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足跡 永久書架

第77頁 (第1/2頁)

今斐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筆趣閣小說www.biqugexs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根據手下查探得來的訊息,這個顧若在臨安時內向、木納,不善言辭,一直沒什麼存在感。作為一直被“轉手”的童養媳,她吃了不少苦,最後還險些被賣給七旬老翁做妾。這樣一個任人宰割的主,突然就發現了鄰居的不對,還幫著查案,自此引起蕭成風的關注,從此開始了蛻變,直到如今的獨當一面。若說中間沒有契機,顧德庸是萬萬不信的。可是不管她是為什麼改變,這些都與他無關。事實上,現在的她,才是他想選擇的物件,是最適合成為他顧德庸女兒的人。顧若不知顧德庸心裡所想,見他一直像在衡量什麼,也不想再在這裡待下去,福身一禮便打算請辭。“罷了,事到如今,我也沒什麼好蠻姑娘的了。姑娘可否聽完顧某講的這個故事,然後再做打算?”見他一臉的懇切,顧若即便是再想走也不好拂了他的面。可是直覺不該知道太多秘密,不然很可能就會出問題。顧德庸明明看出了顧若的退意,卻是不給她拒絕的機會,自顧講了起來——☆、 說服顧德庸自幼家境貧寒,他的父親是個書生,身體孱弱,腿上有疾,入不了朝堂也做不得苦力。父親沒事出去擺個攤子代人寫信,只是入賬極少,養家的擔子幾乎都壓在他的母親身上。顧母從前是個官家小姐,因執意嫁給顧父同家裡斷了關係。由簡入奢易,由奢變簡難。兩人也曾花前月下、卿卿我我,只是貧困夫妻百事哀,情愛裹不了腹,也蔽不了體。從前辯不全油鹽的顧母開始勞作,洗衣、繡活樣樣都做,一家雖說溫飽無著落,可是畢竟相互扶持也算不錯。有道是世事無常,那日顧父餓極回家,見灶臺有碗涼飯端起來就吃了。當晚又吐又瀉,因著心疼錢,不讓請大夫。顧母卻是不從,從灶臺旁的土罐裡掏出一串錢,遞給顧德庸,讓他去找大夫。顧德庸一路小跑,停也不停,喘著粗氣敲響了醫館的門。隔了許久才有人才開門,大夫看著他手上的那著錢鄙夷撇撇嘴,嫌錢少不肯出診。只包了丁點藥草給他,說煮煮喝了就不拉了。顧德庸實在沒辦法,抱著那包草藥回了家。顧母熬了藥給丈夫喝了,卻是不見好,時冷時熱,等再湊夠錢請了另一個大夫,此時已經來不及了。顧母不吃不喝關了自己三天,再之後就恢復了正常。她把顧德庸送去了學堂,拼命接活計,只盼著兒子出人頭地,光耀門楣。顧德庸本就聰穎,又知母親艱辛不易,成績一直極好。好不容易盼到科舉,也順利過了初試,不成想被某達官的貴人頂了名額去。顧母不憤,氣的吐了血,沒熬幾天也去了。那段日子真的算是顧德庸這輩子最難熬的時間,也是在他最彷徨痛苦之時,趙氏來到了他的身邊。趙氏也是富家小姐,喜歡上顧德庸生生撐著等了他三年。趙家亦是覺得顧德庸有才,捨不得姑娘受苦,在兩人成親之後救濟了數次。顧德庸感念趙家,也真心疼愛自己的妻子,發誓絕不會讓孃親的悲劇發生在趙氏身上。他有真學識,又嘗過了疾苦,處事越來越圓滑,終是在二十二歲之時中了探花,謀了一官半職。他同趙氏成親之後恩愛有加,育有三子,趙氏同顧德庸心心念念也想有個小女兒。許是心誠則靈,顧德庸而立之年,他們果真有了個小女兒,一家人都很寵她。有個大師看見他家女兒,說父親自此官運通,女兒卻是早夭命。顧德庸不信這個,雖然自打女兒出生後,他的官途一片坦蕩。人說女兒貼心,顧德庸亦是覺得如此。他的小女兒紛紛嫩嫩,最愛喊他爹爹撲上來撒嬌。這麼好的一個孩子,誰能不疼她。八月十五中秋這日,女兒嚷嚷著要去廟會,顧德庸架不去她撒嬌,就帶她出去了。誰成想,這孩子一出去,就再也沒回來……顧若見顧德庸忽然沉默,周身也帶著落寞,忍不住出言寬慰道:“事已至此,大人莫要太過傷心。令千金雖是被拐,但總還是有機會找到她的……”雖是機會渺茫,可是此時此刻,顧若說不出這種理性話。“回不來了……”顧德庸單手握著身邊的案邊,骨節分明,“那孩子,早沒了……”時間退回那日中秋,路上花燈緊簇,人來人往,好不熱鬧。顧家小女兒興奮看著四周一切,揮著小手跟顧德庸指這指那兒。顧德庸見她喜歡糖人,就叫人捏了個她。小女兒拿著糖,眼巴巴看著,顧德庸問她怎麼吃,她說不要吃自己,怕少了胳膊少了腿。顧德庸笑她天真,回頭又想給她買個旁的好叫她打打饞蟲。變故就在一瞬間,就在他回頭那一刻,人群突然騷動了起來。糖人跌碎在地上,不時有人踩在它上面,轉瞬便支離破碎。他的女兒被人割了喉,可他卻無能為力,甚至連兇手是誰他都不知道。顧德庸心中大痛,卻不能也不可以告訴別人。他權衡再三,一面將女兒葬在了她祖父祖母墳旁,一面告訴妻子女兒被人拐走。趙氏原本是愛說愛笑的性子,因為此事卻像變了個人一般。她無法接受自己最

《穿越之女醫探案實錄 小說》 第77頁(第1/2頁),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