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足跡 永久書架

第203章 (第1/2頁)

活水漂流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筆趣閣小說www.biqugexs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華夏後宮,呂布正在與皇后、德妃、淑妃用餐,這在呂布回京之後已經成為了每日必備,看著孩子們嘻嘻哈哈的,呂布感覺幸福不過如此。

回京後,呂布把呂月與甘寧之事說了一下,皇后貂蟬當即表示會親自籌辦此事,只是隨後又說起了呂玲綺與呂雲也不小了,是時候成家了,呂布想到呂玲綺與趙雲之後便笑道“玲綺就不用愁了,她已經有了心上人,正是吾華夏平北將軍趙雲,只是雲兒這孩子只言道先統一天下後成家,倒是令朕頗為頭疼啊,兩個妹妹都有了歸屬卻唯獨他不著急。”

“雲兒志在四方,陛下願意重用他,他也願意為華夏盡忠盡力,就先由著他吧,待臣妾與皇后娘娘遇上了合適的人選在為雲兒安排吧!”德妃劉飛燕此時說道。

...

華夏在吞併幽州之後勢力急劇上升,論地盤此時的華夏絲毫不差於中原的曹操,論兵力,華夏當屬兵力最強盛的了,若說兵力最接近華夏的,那不是曹操,不是袁紹,更不是劉備,而是在不久前徹底統一了江東的孫氏,在將江東各郡收服之後,孫策的兵力直逼三十萬,但是江東與華夏相隔萬里,倒是無需擔憂什麼,對於華夏而言,與袁紹軍簽訂了停戰協議其實也是華夏所需要的。

華夏建國不到兩年,縱使有李儒、賈詡、楊宏、陳宮等大臣的盡心盡力,但是底蘊不足卻是事實,在收服高麗和吞併幽州之後,華夏官員又出現了不足的狀況,袁紹在退出幽州時,將文武官員全部遷回了冀州,諾大的幽州需要大量的文官上任,而此時第一批大學學子尚未畢業,無奈之下,呂布只得下令朝中官員前往幽州親自上手,為此朝堂之上還曾出現過激烈的爭吵,以李儒為代表的官員認為朝堂乃是國之根本,若是離開了朝堂,便存在毀壞華夏根基的危險,相反以楊宏為代表的官員則是認為幽州對華夏而言乃是當前的重中之重,秦州此時已經安定下來,一切形成了定式,只需秦州牧公孫度按部就班的治理,那麼秦州就不會有問題。

對於大臣們的爭論,呂布先是默默的聽著,最後卻是直接拍板,將官員進行了一個大調動,其中便包括公孫度的調動。

公孫度自從獻降遼東之後便隨呂布來到了秦州,擔任秦州牧一職,天子腳下,雖不是封疆大吏,但是職權卻要比其他州牧要高。此時的公孫度很慶幸自己當初獻降的選擇,連袁紹在華夏面前都放棄了整個幽州,何況是他呢,而且,自從降了華夏之後,呂布對他父子也算是仁至義盡了,沒有監管與壓迫,而是多了幾分信任,這使得其子朝鮮郡守公孫康多次書信向其父闡明心意,表示當初降了華夏是一個明智的選擇。現在的公孫度只有一個心願,那就是能夠再次回到幽州,回到遼東去看看。

這日,早朝剛剛結束,公孫度就收到了呂布下的聖旨,令他卸任秦州牧,赴幽州就任幽州牧之職,與工部尚書在薊縣一同打造好新的都城,公孫度領旨謝恩後已經淚如雨下,沒想到他能夠再次回到幽州,回到遼東去看看,他明白了呂布的恩德,遂立即進宮謝恩。

進宮後他才知曉,此次調動的不僅是他,朝堂之上,學部尚書楊宏本來兼任著工部尚書之職,此時已經卸任工部尚書與學部尚書之職,由其推薦的工部郎中馬彪勝任工部尚書之職。司馬徽由於年老,呂布擔心戶部事情繁忙遂將其改任為學部尚書,這倒是符合了司馬老先生的胃口。戶部尚書則是由楊宏就任。崔均也卸掉了刑部尚書之職,改任為禮部尚書兼秦州牧,他的刑部尚書之職則是由他推薦並由他帶來秦州的滿寵就任。

滿寵,字伯寧,山陽昌邑人。三國時期魏國名將。最初在曹操手下任許縣縣令,掌管司法,以執法嚴格著稱,與崔均是多年好友,二人有著相同的政治抱負和志向,滿寵本在曹操麾下擔任縣令,崔均在華夏看到實現抱負的希望後便聯絡了自己的好友,滿寵對崔均的信任無以復加,遂在收到崔均書信後便立即辭去了縣令之職,遠渡大海抵達了秦州,一直居住在崔均府上,在對華夏有所瞭解後表示願意留下來,他本以為呂布會像曹操一般給他個縣令的職位,但事實是將他直接升任為華夏刑部尚書,這主要是因為呂布知曉滿寵其人,故而對其量才而用,曹操之所以之前一直用他為縣令也是因為尚未發現滿寵之才,曹操也因此丟失了滿寵這員大才。

而後,幽州牧公孫度與學部尚書司馬徽、工部尚書馬彪、商部農部尚書薛平一同啟程,前往幽州辦公,發展教育、工業、農業、商業,同時工部尚書馬彪和幽州牧還肩負著在薊縣建立都城的任務,呂布要求其在十個月之內完工,畢竟與袁紹軍的停戰協定結束之時便

《漢末風雲之華夏帝國》 第203章(第1/2頁),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