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足跡 永久書架

第92章 震動官家 (第1/2頁)

湘南笑笑生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筆趣閣小說www.biqugexs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公元1119年,農曆二月,汴梁。

那一片繁華如夢包裹的皇城之內,正有一處新闢的家園林,方圓數千畝,園林之中。高高聳起一座山嶽,約有九十步高,名艮嶽。

其峰巔立介亭以界分東西二嶺,介亭南望則山下諸景歷歷在目,南山列嶂如屏。北望則景龍江長波遠岸,瀰漫十餘里。東嶺高峰峙立,有巨石名飛來峰,峰稜如削,飄然有云鶴之姿。西嶺下栽梅萬株,山根結構萼綠華堂,梅花雖已大都凋謝,卻是傲骨嶙峋,千姿百態。

山名艮嶽,園亦名艮嶽。

蔡京上表雲:今泉幣所積贏五千萬,和足以廣樂,富足以備禮,於是鑄九鼎,建明堂,修方澤,立道觀。

趙佶聽信蔡京之言,為建艮嶽,不惜工本。各處廣設應奉局,拼命的將東南的奇花異石、奇珍異寶,朝著汴梁的運送,耗費了大量的人力物力,使得無數百姓流離失所,拆橋毀堰不知多少,只為建一座彙集天下之奇的園林。

此時的艮嶽已初具規模,亭臺水榭,奇峰異石,珍稀花木,要有盡有,令人目不暇接。

再加上一路上的香爐之中,檀香裊裊上升,將艮嶽更是籠罩得如夢似幻。

雲霧當中,腳步聲響動,無數的大小宦官匆匆而來,垂手侯立在道旁,然後聽得靴子聲嘩嘩而來,一行人緩步登山而來。那些大小宦官,全都大氣不敢出的悄然立在一旁。

一群紫袍大臣們簇擁著一名中年人而來,那人面目方正,氣宇軒昂,頭戴著方頂硬殼幞頭,一身明黃衫,大袖飄飄,眉飛色舞,翩然而來,宛若神仙一般。

此人正是大宋第八帝,自號教主道君皇帝的趙佶,年近不惑,正是春秋鼎盛之時。登基十八載,處於極盛之世,享盡榮華富貴,而最為神奇的是,黃河河清五百年都未必出現一次,號稱“聖人出黃河清”,而趙佶在位期間竟然經歷三次黃河河清,更是被身邊計程車大夫吹捧為千古一聖。

若是趙佶在靖康之前駕崩,那除英年早逝有點遺憾之外,便是個十全十美的皇帝了,可以被士大夫們寫成千古一聖,不至於被俘為囚,晚節不保。

今日的官家似乎興致極高,帶著一眾心腹大臣,往這艮嶽園西北方向的瑤華宮而來。

在他身後的,都是大名鼎鼎的人物,宰相蔡京、尚書左丞王黼、檢校太傅梁師成,六賊倒是來了一半,又有新任太尉高俅,還有剛剛在與西域胡僧鬥法大勝的林靈素道長,無一不是趙佶面前的寵臣和紅人。

趙佶面帶喜色,大步朝流星的踏入瑤華宮的宮門,來到宮內一個漢白玉石底座之前停了下來,那底座高達七尺,長約八丈,寬約六七丈,底座上刻著五個大字“神功昭運石”。

趙佶指著那漢白玉石底座,大笑道:“此乃朕之磐固侯之居所,虛位以待,只等卿來!”

眾官皆賀喜,趙佶更是面有得色。

趙佶可謂人逢喜事精神爽。兩個月之前,童貫和种師道連破西夏,攻克西夏橫山之地,西夏喪失了最好的兵源地,西夏失去屏障面臨亡國之危,西夏崇宗向宋朝表示臣服,瞭解了宋與西夏的百年恩怨;又剛剛與金人約為盟軍,一同攻遼,一旦破城,便以幽雲十六州歸還大宋,如此豐功偉績,便是太祖太宗都未能達成的心願,在他手上完成了,聖人的光輝,將名垂青史。叫他如何不喜?而如今朱勔又在江南發現一太湖奇石,那石頭未到,朱勔已派丹青名將先將奇石作畫傳送到汴京,趙佶一見那奇石圖,便是十分喜歡,故此早早讓人做好石座,只等那石運來,便可上座。

只是心中將國事與得奇石並重為同等大喜事,千年來大概也只有趙佶這麼一個奇葩了。

雙喜臨門,邊上一干寵臣又一個個歌功頌德,比誰拍的馬屁更響,更圓滑不帶一點毛刺,只拍的趙姐通體舒泰,飄飄然都要雙腳離地三尺了。

此時的遼國皇帝耶律延禧是內憂外患,而他道君皇帝卻是內喜外安,心情之愉悅自是不必說,甚至一時興起,準備帶著一干心腹寵臣,登臨艮嶽峰頂,一覽汴梁全城風華。

就在此時,一個宦官急匆匆的奔來,手中捧著一個錦匣,只道急報。

趙佶臉色當時凝住了。

那宦官平時一向乖巧伶俐,若非十萬火急之事,必是不會如此莽撞,在他興致盎然的時候傳送急報。

而背後的王黼,似乎已明白了什麼,臉色微變。

“江南逆賊方臘……因花石之擾,陰聚貧乏遊手之徒,以朱勔為名,遂作亂……自號聖公,建元永樂……數日有眾十萬,遂連陷郡縣

《大宋明月圖》 第92章 震動官家(第1/2頁),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