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足跡 永久書架

第255章 大清皇陵 (第1/2頁)

許不火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筆趣閣小說www.biqugexs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翌日,天色漸亮…

當清晨的第一縷陽光,刺破了雲層,打在了霧氣朦朧的永寧山上。遠處隨處可見的皇陵遺蹟遍佈在山腳下,那威嚴的寢殿上面的黃色琉璃瓦寶頂,在陽光的照射下熠熠發光。

立冬時節,初寒料峭,山上已然沒有了百花爭豔、百草豐茂的景象,換之而來的是滿目的蕭條與寂寥,草木衰敗、葉落花隱,一切都是那麼的匆匆且平常。

短暫的休息過後,張麻子等人在疲勞的沉睡中醒過來,看著陽光普照,霧靄正在慢慢的消散,回顧昨晚發生的一切,竟如重生之一般。

馮師爺伸了伸懶腰說道:

“張老大,集結隊伍,我們出發吧,崇陵就在眼前,我們在這裡都能看到房頂上閃著金光的琉璃瓦。”

張麻子望著眼前的兄弟,長嘆了一口氣:

“事已至此,也沒有辦法,我們既然已經到了這裡,絕不能半途而廢,不然我的那些好兄弟豈不白死了嘛!走,我們出發…”

光天化日之下,他們一行人很快就來到了光緒皇帝的崇陵所在地,踏入陵區的那一刻,他們都驚呆了,偌大的廣場和神道上,遍地都是枯枝敗葉、殘磚破瓦,半人高的枯草隨處可見,在寒風中凌亂搖曳,蕭條衰敗的程度簡直出乎所有人的意料。

更不要說往日駐守在皇陵裡的八旗護陵兵,現在連個毛也看不見,八旗子弟昔日的威風凜凜、趾高氣昂,囂張跋扈、目中無人的時代已然一去不復返。

正如老話所說:沒有千年的威風,只有千年的名聲,滿清貴族、八旗子弟在清末時期的驕奢淫逸、紙醉金迷,世人看在眼裡,罵在嘴上,遺臭萬年、遭人唾棄。

馮師爺感慨的說道:

“真的是萬里江山萬里塵,一朝天子一朝臣,改朝換代之後,沒想到清皇陵會破敗到這種地步,無尚榮耀的八旗護陵兵也不見了蹤影,只有這些牌坊、石碑,神道和神殿在這裡孤單的矗立著,見證著一個王朝的衰敗和更替。”

張麻子狠狠的吐了一口唾沫:

“腐敗無能,魚肉百姓的大清朝滅亡了也不可惜,在外敵面前如哈巴狗一樣,在國人面前又像豺狼一樣耀武揚威。到處割地賠款,搖尾乞憐,皇宮裡吃著108道菜的滿漢全席,老百姓竟連頓飽飯也吃不起。

就拿清西陵來說吧,守衛士兵都是精挑細選的八旗子弟,內務府發給他們高額的餉銀,吃的大魚大肉,穿的綾羅綢緞,他們抽鴉片、養小妾,日子過得賽神仙。

就連溥儀退位,大清朝滅亡之後,滿清王室還和國民政府約法三章,讓國民政府照常發放八旗護陵兵的餉銀。最後聽說只發了三年,國民黨政府概不認賬、愛咋咋地,這些斷了收入的護陵兵才徹底解散,從此以後再也沒有任何駐防的部隊出現在這裡。”

馮師爺笑眯眯的說道:

“大清朝的腐敗我是有目共睹,我在縣衙做了幾十年的師爺,官員中飽私囊、假公濟私,敲詐勒索、強加賦稅,冤假錯案比比皆是,真的是觸目驚心。像這樣的王朝和政權,不亡才怪,呵呵呵,真的是蒼天有眼,善因果報啊!”

一行人在雜草叢生的神道廣場上走了很遠,腳下踩著青石磚,雙手還要撥弄著半腰深的雜草,直至走到一座高大的建築面前,抬頭一看,竟如南天門一般…

眾人無比驚奇的望著高大的南天門,七嘴八舌的討論著皇陵裡的建築,建造的就跟皇宮裡一模一樣,氣勢恢宏、金碧輝煌,紅磚金瓦、閃閃發光。

馮師爺捋著山羊鬍說道:

“眼前這座建築叫做門牌樓,五門六柱,規模比較宏大,沖天柱造型,柱頂蹲著六隻神獸,中間五條通道,這是皇帝才能用的級別和規格,屬於頂級配置了。王爺和官員們能用的也就是兩門三柱和三門四柱,那些都比較常見。”

眾人無不欽佩的點著頭,從石門裡穿過,極目望去,後面才是一座接一座的威武高大的建築群,有一條蜿蜒環繞的御帶河,河面之上修建了一座做工精湛、造型奇特的五孔石橋,過了五孔石橋,就是神道碑亭,後面還有一座紅柱琉璃瓦的朱漆大門,叫做隆恩門。

據馮師爺介紹,隆恩門裡面用圍牆圍起來的就是光緒皇帝真正的陵園所在地,而這道隆恩門是進入陵園的第一道入口。

裡面的配置和規格更加的五花八門,有燎爐、配殿、隆恩殿,朝房、班房、巡房和神廚庫,方城、明樓、寶頂和地宮,雖說都是死人享用的冥殿,可是配套設施竟和故宮裡的無異,可謂是設計精良,做工精湛,不失一點皇家的顏

《白洋淀最大的魚》 第255章 大清皇陵(第1/2頁),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