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足跡 永久書架

第六百零八章 橫掃東南群島(三) (第1/2頁)

秋風起葉落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筆趣閣小說www.biqugexs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印度尼西亞群島北部與馬來西亞接壤邊境線上,剛剛不費吹灰之力攻佔了馬來西亞數萬中國登陸部隊,正大舉向印度尼西亞挺進。

數以百輛的坦克戰車、裝甲戰車,滿載中國大兵的軍用卡車,轟隆而行,所過之處,塵煙滾滾、遮天蔽日。

而此時由於中國潛艇部隊的封鎖,從馬來西亞東半島以及印度尼西亞等地撤退的英美聯軍在付出了慘重的傷亡代價後。

被迫撤回了印度尼西亞的中加里曼和巴里巴板等地,準備固守待援。

中國登陸部隊經過一天一夜的急行軍後,以勢如破竹之勢橫掃了馬來西亞的東半島。

進入了印度尼西的西加里曼與東加里曼地區,與一些英美聯軍零星部隊所指揮的當地土著軍展開了激戰。

輕而易舉的擊潰了他們之後,便迅速向中加里曼與巴里巴板挺進。

與此同時,另一支登陸部隊也登上了馬來西亞的西半島。

兩天的時間內連續攻佔了吉隆坡,怡保,關丹等地。

在東路攻擊部隊與固守待援的英美聯軍在巴里巴板一帶發生交火後,他們也趁勢兵臨新加坡城下。

一路從暹羅南部出發的中國西南遠征軍陸軍經西馬來半島的北部春蓬府、攀牙府等地攻入了馬來西亞境內,與臺灣邊防軍的登陸部隊在怡保地區勝利會師。

隨即兵分兩路,一路南下新加坡,一路則橫渡馬六甲海峽。進攻蘇門答臘島。

此時的中國海軍的潛艇部隊已經封鎖控制了這個太平與印度洋之間最重要的咽喉要道。

所以,橫渡馬六甲海峽,進攻蘇門答臘島是極其順利的。

駐紮在印度尼西亞中南部半島的英美聯軍困獸猶鬥,但是他們已經斷絕了任何後勤補給和支援。

在面臨源源不斷開進東南亞群島的中國各路登陸部隊的圍攻下。英美聯軍堅持了半個月後,已經彈盡糧絕的他們選擇了向中國軍隊投降。

歷經將近一個月的東南亞群島攻略戰役,以中國軍隊的全面勝利而告終。

其實自從西太平洋海空決戰中,英美聯合艦隊全軍覆沒那一刻起,東南亞群島的結局就已經註定。

沒有了海空軍,失去了制海權與制空權,困守在東南亞的大小島嶼上的英美軍的下場只能是兩個,一抵抗到底,被全部殲滅。

二。選擇投降,當俘虜。

顯然美國人與英國人不是擁有武士道精神的日本人,在勝利無望,援軍無望的絕境下,他們選擇投降並不奇怪。

在攻略東南亞群島的這段時間裡,西南遠征軍在東北西北遠征軍的協助下,突然攻入了印度殖民地。

腹背受敵的英美聯軍陸軍主力陸續被中國軍隊擊潰,尤其是從哈薩克突然殺過來的西北、東北邊防軍。

他們的裝備水平要遠遠強於緬甸方向進攻的西南邊防軍,戰鬥力不言而喻,所以他們的推進速度是英美聯軍沒有料到的。

當他們將主要防禦力量部署在印緬邊境時。高初統率的二十多萬機械化攻擊叢集輕而易舉的突破了他們後方薄弱的防禦。

在後方危急的情況下,前線與中國西南邊防軍打的熱火朝天的英美陸軍主力被迫後撤。

杜聿明、孫立人、戴安瀾等人趁勢指揮部隊追擊,在空軍的配合下,英美聯軍兵敗如山倒,一潰千里。

在東南亞群島戰役結束的前夕,中國兩大方面集團軍已經在印度殖民地的收復新德里一帶會師。

英美聯軍的陸軍主力大部分被殲滅,少數潰逃到了孟買等南部港口城市,由於中國海軍主力當時正在東南亞群島配合作戰。

所以有超過十萬的英美聯軍陸軍部隊從孟買等南部港口城市乘船逃脫。

不過英美聯軍也從此失去了在亞洲的最後一塊殖民地。

東南亞群島方向的英美聯軍是有不足兩萬殘軍撤到了澳大利亞。

至此,中國部隊所實際控制的地域範圍已經接近兩千萬平方公里。

南至印度尼西亞的班達海。北至白令海峽庫頁島。東至日本列島。

西至西伯利亞全境,西南至中東邊緣地帶。

至於中東地區。由於英美聯軍海軍艦隊在太平洋上的巨大損失,國內生產還未能完成補充,所以英國人在這一地區的殖民力量顯得極其薄弱。

在英美聯軍陸軍主力從孟買撤退的同時。中東地區的英國殖民地的雜牌部隊已經主動開始向西撤退。

當張興漢指示高初與杜亭,

《抗戰虎賁全集》 第六百零八章 橫掃東南群島(三)(第1/2頁),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