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0章 大明十大商幫(2) (第1/2頁)
冰點溫情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筆趣閣小說www.biqugexs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南京城江東門外有一處灘塗,名為白鷺洲,這裡由大明開國功臣徐達建了一座園林後,就成為魏國公府的私有地。
江東門外就是四通八達的水路,乃是南京城最為關鍵的水運交通樞紐。
隨著大明社會穩定,江南商貿的興起,魏國公府洞察到了白鷺洲蘊含的巨大商機,於是果斷決定在白鷺洲上大興土木,建造起一座規模宏大的碼頭倉庫。
由是南來北往的商船,只需向魏國公府繳納一定的費用,便可將貨物存放在白鷺洲的碼頭倉庫內。
若是商人將貨物運進城存放和交易,需要向朝廷繳納各種稅款,如城門稅、船料商稅等,而生絲更是需要額外繳納絲稅。
就算在繳稅的過程中沒有受到官府的盤剝和卡扣,但繁瑣複雜的各種手續依然令商人們感到困擾不已。
商人們需要耗費大量時間和精力來辦理這些手續,這不僅增加了成本,還可能導致延誤交貨時間。
此外,一些不法官員也會利用這些機會向商人敲詐勒索,使得商業活動面臨諸多風險和不確定性。
商人們為了躲避高額的賦稅和繁雜的官方手續,紛紛選擇將運來的貨物放置在魏國公府掌控的白鷺洲碼頭倉庫進行交易。
這樣一來,不僅成功避開了沉重的稅賦,而且還極大地方便了貨物的儲存與轉運。
這座由魏國公府牢牢掌控的白鷺洲碼頭倉庫,迅速崛起成為南京城至關重要的商船貨物聚散地。
每年都有海量的貨物在此處存放和流轉,它猶如一顆璀璨的明珠,閃耀著財富的光芒,成為魏國公府最重要的經濟支柱之一。
魏國公府憑著白鷺洲碼頭倉庫日進斗金,而朝廷卻再也收不到商稅了。
大明雖然有收商稅,但正因為有太多像白鷺洲這種貴勳私家碼頭倉庫,嚴重損害了朝廷稅賦來源。
不過如今的白鷺洲碼頭倉庫不再屬於魏國公府,而是屬於朝廷,且這裡的碼頭倉庫由皇家商行明華堂接手代管。
~~~
十一月初,寒風凜冽中,南京城江東門外的白鷺洲碼頭倉庫依然繁忙,在一群群的苦力幫工吆喝聲中,一箱箱一袋袋的貨物進進出出。
這時一支龐大的船隊,順江而下,出現在南京城江東門外。
一艘高大的樓船率先停靠在白鷺洲碼頭邊,從船上下來十幾個衣著華麗的商人。
有人認出這是從江西來的商隊,那群衣著華麗的商人,為首之人乃是江西商人的領軍人物,九江義門陳氏的陳楚生。
江西商人也稱之為贛商,他們組成了非常有名的江右商幫,位列大明十大商幫之首。
大明有十大商幫,分別是晉商、徽商、粵商、閩商、寧波商、龍游商、洞庭商、魯商、江右商和陝商。
每個商幫都有其獨特的特點和影響力。
例如晉商和徽商以其票號業務和商業網路而聞名。
粵商和閩商則在海外貿易中佔據重要的主導地位。
寧波商和龍游商則以跨區域貿易和茶葉、絲綢等商品的貿易著稱。
而江右商會主要經營著六大行業,分別是鹽、當、米、木材、藥材和花布。
還有舉世聞名的景德鎮瓷器,則大多都是江右商幫經手販賣到世界各地。
時人習慣性地將長江兩岸劃分為江左和江右。
所謂江左,也稱江東,泛指長江下游左岸地區,即南直隸大部及浙江等地,也是人們口中狹義上的江南地區。
而江右,一般指江西、湖廣等地。
贛商一般非常低調,既沒有出現像徽商那樣堪與王侯相比的富商巨賈,也沒有像晉商那樣經營著網路全國的票號。
但江右商幫以其人數之眾、操業之廣、滲透力之強為世人矚目。
對大明社會經濟產生了重大影響。
在湖廣,流傳著“無江西人不成市場”的說法;在雲貴川,更是稱“非江右商賈僑居之,則不成其地。”
江右商幫有著他獨有的商業文化,十分注重賈德,認為誠信乃經商之本,無信而不立,無德而不盛。
陳楚生和一眾贛商剛下樓船,就見一人帶著幾名隨從迎了上來。
“陳會首,你們來了,冒襄在此恭候多時了。”
“啊?”陳楚生微微一愣,“這位可是金陵四公子之一的冒闢疆冒公子?”
冒襄輕笑搖頭,說道,“那都是同門之間的吹捧罷了。”
確認真是金陵四公
《南明重生朱由崧全本免費閱讀》 第370章 大明十大商幫(2)(第1/2頁),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