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足跡 永久書架

第174章 楊帆歸來 (第1/2頁)

寒蝦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筆趣閣小說www.biqugexs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船隊的排程,終於是完成了。淺灘上的船隻,一艘艘的被拖到淺海,送行的人列在兩邊。一邊是孫元化,他的身後,是三萬的農戶,一個個看著楊帆,心裡說不出的哽咽。是楊帆,把他們帶到了這裡,每個人都有田,每個人都能果腹,現在,良人要歸,他們自然捨不得。

“你還會回來嗎?”花花抱著個罐子。不是楊帆他們帶來的瓷器,而是他們部落的陶罐。她有些難過地交給楊帆,道:“拿了你這麼多水晶瓶子,這個,還有裡邊的醃肉,給你。”楊帆接過花花的一番心意,摸了摸她的頭,道:“會回來的。別以為這麼一罐子肉就想把我打發了。你在這裡拿了多少東西,太便宜你了。”

花花噗嗤一笑,沒了愁色,點點頭,道:“那好,等你再回來,一定要帶過來你說的那些胭脂水粉,對了,還有香水!”

“好啦,好啦,都給你帶來。”楊帆搖搖頭,看向三清部落和羽織部落的兩個大首領,道:“我走了,但不代表當初的盟約就散了,相反的,為了你們兩個部落的穩定平衡,更要維護好這個聯盟,希望你們能夠遵守。”

“楊爵爺走好,這邊的漢人,我保證,下次您來的時候,只多不少。”鄧明笑了笑,“如果真的有可能,我都想跟隨您回那個帝國看看了。不過部落需要我,便不叨擾了。”

楊帆攥著孫元化的手,緩緩往船邊走去,“老孫,送送我。”楊帆望著海面,碧藍碧藍,越往遠處望,越幽邃。“這裡就靠你了。記住了,便那原先那套官架子來行事,一切都按當初的計劃辦,就不會出亂子。這邊兩個部落,便是我們最大的門神,他們如今都想拉攏咱們,就是最好的一種狀態,給他們點甜頭,但不要走得太近,尤其是那個三清部落的大部司,他不是什麼好東西。”

“恩。爵爺放心,這個交由我便是。倒是你,容我多嘴一句,京師的水深得很,聽聞爵爺登朝堂,痛斥朝臣,還是儘量別做得太過火。東林黨勢力龐大,並非爵爺您可以對抗的。”

楊帆登上船板,緩緩走上船,呼道:“人生如戲,全靠演技。誰又能夠懂我朝堂上說的那番話是給誰聽的。點醒了,自然明瞭,點不醒的,也就罷了。後會有期!”他沒有回頭,走在甲板上往後揮了揮手。鐵錨緩緩收起,水手的呼喊中,風帆一扯,順風順水來,順風順水而歸。滿滿的船艙,百萬石歲糧,朝著那個遙遠的明帝國駛去……

……

……

崇禎六年十月,距離登州叛亂的平息,已經過去了六個月。齊魯大地再次回覆了往日的安寧。孔有德這次的叛亂,對於明廷,是一次重大的牽制和打擊。短短大半年時間,消耗的軍餉、糧餉,以及兵力的牽制。

楊帆的船隊,歷時四個月,終於是又回到了大明朝。一路過來,糧食、水源備得充足,幾乎沒任何停留,便一直北上過來了。直到到了登州府,船才停靠下來。登州的水師慌慌張張地圍過來。一般的商船,幾乎不會到登州府停靠,那麼便是其他船隻了。好在是大明的旗幟,所以那些水師才敢靠上來詢問。得知是大半年前出海的淩河伯楊帆,趕緊回去報信。

新上任的登州巡撫謝樊接到通報,趕緊急急忙忙地感到碼頭,眺望著大船隊緩緩靠岸。楊帆登船上岸,太久了,當踏上這片既陌生有熟悉的土地時,楊帆感覺整個人都舒爽了不少。在謝樊的安排下,錦衣衛一行人跟著楊帆入住到了驛站。這些船隊原本就是從大連調過來的。楊帆打算卸下糧食,走陸路回京。

“謝巡撫,這登州現狀如何了?”

接風洗塵前,謝樊特地點了點那艙中運來的糧食,嚇得話都說不利落了。百萬石麥子,這論白銀,那可是二百萬兩的白銀,都快趕上大明半年的稅收了。他有些口渴地站在楊帆邊上,道:“楊爵爺,這自從四月平亂以來,百姓安定,已經沒有什麼騷亂了。只是那個孔有德,逃到了蓋州,如今估計當了二姓家奴了。”

楊帆暗道這都把人往死路上逼了,連被孔有德放了條生路的孫元化都“死了”,這孔有德不跑,那還等著朱由檢過來砍他頭嗎。是楊帆,他也跑路了。

謝樊擦了擦額頭的汗,看了眼楊帆,道:“不知道爵爺這麼多糧草,從何而來?在下也好上奏稟明聖上。如此大一筆徵糧,爵爺可是救了遼地、陝地、山東三處的人啊。想必聖上聽此好訊息,一定會龍顏大悅,到時候加官進爵,備受寵幸啊。”

楊帆笑道:“承巡撫吉言,不知如今旱情如何?”

一聽到楊帆提及旱情,謝樊搖了搖頭,道:“又是大旱,今年陝地幾乎是顆粒

《漢明服裝》 第174章 楊帆歸來(第1/2頁),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