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1部分 (第1/4頁)
那年夏天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筆趣閣小說www.biqugexs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物往往個頭並不大是一樣的道理,比如狼,老虎,豹子等等,倒是大象和牛、馬都比他們大,可性格溫和。比起曾經侵略我們的外族外國來說,中國可謂大得無邊,大得什麼都不缺,以至於法國大哲學家羅素曾這樣說:如果世界上有一個國家自豪得不屑於打仗,這個國家就是中國。中華民族在歷史上也有侵略外族的歷史,但總體上說,中華文化是一種非侵略性文化,地緣因素對於中華文化這一特性的形成起了關鍵性的作用……文化是一個民族的精神脊樑,但是文化的‘威儀’不直接體現在軍事對抗力方面,它的力量體現在民族的生命力、創造力和凝聚力之中。文化是一種軟實力,它常常透過知識、信仰、精神等形態,融入或轉化為經濟、政治、軍事等物質力量。所以羅素先生又說,‘不管對於中國還是人類,文化問題都是根本’,‘進步和效率使我們富強,卻被中國人忽視了。但是,在我們騷擾他們之前,他們還國泰民安’……
“再說宋朝,大宋疆域廣大,國力強盛,是當時世界上其他國家都無法相比的。可是問題也就在這裡,文恬武嬉,天下無憂,不思打別人,卻忘了保護自己,竟然置外邊的遼、金、西夏、蒙古等虎視眈眈的群狼於不顧。而這些個主兒都窮得只剩一股子血性,看著你大宋如此富饒卻又如此疏怠於自保,怎能不起歹心?於是人家天天窮兵黷武,大宋王朝卻天天歌舞昇平;不言兵事,不修軍備,如是縱是大宋經濟如何強盛,文化如何深厚,又如何擋得住這幫虎狼之師?又比如滿清和日本,二者一個是韃虜,一個是倭寇,都曾把我們打得落花流水。他們在入侵之前已經對中國研究了幾十年,把中國研究了個透!他們傾舉國之力發展軍事,目標就是侵略!滿清的八旗兵,日本的武士道,戰鬥能力極強,又都是猛然發動進攻,當時腳跟還沒站穩的李自成和被軍閥混戰搞得千瘡百孔的中華民國,又如何能是他們的對手?”
“正如您所言,日本窺視中國已非一天兩天,從清朝末年就都看出來了。可當局為什麼就沒有針對性地加強戰備以抗外辱?蔣介石竟然奉行‘攘外必先安內’的政策,等到日本人佔了東三省,又佔了平津,直到淞滬會戰之後,才與共產黨攜手全面抗戰?蔣介石為什麼打內戰的本事那麼大,可在日本人面前卻不堪一擊?”
“這個問題,追到根子上倒可以從文化方面找原因。中華文化也有消極落後的特性:內耗性和無序性。內耗必然阻礙共同秩序的建立,而共同秩序的缺失又滋生和強化內耗,二者在互為因果中陷入惡性迴圈……頻繁的改朝換代是中國社會最大的內耗,是對社會秩序最嚴重的破壞,這是中國社會發展緩慢的最主要原因!中國的內耗文化歷史悠久,就從‘春秋多權謀’算起吧,至今也有兩千多年,中國兩千多年曆史始終都在這朝代興衰的輪迴中徘徊!‘家天下’之下,皇權無邊,於是人人想當皇帝;而每個家天下又必然腐朽,於是要推翻,打破秩序;於是為爭奪皇權的無窮無盡的征戰就將人民拖進無窮無盡的苦難和動盪之中……無止境的內耗扼殺了中華民族的創造力,阻礙了中華民族走向民主和科學。而在西方基督教文化下,動盪之後,人們能夠致力於平等和民主秩序的建立,並逐步鞏固之……讓人主動放棄至高無上的權力,在中國人看來是不可思議的事情,可是被尊為美國‘國父’的華盛頓總統為了建立民主政體,竟然主動退下了總統的寶座;另一位傑出的美國總統林肯說:正如我不願成為一個奴隸一樣,我也不願成為一個主人……
“外戰外行內戰內行,‘攘外必先安內’,這在中國歷史上並不少見,這種現象放在中國的內耗文化這一背景下就不難理解了。清朝末年,太平天國進攻北方,帝國主義列強也在中國沿海進攻,有大臣問慈溪太后,為什麼不先抵抗外辱,而是要全力進攻太平軍?慈禧說,洋鬼子只想要大清的銀子,至多是一塊殖民地,而太平軍要的卻是大清的江山!蔣介石當時的心態也無非如此。‘攘外必先安內’是宋朝老祖宗的首創,倒並非老蔣發明,從民族利益角度講,蔣介石的行為是應受譴責的,而從他個人的政治前途角度講,這是他明智的選擇。由於蔣介石認為當時共產黨才是他的心腹大患,所以雖然日本佔領東三省多年,他並沒有集中力量把日本人打回去,而只想與敵相安,好騰出手來剿滅紅軍。他的算盤打得很好,紅軍差點就全軍覆沒了,可是老蔣低估了日本人的野心。中日一衣帶水,日本人可不是當年的英法聯軍,他們不只是想要中國的財富,更想要中國的大好河山。日本人還洞悉了蔣介石的如意算盤,表面卻裝出一副真的只想要東三省的樣子,背地裡預謀全域性,待老
《無家可歸電影》 第81部分(第1/4頁),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