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部分 (第1/4頁)
希望之舟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筆趣閣小說www.biqugexs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拍賣師:最高出價者是誰?
拍賣師:最高出價者是誰?
——關於蘇童及《河岸》的簡單爆料
李昌鵬/文
二○○九年一月,評論家王幹拿到蘇童的長篇新作《河岸》(人民文學出版社出版,該書四月初與讀者見面),李某在“幹老”手下當差,於是,有幸得到填寫發稿單的機會,忝為《河岸》在《中華文學選刊》二○○九年三月發表的責編。一讀二讀三讀……從第一回閱讀到今天,李某不知不覺已經讀了五回,而《河岸》的味道沒有濃轉淡,反而像火鍋,越熬越出滋味。所以,李某心中獨自歡喜,俺得著件寶貝。
這寶貝乃藝術品,非李某能獨佔的,否則,定要私藏,不予示人。不能私藏,出於無奈,只好拿來大家共享,在這裡當個快樂的拍賣師。拍賣師拿出拍賣品,出示底價的是他,之後,最高出價者是誰,不得而知,他只是候著有識之士,準備穩穩地落槌。按照牛年買牛奶的慣例,我們一定想先了解產奶的奶牛是否受過檢驗,這裡,先介紹一下蘇童的國際“生產標準”。
夏志清稱為“接班人”的哈弗大學教授王德威論述稱:“蘇童的世界令人感到不能承受之輕,工整精妙,卻是從骨子裡就掏空了的。在這樣的版圖上,蘇童架構或虛構了一種民族誌學。蘇童再度證明他是當代小說家中最有魅力的說故事者之一。”普利策文學獎得主,蘇童美國的小說寫作同行約翰·厄普代克描述對蘇童作品的印象:“近乎病態的狂想曲,彷彿穿著黑漆外套,任性而優雅。”如果談到在法國受到關注較多,影響較大的中國當代作家,蘇童是一個不得不提的名字。從二十世紀九十年代初起,法國先後出版了六部他的作品:《妻妾成群》(Epouses et concubines;1991年,弗拉馬利翁出版社)、《紅粉》(Visages fardés;其中還收錄了《婦女生活》,1995年,畢基耶出版社)、《罌粟之家》(La Maison des p*ots,1996年,中法文對照版,友豐書局)、《米》(Riz;1998年,弗拉馬利翁出版社)、自選小說集《紙鬼》(Fantómes de papiers,其中收錄十八篇短篇小說,1999年,德克雷德·布魯韋出版社),以及《我的帝王生涯》(Je suisl〃empereur de Chine,2005年,畢基耶出版社)。
就在人民文學出版社敲定出版《河岸》之後的今年三月,《河岸》單行本的責編王幹收到資訊,法國已經準備聯絡購買《河岸》的版權。與此同時,還收到國外機構和學者欲提名中國作家蘇童角逐“諾貝爾文學獎”的資訊。蘇童這頭奶牛,好像已開始經受國際標準檢驗,估計比我國曾經“國家免檢”的牛奶製品的奶源,讓人放心。
現在該介紹一下我要拍出的具體拍賣品《河岸》了。一是《河岸》是一部給世界重新劃定疆界的作品。這部小說的標題是“河岸”,河與岸,組合在一起,是矛盾的。“河岸”這個詞語,是一個偏義詞,理解時是朝“岸”的意義來理解,當然,這其中寄予了意蘊豐富的希望。然而,從小說的內容來看,“河”絕對不是一種陪襯,“岸”也不是理所當然的主要表意部分。河與岸,在小說中成為有疆界的兩個世界。正如車爾尼雪夫斯基早早地看穿列夫·托爾斯泰,王德威的論述找到了蘇童作品的特徵。蘇童成功地劃出了這兩個世界的疆界,但這兩個世界都被庫文軒虛妄的精神幻境籠罩,它帶給庫文軒的是不能承受之輕。生在河與岸兩個世界,庫文軒始終站在一個親人榮耀的光環上,這個親人是她的母親——鄧少香烈士——這個他記憶中不可能共同生活過一天的人,他對她不可能產生超越其他任何一個人的深摯情感。其實,他的榮耀(甚至當上書記)在岸上來得莫名其妙,他被流放到河流的災難便也來得莫名其妙。他甚至從來沒有為自己的“作風問題”反省過,但為了維護烈士母親的榮耀竟肯自斷塵根。庫文軒表現出的是偏執的“近乎病態的狂想”,他失去了個體意識——這一切也可以歸咎於特定環境中或許人不可抗拒,或許是群體放棄捍衛個體意識與獨立精神,帶來的惡果。於是,庫文軒恰恰成為了守候在河與岸兩個世界,最為不幸的人。庫文軒守望著兩個世界,而庫文軒本人則是蘇童給兩個世界劃出的一條界線。沒有“庫文軒意識”的存在,這兩個世界便難以構成。不可承受之輕使得庫文軒不得不背上沉甸甸的紀念碑,方可自沉於河底。作為個體的他至死捍衛自己以及其時集體虛擬的,對立的兩重天。庫文軒曾在河裡獲得過生機—
《蘇童長篇小說》 第1部分(第1/4頁),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