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1章 一分為四 (第1/2頁)
邪靈一把刀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筆趣閣小說www.biqugexs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何玲瓏對洛息淵咄咄相逼,不過,縣官不如現管,她吃的住我,吃不住洛息淵,老洛不給她面子,一通太極來來去去,最後反譏:“何女士,如果不是我,冒著生命危險,連人帶物給你們送上門,你們有機會,湊在這裡討論這些嗎?怎麼,現在過河拆橋,翻臉不認人了,還打算給我扣什麼帽子,安個什麼罪名不成?我們洛家是良民,不怕你們查。”
何玲瓏來來去去,沒討到便宜,只得和我一樣認慫。
我就說,對付不了洛息淵,不是我的問題,實在是對方實力達到了王者級別,青銅惹不起。
“到時候,你們把東西找齊了,能讓我來翻譯譜子嗎?”老洛跟何玲瓏的戰火剛熄,搞音樂的老爺子就見縫插針提要求。
何玲瓏收斂被老洛懟成豬肝色的臉,勉強擠出笑:“如果有這個機會,當然希望您能參與。”
老者道:“我大半輩子,研究民樂,雖然我自己彈琴擊鼓是不上臺面的,但理論研究,也算排的上號,如果能把這個曲譜還原,對於咱們國家的古民樂研究,有重要意義。”
我不懂這方面的東西,便問他市面上流傳的古曲譜多不多,老者看了我一眼,搖頭說:“少之又少。”他順勢提了提這方面的發展狀況。
我國在音律文化上,一直不算強,這方面原因很多,比如我國古代一直是農業大國,受程朱理學影響,民風內斂,不善歌舞。
在全球歷史範圍來看,推動音律發展的動力主要是宗教,比如歐洲宗教祭祀時,需要配合宏大的音樂,需要吟唱、獻舞。
皇室和宗教平分天下,平民效仿,也使得吟唱歌者這些職業,屬於高階職業。
中國古代則很有意思,一開始和歐洲的路子一樣,最早信奉萬物有靈,鬼神祖先崇拜,祭天祭地,產生了許多宗教舞蹈、音樂。
到後來,有了正統宗教,即道、佛後,情況有些詭異了。
在傳統的神靈體系中,歐洲是神主宰,神是天生的,。人死了要歸於神靈;而在中國古代,神仙都是由人修煉而成的,在凡間有大功德,大名望的,或宗教裡修為高深的,就可能被封神建廟。
總之就是將天地造物的神靈,拉下了神壇。你行,你就當神仙,你不行,就把你拉下來,我修煉,我上去。
總結起來,古代先民:不太和平,比較囂張,很有自信。
對神明的祭祀行為便少,對自身的修煉增加,後傳入中國的佛教,也受本土文化影響,成為了一種獨特的華夏民族特色佛教。
正因為古人信鬼神而不奉鬼神,反而想自己修煉成神的特性,使得音律歌舞落後,而相關從業者,則成為了所謂的‘下九流’。
新中國成立後,開始引進西方藝術,歌舞音樂從業者,地位開始向藝術家轉變。
正因為以前是作為下九流的職業,因此從業者多學識低微,甚至只識得一點譜,而不識字。
這導致了這個領域相關的文史,很難流傳下來。
我想起了自擂鼓的事,不方便直說,只描述了一下結構,旋即向這老者請教。
他聞言,沉默半晌,才道:“程朱理學以後,音律器樂越弱,春秋以前,君權神授,鬼神祭祀活動最普遍的時期,有沒有催生出你所形容的,這樣一種鼓,很難說……但是,你描述說,它能攝人心魄……和這總綱上記載的,豈不是,不謀而合?”
老者指了指那捲帛書。
事實上,帛書的總綱也有缺失,因而沒名目,所以《歸魂音律帛書》,是根據上面的內容,在場的諸位老師,臨時命名而來。
從名字就可以看出這總綱和樂譜的內容。
按照總綱所說,這是溝通人鬼的樂譜,由鼓、十絃琴、竽三種合奏而來,可以招死者陰魂相見,可以讓活人,元神出竅,與祖先的陰魂溝通。
這一切的一切,和當時我們在自擂鼓墓下的經歷十分相似。
那長脖子舞女,那彷彿魂穿千年的祭祀場景,那迷失心智的叢叢鬼影,和這帛書上記載的東西,不謀而合。
做學問,做歷史,一定要嚴謹,特別講文史證物。
此時,我不能百分之百的斷定,說這卷音律書,是出自自擂鼓墓,但心裡幾乎已經認定,它們是一體的。
我走到一側,摸到紙筆,順著腦子裡的線索,在紙上,按順序寫下一個個關鍵字。
自擂鼓墓,第一批盜墓賊、馮顯、徐老四、第二批盜墓賊(李愛國)、吞金和尚、音律書、神秘買家。
《匠擎txt》 第121章 一分為四(第1/2頁),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