬不留……雖然大明朝文視武如草芥,但畢竟是邊塞重地,馬星這個總兵官的分量較其他地方肯定更重不少,既然他態度這麼堅決,文官們也不好再說啥了。 京師下來的廠衛大爺們本就不願在這個鳥不拉屎的破地方吃沙子受罪,既然地方文武眾口一詞,當然樂得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吃卡拿要順帶著到幾家戲園子裡“查訪”一番,又把當地有點名氣的粉頭們“夜審”了個遍,耍足了威風擺夠了架子,五六天以後,同樣揣著“零星韃子殺人搶劫已督地方全力追剿”的結論,大包小包吆五喝六的回京交差去了不提…… 時隔半年左右,陝北神木縣、米脂縣等地,突然彷彿從石頭縫裡蹦出來似的憑空出現一股悍匪。 關盛雲的名字,終於第一次出現在朝廷的邊報裡…… “廠衛”是通稱,廠是指東廠,衛說的是錦衣衛。 民間一般總是將東廠西廠並提而論,其實不嚴謹。 嚴格意義上來說,“衛”自始至終都叫錦衣衛,前身是朱元璋的御林軍,首領叫指揮使,一般由皇帝信任的武將擔任。而“廠”則有三個:東廠是正根兒,全稱叫“東輯事廠”,是朱棣創立的,差不多從頭到尾伴隨著整個大明朝、西廠全稱“西輯事廠”,僅在成化、正德兩朝斷續存在過三次,累計壽命十年零五個月。還有個“內行廠”,也叫“內辦事廠”。這個知道的人不多,從正德元年到正德五年,僅存在了五年。 一提東西廠,大家往往認為都是太監,其實也不對。東西廠首領是太監,叫“廠主”、“廠公”或“提督”。下邊的辦事人員絕大多數不是太監——有很多官員甚至是從錦衣衛裡挑選出來的。 東廠大家很熟悉,我們今天重點說西廠。 成化十二年正月,明憲宗朱見深率百官祭祀天地,明明出發時陽光明媚,但突然間狂風大作陰氣逼人,竟然有人因此而死!放在今天可能就是肺&炎之類,也可能是基礎病被急性病毒性呼吸系統或消化系統疾病誘發,但沒掌握現代醫學知識的人不會有衛生常識,更沒有抗生素,加上普遍性的營養不良,死也就死了。傳來傳去,便有人說這是被活活被凍死的。加上那時的人普遍迷信,所有人,包括皇帝自己,都從內心堅信不疑:聖天子是神而不是凡人——能在聖天子面前興風作浪的,除了妖魔,還能是啥? 這事,在朱見深心裡便是始終縈繞過不去的一個結。 有風便起浪。 不久,宮中又有傳言:有人半夜看到有類似狐狸一樣的動物出沒,而且還傷了人!不論是因為沒有電燈照明,昏暗燭火加人心惶惶把樹影婆娑誤認為狐狸精自己嚇得亂竄撞破了頭、還是真驚到野生動物被撓花了臉,或者是失手打碎御用器物編個理由想逃過一劫,都很正常——但那時的人才不這麼想!他們想的是:聖天子奉天承運諸邪遠避,對吧?現下都鬧到皇宮大內裡來了——你說這邪魔得多大道行? 俗話說“接二連三”,更恐怖的事情出現了。 據說,有個姓趙的商人,叫趙靈安——嗯,靈魂安息,瞧這倒黴名字!在路上“撿”了一個用面紗遮面的姑娘,掀起面紗一看,哎媽呀那個漂亮啊,簡直傾國傾城不可描述!於是老趙便把她“領”回家,想做一些不可描述之事……結果第二天,姓趙的全家死於非命,不僅人全死光了,阿貓阿狗打鳴的公雞推磨的驢……無一倖免,傾國傾城卻不見了——顯然,這個姓趙的沒用鐵鏈子把她拴起來。 不拴可不行啊——後來,很多人發現了這個事,傳得沸沸揚揚的,到處有人說見到過撿女人這種事情……官府不停的接到報告:天黑後有人發現有孤身女子在某處遊蕩,緊接著周邊不遠處便出現命案! 題外話。按吳承恩的《西遊記》記載,天下有四大洲:北俱蘆洲、南瞻部洲、西牛賀州、東徐豐洲。這些事被東徐豐洲的一些修煉成精的兩足獸們知道了,於是他們開始用鐵鏈“撿”女性,還拔了她們的牙齒,這等惡獸別名叫做鬼見愁,再也沒聽說哪個被鬼捉了去,或者滅了全窩的——儘管,大家都很希望如此。 言歸正傳。 京師有個道士叫李子龍,以魔術和忽悠名噪一時。認識了倆太監,一個叫韋塞,一個姓鮑(名字忘了)。倆二貨聽說李&大&師有通天徹地
《狼煙遍地1-40集全集免費看》 第6章 廠衛(第1/2頁),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