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足跡 永久書架

第21章 春風樓的“特色菜” (第1/2頁)

湘南笑笑生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筆趣閣小說www.biqugexs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城南大街,最繁華的三角地段。

中午時分,車水馬龍,行人熙熙攘攘如雲。

大街的左邊,新開的春風樓,門庭若市,門口排滿了精緻的暖轎,華麗的馬車。

這是鄭家在城東大街新開的酒樓,自然非同尋常酒家,在趙皓的眼裡比起九百年後的五星級大酒店有過之而無不及。

門口十丈鮮紅的絲毯鋪地,兩旁立著兩排迎賓的壯小夥,皆十八九歲,生的唇紅齒白,都是清一色的玄色馬褂,顯得極其精神和利落。

春風樓一共五層,每層樓各分小閣類似十餘包廂,酒器悉用銀,甚至官窯的瓷器,以競華侈。

每層樓的走廊處,又各有打扮得花枝招展的美妓數十名,一個個肌膚欺霜賽雪,操一口吳儂軟語,鮮花盈頭,笑靨如花,憑欄招邀客人,謂之“賣客”。

又有年紀較小的嬌小丫鬟模樣的女子,不呼自至,懷抱著琵琶或古琴,嬌滴滴的喊一聲“諸位官人,來只曲子麼”,這種在酒肆中賣唱的歌姬稱為“擦坐”(不是插座),《水滸》中魯智深在酒樓遇到賣唱的金翠蓮,就是“擦坐”。

還有吹簫、彈阮、息氣、鑼板、歌唱、散耍等賣藝者,謂之“趕趁”。及有老嫗以小爐炷香為供者,謂之“香婆”。又有賣玉面狸、鹿肉、槽決明、糟蟹、糟羊蹄、酒蛤蜊、蝦茸、鱅乾等小吃的,謂之“家風”。

那酒樓裡的小二,隨叫隨到,能一口氣給你背出上百道菜來,而且不用選單點菜,十個人點十個菜,也是清楚記得,絕無半分差錯。

這樣的酒樓,趙皓自然是忍不住讚歎,的確不愧是江寧府頂級的酒樓,只是這酒樓開得不是地方,硬生生的開到了城南趙家的地盤。

而趙皓雖然名為請客做東,其是前來踩盤子的。

昨日聽得母親謝芸憤憤不平的說鄭家越來越過分了,將酒樓開到了城南趙家的地盤,心頭便留意上了。作為一個帶系統的穿越客,總不能一天到晚廝混和裝逼,家中有難,自然是要挺身而出的,否則豈不是成了廢物一個。

他選擇的是四樓靠裡面的一個雅間,極其清淨,坐在他對面的不是別人,正是城東王府二公子王珏。

王、謝、趙、鄭,江寧四大府,謝趙聯姻,鄭家近年來勢頭兇猛,而王家卻一直保持中立,與王珏保持關係,自然是有利無弊的。

而最重要的是,王珏還真是把他當兄弟,屢次示好,所謂來而不往非禮也,所以這頓飯請得正是一舉兩得。

鄭家的春風樓,富麗堂皇,奢華無比,要有盡有。大街對面的和豐樓,卻是他趙家的酒樓,論裝飾、規模和服務,不比春風樓差。

可是自從春風樓開業以來,和豐樓的生意便是江河直下,一日不如一日,開始趙家以為只是開業前幾日賓客們圖個熱鬧,過了開張新鮮期,自然會恢復過來。

然而,和豐樓的掌櫃失望了,整整一個月來,春風樓的生意越來越好,和豐樓的生意卻是愈發慘淡,這才向主母謝芸告急。

趙家的產業涉及酒樓、藥材、釀酒、茶葉和綢緞,生意遍佈整個江南路,區區一家酒樓,雖然已是江寧城的頂級酒樓,就算完全倒閉了,也傷不了趙家幾根毫毛。關鍵的是,鄭家的酒樓居然開到了城南的地盤裡來了,這口氣實在有點難以吞嚥下去,也說明鄭家仰仗皇后的蔭庇,越來越囂張了。

可是經過一番調查之後,謝芸也無計可施了。鄭家靠的是硬實力,裝飾豪華奢侈,只是其中一方面,關鍵的是酒樓經營的根本之道在於酒菜的質量。

所謂酒香不怕巷子深,只要你家酒菜味道好,哪怕只搭個棚子,也會有人前來排隊用餐,口味不好的話,裝飾再豪華也不過圖個新鮮。

鄭家的酒樓新增的十幾道菜,據說手藝來自京城,味道秒殺整個江寧府的酒樓,就連和豐樓的大廚唐叔也甘拜下風。

趙皓剛剛在香梨木椅上坐下,那小二便滿臉堆笑的靠近過來,唱了個喏,然後問道:“諸位官人……”

趙皓不等他說完,便不耐煩的說道:“給爺選貴的,有特色的,對面和豐樓沒有的,一併點來。”

那小二笑得臉上長滿了花似的:“好咧,公子果然是行家,不過公子才六人,咱家的特色菜卻有二十幾味,有麒麟酥肉、金枝玉葉、參肉二品、一品靈芝、墨玉三品、佛手廣肚、魚翔淺水、鳳凰展翅……”

這廝剛才被趙皓打斷,這下終究尋得機會賣弄他的報菜譜絕技,一口氣報了二十幾個菜名還意猶未盡。

趙皓不禁聽得暗自心驚

《大宋明月畫卷》 第21章 春風樓的“特色菜”(第1/2頁),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