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部分 (第1/4頁)
一意孤行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筆趣閣小說www.biqugexs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沈萬三聽王信講著,興奮地接了下去:“你說的是《史記》裡的一段話:‘貴出如糞土,賤取如珠玉,財幣欲其行如流水。’是嗎?”
“是啊!那裡面還有一句話,‘人棄我取,人取我予。’也是這意思!”王信不知道沈萬三在看《史記》裡陶朱公的故事時,曾將記載經商的有關章節如《貨殖列傳》等都較為仔細地讀過,此時見他如此流利地背出《貨殖列傳》裡的一段話,不禁心內一驚,這個年輕的商人,倒不是個胸無點墨、只知賺錢的商賈,於是心內也喜歡了起來。當沈萬三問起“賤取如珠玉”有沒有風險時,他點點頭說道:“利字旁邊一把刀,大利大險,小利小險,不利不險。”
沈萬三怔了一怔,只覺得說得太好了。他站了起來,恭敬地對王信鞠了一躬:“在下現住胥門萬年旅館,請老伯至宿處一議。”
當王信和沈萬三一起向萬年旅館走去時,沈萬三就在想著如何將王信招延過來。到了旅館房內,話還沒說,沈萬三又對著王信鞠起躬來。
王信笑笑,扶著沈萬三坐到椅子上:“沈老爺有話好講!”
沈萬三又拱了拱手:“在下經商,事無鉅細,無有幫襯之人,自感力不能勝。如蒙老伯不棄,在下欲延請老伯為管家,望老伯勿辭!”
老人看著沈萬三:“我王信只會紙上談兵,只怕難以勝任客官的美意。”
沈萬三:“老伯過謙了!”
王信:“不!我說的都是真的。昔日,我由儒而入商,不知商界之人心險惡,屢遭敗績,以致折盡家財。時至今日,敗軍之將,本不該再言兵。剛剛在茶館中,僅是不才書生隨口議論,胡言亂語耳!客官怎能當真?”
沈萬三誠心地說:“晚輩不才,所缺的正是老前輩沙場裡滾過來的這段經歷。乞求老伯能助我一臂之力!”
王信看著沈萬三:“好罷,我王信只能暫當此任,一旦客官有更適合之人選,王信當立即辭職而歸林下!”
沈萬三面帶喜色:“謝老伯!那請老伯指點我一下,蘇州這裡,現在那些店鋪大量丟擲,是吃進,還是不吃進?吃進的話,又是何時吃進?現在我又該如何辦?”
王信坐下沉吟:“凡謀之道,周密為寶。張士德早打下常熟,我看,先派你身邊的那個年輕人去常熟察看察看,如張氏軍隊在常熟大肆殺掠,那蘇州這裡不能有所動作。如那裡秩序良好,蘇州這裡則可下決心了……”
“如此甚好!”沈萬三高興地一擊掌。
沈萬三修了封書,讓四龍去常熟找張士德,並看看常熟的市面秩序。幾天以後,四龍從常熟回來,說張士德因軍務去了長江邊的福山,沒能見著。常熟市面,秩序良好。沈萬三看著王信,王信頷首而笑。
沈萬三猛地以手擊桌,“砰”地發出很響的聲音。
六十五
3沈萬三和關帷狹路相逢,陳記商號的老闆陳泰終被推上廝殺的戰場
張士誠屯兵常熟,暫沒向蘇州動手。但蘇州城內,一陣一陣的謠傳,彷彿是一場場撞擊百姓心扉的暴風雨。有的傳說,常熟虞山仲雍墓、言子墓都讓張士誠計程車兵們掘了,掘墓的目的,是為了找財寶。仲雍本系周泰王的次子,周文王的二伯,當年和泰伯一起來到吳地,建立了吳國。蘇州至今尚存的泰讓橋,就是為紀念他們禪讓王位而建。泰伯建立吳國後,立為吳王,後因泰伯無子,王位傳於仲雍。仲雍一名虞仲,死後葬於常熟,那座山被後人名為虞山。那言子更是孔子諸多門生中惟一的一個南方人,故有“南方夫子”之謂。想此二人,乃是吳人心目中的楷模,神聖的偶像。張士誠連他們的墓都敢扒,還有什麼壞事做不出來?還有謠傳說,張士誠在蘇北專好吃人肉,特別是要吃十五六歲的姑娘。此話傳出後,蘇州百姓紛紛將年輕女子送往了各地藏匿。誰都不想自己的女兒,成了張士誠碗裡的一杯羹。還有的說,張士誠的兵打到哪,殺到哪,搶到哪,然後一窩蜂地遁去。脫脫丞相罷職後,元朝廷在江南的力量大大削弱。駐守蘇州的元軍,平素作威作福,蘇州百姓對其本無好感,值此狂瀾,更無甚號召之力。幾個城門發生了元兵的搶掠事件。市面上到處傳著,元官兵要撤往杭州了,元朝廷尚能控制那裡。這些日子,蘇州百姓們面臨著雙重的恐懼:一怕元兵臨逃跑前搶掠一空後丟下一座空城給張士誠;另一方面,也不知道張士誠那些蘇北的鹽民來了以後,又會幹些什麼。
富人們紛紛跑向鄉間,無處可跑的窮人們,也懷著忐忑和幸災樂禍的心情等著那一天的到來。各家商號店鋪,都已打烊,不敢開張,
《鉅商遊戲免費版》 第22部分(第1/4頁),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