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七章 金榜題名 (第1/2頁)
岸易通易岸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筆趣閣小說www.biqugexs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愛書網"網站訪問地址為
聽說朱友康考上了蓬州中學,老鄉、親戚、老師、同學、戰友、朋友,都來祝賀了。
這是南丘村恢復高考以來,第一個也是唯一一個考上蓬州縣最高學府的學生,整個中丘公社十七個自然村,考上蓬州初中的僅僅三名,另兩名分別是校區李校長家的閨女李靜娟和上丘村農民兒子耿明陽同學。
對於朱書堂來說,這喜事說來就來了,來得快得都覺得吃驚。村裡人都在押寶,把這個寶押在了朱友康身上,祝賀的、恭維的不在少數。
朱根虎老師來了,他是前來祝賀的人當中最年長最有話語權的一位長者。他贈送的是朱友康上小學時一個完整的算數作業本。這是朱老師特意留下的,每次作業後面除了批閱,還加了詳細的批註和解釋,把做題思路、思維方式、多解思考、題外延伸等方面都做了明確批閱。
朱老師還特意在這個作業本封面另加了一張特殊封面,上面是朱老師親筆撰寫的二十八個工整的小楷字型:“金榜題名一時強,人生篤定復無常;今朝寄語朱根虎,明日押寶朱友康!”最後署名仍然是朱根虎三個草體字,相互纏繞,相得益彰。
他告訴朱友康,永遠要記住朱根虎這個名字,要永遠想著身後的危機,時刻警惕著襲擊和超越。只有保持這種危機意識,你才會有更大的進步和更光明的前途!
朱友康收下朱老師贈送的珍貴作業本放在手裡,認真聆聽朱老師的教誨。聽朱老師講得好,又專門從小西屋拿出一個玫瑰色日記本,翻過扉頁,寫下了朱老師的殷殷囑託。
這個玫瑰色日記本,是朱友康出院後何海雲精心為她挑選的。為了購買這樣的日記本,何海雲和她的母親利用大半天時間,走遍了整個蓬州縣城,從款式上、顏色上、質量上、圖案上、規格上精心選選出來的。
她在扉頁上寫道:“不獲全勝,決不收兵!”八個鋼筆字,鏗鏘有力,擲地有聲。朱友康一直把這個珍貴的日記本藏在小書桌的抽底裡。
當時何海雲並不是朱友康會考上蓬州中學,所以,在初中二年級即將畢業的時候,為了鼓勵朱友康的上進心,就選擇了“不獲全勝,決不收兵”的誓言。現在看來,何海雲的眼光是尖銳的,看人是準確的。
這次得知朱友康金榜題名,一個女孩子不變拋頭露面,這個玫瑰色日記本完全表達了她的心聲,已經是最好的祝賀了!
老馮頭和姐夫梁鴻信一起來了。老朱與其叫梁鴻信姐夫,倒不如直接叫哥們。一張劉關張的照片將他們三人的關係死死地捆綁在一起,他們是同甘苦共患難的好弟兄,關係已經貼到了家。
老馮頭搬來一箱古順酒,梁鴻信提來一攬子酒菜,他們商定為慶祝朱友康順利考上蓬州中學一醉方休。
古順酒明澈、醇厚、甘冽、清香柔順、挺拔豐滿、餘味爽淨、飲一盅唇齒留香,回味悠長,與共和國同齡,凝結了太行山之靈氣,華北平原之豐蘊,偕天合、地靈、人順之勢。是老馮頭和梁鴻信他們精心挑選的地方佳品。酒菜也是從蓬州縣城集市上專門採購的。足見他們關係不一般。
大隊支部書記馮貴堂和老會計馮社良一塊來了,他們代表大隊,送來了一面錦旗,上面題寫了金光閃閃的八個大字:“今朝金榜題名,明日祖國棟樑”。後面還附加一個副標題——“熱烈祝賀朱氏後代朱友康榮登蓬州殿堂”。最後落款寫道:“中共蓬州縣中丘公社南丘大隊黨支部革委會。”
對於朱家來說,馮家就是孃家人,他們遞過錦旗,道了賀喜,他們兩個人一塊去老南屋看了老朱的母親。
趙家溝藥材公司趙經理和四隊油坊能工巧匠趙大友的父親趙大錘一起來了。
趙經理為朱友康帶來了一本用明星日曆包好書皮的《本草綱目》,這是趙經理珍藏多年的珍貴藏品。他認為,中國中醫藥文化源遠流長,博大精深,尤其是扁鵲、李時珍這樣的偉大醫學家更了不起,送朱友康這本書,就是在提醒朱友康,永遠都不能忘記中國的傳統中醫藥文化。用名醫名著激發愛國熱情,用中醫精髓激勵年輕人奮進。
趙大錘得知兒子大友對朱書堂家閨女友鐘有意,更是不敢怠慢。他藉此機會,趕緊表現一番,博得老朱歡心,為以後孩子們成婚鋪路開道。
他馬不停蹄從代銷點找了一個嶄新的紙箱,把四隊當天做出來的新鮮香油,整整裝了六瓶。他想以這種方式接濟老朱一家。他想,如果朱友康上學,家裡負擔一定過重,那麼家裡人就會省吃儉用,這樣對身體不好,香油是村裡家家戶戶
《小說蓬州還魂全文免費閱讀》 第四十七章 金榜題名(第1/2頁),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