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足跡 永久書架

第十六章 承天軍城(1) (第1/3頁)

龍吟森森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筆趣閣小說www.biqugexs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去軍城的路雖然不像摩雲寨那麼陡峭,但騎馬肯定是不行了,牽著馬走還勉強湊合,約莫兩刻時間,一行五百餘人終於來到了軍城南門。

看著面前這座建在山上的城池,李晟基不禁暗暗稱奇,城池外牆全部用大小石塊壘成,石塊之間的粘結估計是用當下流行的糯米漿、石灰等物,中間夯土,周長約五、六里,城牆高約兩丈,估計該城的主要用途是用來屯兵和練兵的,李晟基沒有看到常見的甕城、羊馬牆、敵樓等物,連壕溝都沒有,四座城門樓加上無數個城垛即可。

現在的時間估計處於酉時末刻(後世下午七點左右),太陽已經完全下山了,天色處於將晚未晚時分,一座完全不亞於時下中縣城池的大城沐浴在落日的餘暉中,靜靜地矗立在高山之上,如果不是城門口還有不少前來歡迎的人群,李晟基真想捏一下自己的大腿,一切似夢似幻,感覺好像不太真實似的。

“哎呀,軍使大人初到弊城,何不早些知會吾等,也好讓吾等前去迎接!”,一個粗豪的聲音傳過來,隨即一張同樣粗豪的面孔出現在李晟基面前。

前來迎接的人群有十幾個,其中有六七人隱隱是其中的首領,當中就有這個粗豪的漢子,隨著杜文的介紹,李晟基也逐一和他們見禮。

粗豪漢子叫杜承嗣,是軍城的都虞侯,還是軍城最大一股兵力——中軍,也叫牙內軍的指揮使,下面還有兩個整營——五百人的大營。

一個三十左右的瘦高漢子叫呼延贇,是興唐堡的營都,下轄三百人,跟前關的周信一樣,也是不冷不熱的。

杜承韜,二十多歲,牙內軍右都虞侯,剽悍精細。

高進秀,後關營都,二十多歲,像文人多過武人。

嶽軍候,牙內軍左都虞侯,身材異常高大威猛,才二十多歲,一舉一動間軍人味道濃厚。

接下來就是文官了。

周瑜,判官(軍行政副官),年約三十,跟歷史上那位名人同名,也十分儒雅俊逸,與眾人格格不入。

韋安之,掌書記(軍秘書長),四十歲,老成穩重,才四十歲,鬍子就有些花白了。

高逢吉,推官(軍掌管民事刑獄),三十歲左右,一副八面玲瓏的模樣,令人生厭。

武官當然是以杜承嗣為首,文官方面,竟然不是一軍文職二把手判官周瑜,隱隱以高逢吉為首。

而文武兩班人馬又將一個面色憔悴的白衣少年擁在當中,那少年約莫十八九歲,一副酒色過度的樣子。

高進寶,前承天軍軍使高輝之子,現承天軍副使。

其他文武還有七八人,李晟基一一寒暄下來,就有點支撐不住了,他心裡暗暗罵了一句,靠,竟比扛圓木還要累。

不過他還是裝出一副禮賢下士,優容有加的好領導、好長官模樣,一番介紹下來,他現在也有些頭緒了,目前軍內以高杜兩姓為主,估計這姓杜的與前任軍使高輝沾親帶故,其他的都是可以爭取的物件。

“大人來的急迫,由於老軍使的喪事剛剛辦完,軍使府邸還沒騰出來,在下已將都虞侯府騰出來了,大人今晚即可入住,晚宴還是在軍使府舉行”,杜承嗣湊過來行了一禮說道。

“不妨不妨”,李晟基很得體的回道。

一行人往城中走去,李晟基帶的五百騎兵自有人領著去了城西營房,他自己讓契必信、歐陽浩、劉承威、劉繼思還有十個火字營的橫刀都士兵跟著去軍使府。

整個城裡就兩條大街,兩條大街將城池分成了四個部分,城東住著牙內軍及其家屬、一部分商業設施,軍使府就在那裡。

城西住著三堡計程車兵家屬,還有一些兵器作坊也在那裡。

城東城西都有營房,以前張奉璋修建城池時是按照萬人規模來建造的,目前部分民用設施、商業設施及作坊佔了一些地方,不過駐紮五千步軍,一千馬軍還是沒有問題的。

一行人從南門進入,沿著南北大街往北走,到十字路口時,再往東走,走到正中時,一座碩大的府邸便出現在面前。

門口有兩個巨大的石獅子,八個士兵分成兩列守衛在門口,大門上面掛著一塊大匾,“承天軍使府”五個大字竟然是裴度寫的。

府邸有四進,第一進是府邸護衛居住的地方,還有牲口棚,李晟基仔細觀察了一下,自己一百橫刀都計程車兵連人帶馬都住進來也沒有問題。

第二進是軍使府辦公的地方,還有部分客房。

第三進是下人僕役居住的地方,也有部分客房。

第四

《漠唐中醫》 第十六章 承天軍城(1)(第1/3頁),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