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七章 端午 (第1/3頁)
彈劍聽禪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筆趣閣小說www.biqugexs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李周樂這才想起,五月初五為“九毒日之首”,民間有“躲端午”的習俗,父母要將孩子送到外婆家躲藏,以避不吉,一些新嫁女也會在這天躲回孃家。遂笑道:“一時沒有想起來。”
滿倉嬸笑道:“你這孩子還沒有成親生子呢,等你做了孃親就會時刻將這些注意和忌諱記在心上了。”
滿金嬸聽了這話後笑著問道:“周樂啊,你什麼時候和子夏成親啊。”
李周樂臉紅紅地小聲道:“我,我們還不急。”
“不急?你雨花姐在你這個年紀的時候都懷上了,你還不急。”滿倉嬸瞪大了眼睛,“是不是沒有長輩做主,你們不知道怎麼辦理?我就拿大一回,幫你們操持,怎麼樣?”
溫子夏連忙向滿倉嬸道謝:“嬸子好意,我們心領了,不過我和周樂說好了,等我中了秀才後再風風光光地將周樂娶進門。”
“好,有志氣。”滿倉叔拍著大腿稱讚道,“子夏啊,等你中科秀才,叔給你找媒人,上李家門提親。”
滿金叔也笑道:“叔幫你逮大雁,讓人風光上門。”
其餘村民們也紛紛表示要幫忙,溫子夏作揖感謝,一群人熱熱鬧鬧到了河邊。
這河叫做沱水河,是旌陽縣中最大的河流,河寬五百米,平時有往來的船隻透過。今天為了划龍舟,其餘船隻全部被攔在了別的地方,河面上只有十幾艘龍船,全部是縣城中的富貴人家組建的。在戰亂之前,龍船的數量最大達到了五十多條,一些富裕的村子也會扎龍船參加賽龍舟比賽。然而天災戰亂幾年,百姓們溫飽都成問題,怎有心情有閒暇做龍舟划龍舟?
溫子珏有記憶起沒沒有看過賽龍舟的盛況——吃飯都成問題,溫子夏哪會帶他們來看賽龍舟?——此時看得興高采烈激動無比,恨不能自己親自爬到船上去劃兩劃。溫子瑜拉著弟弟,生怕其不管不顧地跳下河。李易書拿著韓諾傳送過來的數碼攝像機,按照韓諾教授的要點開啟攝像機,對著河面拍攝。三個小的全部遠離李周樂和溫子夏,讓他們可以說悄悄話,也避免被兩個人秀瞎眼——韓諾語。
關儒林過來後看到的就是這麼涇渭分明的兩攤,忍不住笑了笑,問李易書:“易書,你手上黑乎乎的東西是什麼?”
“沒什麼。”李易書趕緊將攝像機藏到自己的外衣裡面,“是我自己做的一個小玩具,挺醜的,劇不拿出來給夫子看了。”
關儒林本也不想看那麼黑乎乎的醜玩意兒——攝像機生產廠家:砸你爛香蕉,竟然敢詆譭我們公司的產品——不過是藉著跟李易書說話讓溫子夏與李周樂從黏糊中分開:“放心,我不看。”
溫子夏笑著走了過來:“關夫子,你是來找我的?”
關儒林笑著點頭:“不錯,你跟我來,縣老爺要見你。”
溫子夏驚訝:“縣老爺要見我?”
對於古代的普通人來說,縣官老人對他們可是高不可攀的存在,一聽縣老爺要見自己,即使見過“神仙”的溫子夏也有些驚慌害怕,滿臉擔心地詢問關儒林:“縣老爺怎麼會知道我?”
關儒林安慰溫子夏:“放心,沒事的,是我跟縣老爺提過你,說你學問紮實見識不凡,明天縣試絕對能中魁首。縣老爺愛才,想要見你一見。”
自從送“仙種”事件過後,關儒林已經在縣老爺那裡掛了名,入了縣老爺的眼,偶爾會被縣老爺叫去幫縣老爺的忙或參加縣裡的一些聚會酒宴,此次端午,縣老爺也叫上了關儒林。一群人從賽龍舟說到端午起源再說到以端午為題作詩題詞,關儒林便推薦了溫子夏,想著幫溫子夏在縣城的這些富人和讀書人面前露一次臉。
溫子夏聽說了經過,有些哭笑不得。雖然他的學識豐富,破題寫文信手拈來,但這作詩作詞,他卻是缺少幾分靈性。不過這是關儒林的好意,他不能拒絕,而且縣老爺也點名讓他去了,他更不能不去。無奈,溫子夏只能謝過了關儒林的好意,整理了一下衣襟,就要跟關儒林去見縣老爺。
李周樂走到溫子夏身邊,小聲道:“你可還記得韓姐姐先前寫給我們看的端午詩?”
她最瞭解溫子夏,自然明白溫子夏此刻的為難。
溫子夏聞言皺起了眉頭:“不好,此乃韓姐姐所寫,我怎能竊來使用?”
李周樂道:“韓姐姐不會介意的。而且你現在想好寫什麼了嗎?”
溫子夏(づ﹏ど):“……沒有”
李周樂小聲d縣老爺點了你的名,你若寫不出好的詩句不但丟了自己的臉也丟了縣老爺的臉,對你之後的科
《古代有垃圾桶嗎》 第五十七章 端午(第1/3頁),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