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部分 (第1/4頁)
愛之冰點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筆趣閣小說www.biqugexs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書名:《孩子,你的天賦媽媽懂》
作者:金子謙
出版社:團結出版社
內容簡介
教育是用生命感動生命的事業,它的本質是愛;
沒有愛不行,但僅有愛不夠;
善待孩子的成長,需要家長的智慧。
當個性化教育從貴族時代過渡到當下的大眾時代,家庭尤其媽媽在其中所扮演的角色,越來越重要。
這就是《孩子,你的天賦媽媽懂》一書在2014年伊始即火熱上市的社會需求背景。
書中,一位教育工作者,同時也是一位媽媽,她將16年的教育研究實踐和13年的親子成長故事,娓娓道來,分享了許多獨特的、全新的家庭教育規律和方法,比如:
為了孩子改變自己/營造家文化/給孩子精神禮物/藝術地稱呼孩子/情商培養生活化,讓孩子自助成長/做孩子的粉絲、當拉拉隊而不是裁判/站在孩子的高階談教育,培養他們的學習力、好習慣和理財能力
貫穿其中的41套教育實用工具(畫夢想板、教孩子思維導圖、堅持睡前20分鐘聊天習慣等),99個成長故事(孩子離校出走了、獨自遊學美國、參加圍棋賽、和媽媽比理財等等),詳述了一個13歲孩子的美國名校之路,讓所有的家長都能同樣看到自己孩子無限的潛能。
只要懂得為了孩子改變自己、提升自己,讀懂孩子的天賦、引導孩子自助成長,給攻略、給鼓勵、給方法,每個孩子都可能將天賦發揮出來,成長成才成器。
作者簡介
金子謙,中國專業人才庫考評管理中心少兒考評專家,教育部“國培計劃”特邀嘉賓。先後在北京聯合大學、新橋外國語學校等教育一線陣地工作,多年來從事中國式精英教育的研究和實踐,也是民間家長大學慈善教育的創始人。
書摘正文
Part1
營造家文化:讓我們的愛更有質量
我想,教育是用生命感染生命的事業,它應該成為孩子成長的主線。
一個家裡總要有人做先驅者,當他從慢三步變到快四步的時候,家人和周圍的人的步調也會受到他的影響慢慢改變。
這種智慧經驗的薰陶和傳遞具有積聚效應,可以形成獨具特色的“家傳統”“家氛圍”“家環境”“家生態”“家文化”。
第2節,“藝術”地稱呼孩子
“藝術”地稱呼孩子
雖然說名字只是一個代號,然而我們對孩子的稱呼卻無意間在為他的自我認知做一種定位,不知不覺對他們產生著影響。
一次週末,我聯絡幾位好友組團外出郊遊。那次的聚會很熱鬧,幾個孩子撒開了“瘋玩”,大人們也當自己是孩子,玩得很投入。玩累了休息的時候,六歲的兒子突然跟我說到一個問題:“媽媽,那個姐姐到底叫什麼名字?”似乎看出我的疑惑,他補充說:“因為姐姐有好幾個名字,叔叔只叫她小X,可是阿姨叫她的名字總是不一樣。”
“噢?”對我來說,這倒是一個新發現,“那阿姨都叫她什麼啦?”
“有的時候叫XX,有的時候叫XX,有時候”兒子一下子列出了我這個朋友對自己女兒的四五種稱呼。聽了之後,我也覺得有些好笑,原來在大人的頭腦中孩子居然有這麼多的名字。 ̄米 ̄花 ̄書 ̄庫 ̄ ;www。7mihua。com
朋友家的孩子也是個“藍精靈”,知道我倆在談她那些稀奇古怪的名字,這孩子特別興奮:“阿姨,我一聽我媽叫我什麼就能知道會發生什麼事情!”
我細細一想,可能真是這麼回事呢!比如說,這個“藍精靈”知道,媽媽叫她小名或暱稱的時候,一般都是心情好或者該吃飯了(她多玩一會兒玩具,不馬上回應也沒關係);如果媽媽提名帶姓地叫她大名的時候,一定是要命令她做什麼事情,或者因為她沒做什麼事生氣了(她得趕緊去媽媽面前,不然就要被批評)。
孩子總結的真是有些道理呢!家長們注意過沒有,當我們叫孩子不同名字的時候,往往正好反映出我們內心的一種動向,孩子由此預知我們的情緒與思想動態。
這真的是家長與孩子間一個很有意思的生活互動。聯想到孩子教育問題,我覺得這件小事背後有值得我們好好探討的問題,其實如何稱呼孩子可能也是父母要修煉的一堂課。
那次聚會上,“藍精靈”的媽媽跟我交談時的常用語是“我家丫頭”,由此可以看出她平時對女兒的稱
《孩子的天賦和優點》 第1部分(第1/4頁),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