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部分 (第1/4頁)
浮游雲中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筆趣閣小說www.biqugexs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病入膏肓的垂死之人,也有回光反照的時刻,大宋朝在它生命的最後兩年,竟隱隱有了點中興的氣象。
今年對於琉球,是發展的關鍵一年,以後的形勢,將會越來越嚴峻,留給楚風的時間不多了。
虎號、祿號每月出海四五次,從海峽對岸源源不斷的運來移民,每月登岸人數超過兩千,隨著新船完成訓練陸續投入運送移民的工作,這個數字還將以每月一千的速度遞增。
如果一切順利,十二個月後移民人數將達到九萬六千人!而這僅僅是泉州農村人口的十分之一!
對於目前的琉球來說,可開發的耕地幾乎是無窮無盡的,只要抓緊從占城換來糧食、耕牛,加上政府低價出售的鐵製農具和不收農業稅激發的勞動熱情,到明年,琉球就能實現糧食自給。
經侯德富統計,人口中18-50歲的青壯年男性約佔總人數的三分之一,每個壯勞動力可種水田三十畝,寶島溫暖溼潤的氣候非常適宜水稻生產,若種單季收兩石米沒問題,一年兩熟制下單季收成略減,再減去消耗的種子,純收三石半,則一個壯勞力勞作全年可獲大米一百石,折宋制九千多斤,公制五千多公斤,供養自己和家庭中平均兩個老弱婦孺再養點家禽家畜,最多不過一千公斤,其餘都可以流向市場。
迅速擴大的農業人口規模,不僅能解決糧食問題,還能為工業生產和軍事擴張提供人力資源,政府各科也從移民中招收了不少文化人,侯德富終於不整天抱怨累死了。
後世的文化人多在城市裡待著,宋朝的讀書人在農村的也不少,“耕讀傳家”嘛。國家淪亡、韃虜肆虐,不少人也乘船逃到了琉球。
整村整族的遷移者,宗族勢力十分強大,而新補充的讀書人,都是儒家門徒,這兩條就對琉球的政權和社會秩序構成了威脅。
楚風對儒家沒有什麼特別的看法,因為他一個工科生,根本沒讀過儒家典籍,只記得中小學時候背的兩句“三人行必有我師”“學而時習之不亦悅乎”,到琉球之後才從張廣甫、曲海鏡那兒一鱗半爪的涉獵些須。
不可否認,特定的古代社會,儒傢俱有一定的歷史進步意義,並且在漫長的歷史中透過統治者的大力推廣,深入了每個讀書人的骨髓,成為了華夏民族凝聚力的核心。
儒家講禮教,禮,就是宗法制等級秩序,“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維護封建統治的同時,也起到了穩定社會的作用。
但這就和琉球建設的商品社會格格不入了,商品經濟,最重要的是人與人的平等,至少是交易契約上的平等。沒有平等的契約地位,就不可能有公平合理的交易,像《賣炭翁》中“半匹紅紗一丈綾,系向牛頭充炭直”式的交易,嚴重傷害了工商業者的積極性,破壞了市場規律。
很難想像一個等級森嚴的宗法制社會能夠誕生充滿活力的市場經濟,南宋、明末“士富民窮”的歷史充分說明,等級制度下,最多隻能誕生投靠權貴的西門慶和賣國求財的晉商,對整個社會有害無益。
楚風決定堅持琉球模式,而不能以倒退來適應當今社會現實,他一再對自己說:我是一個穿越者,上天讓我回到七百多年前,就是要改變這段屈辱的歷史,我生來就是要扭轉乾坤,而不是在歷史長河中隨波逐流!
怎樣以三千多人的琉球,融合、吸納今後幾年間即將到來的數萬、數十萬移民?這是值得思考的問題。
第七十一章 文化衝突
“楚哥哥,救命啊~~”敏兒驚慌失措的從跨院跑到總督府後花園,背後還跟著只漂亮的小梅花鹿。
幾個僕婦在後面緊追不捨,為首的中年婦人一手提著兩條長長的裹腳布,一手握著幾塊竹片,大聲叫喊:“小姐,快回來。忍忍就好了!”
楚風聽到喧鬧聲,從書房中出來,就見敏兒和梅花鹿在前,一群僕婦在後,繞著花園的水池子追逐。“搞什麼?停下,都停下!”
哈,靠山來了!敏兒吱溜一下縮到楚風身後。
僕婦們立刻停下,兩手抱拳在右胸前上下移動,略略躬身道:“總督大人萬福!”
有楚哥哥這座大靠山,敏兒可就不怕不怕啦,圓圓的眼珠滴溜溜一轉,她輕輕拍拍小鹿的頭,指著領頭的中年僕婦:“阿梅,頂這個大壞蛋!”
小梅花鹿前腿一曲、後腿一蹬,嗖的一下朝著“大壞蛋”撞去。這鹿餵了幾個月,每日吃糧食、嫩葉,已經長到七八十斤,有人胸口高了,這一撞,正巧頂到“大壞蛋”的胸口,把她頂了個大馬趴。
見一貫倚老賣老
《漢風17》 第37部分(第1/4頁),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