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足跡 永久書架

第84章 新基層架構 (第1/3頁)

kk妹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筆趣閣小說www.biqugexs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室內靜謐無聲,唯餘呼吸可聞。

“朕前日詔令,京畿之地土地清丈之事,籌備進展如何?”

暖閣之內,沉寂良久,終由龍袍加身的帝王一語破冰。

“臣遵旨回稟。”

話音未落,畢自言與袁世振交換一瞬眼神,隨即袁世振躬身而出。

“內閣重臣韓爌正操持此事,然朝廷政務紛紜,各部間推諉扯皮,進展遲緩。”

“紛紜政務,推諉成風。”

朱由校聞言,嘴角勾起一抹冷笑,心中暗忖:莫非欲以此消彼長,敷衍了事?

“朕欲尋一賢能之士,專司編戶齊民之重任,二位卿家以為何人可擔此任?”

“這……”

畢、袁二人再次目光交匯,心中盤算,此任棘手,非有膽識與魄力者不可為。

“臣斗膽舉薦大理寺丞董應舉。”

畢自言略一沉吟,拱手言道,“董大人歷仕多職,皆以實幹著稱,斷事如流,性格嚴謹,實乃不二人選。”

“董應舉?”

朱由校默唸此名,記憶雖模糊,卻無惡感,料想非泛泛之輩。

未及首肯,朱由校轉而問向袁世振:“袁卿以為如何?”

“臣才疏學淺,無合適人選可薦,實感慚愧。”袁世振拱手答道。

“傳吏部尚書周應秋及大理寺丞董應舉覲見。”

朱由校決斷之下,李永貞應聲而退,執行聖命。

趁此間隙,朱由校起身步入後殿,處理私務。而畢、袁二人亦在太監引領下,解決個人所需。

片刻之後,萬壽宮內再度聚首,周、董二人已至。

朱由校揮手免禮,賜座後,緩緩開口:

“《漢書》有云,前漢之制,十里一亭,亭設亭長;十亭一鄉,皆承秦制。秦時以什伍相保,連坐之法,嚴明異常。”

言及秦漢,皆是商鞅之法,一家有過,鄰里共擔。

“《唐律疏義》亦載,里正、坊正,親理庶務,戶口田畝,皆須按比核實,農桑課稅,非違催徵,責任重大。”

一番引經據典,意在重申編戶齊民之重要性,亦是對即將委以重任的董應舉寄予厚望。

\"野村相依,古韻悠長。\"

唐朝推行裡鄉之法,百戶聚裡,五里成鄉,織就盛世經緯。

暖閣之內,朱由校悠然談及史海鉤沉,言及帝國強盛之基,皆築于堅實而高效的行政體系之上。

唐朝之強盛,尤為顯著,其觸角深入鄉間,無遠弗屆。

杜甫《石壕吏》中,“暮投石壕村,吏夜捉人急”,杜荀鶴《山中寡婦》嘆,“深山避世亦難逃,徵徭無計可相逃”。

二詩並蒂,不僅繪就黔首之苦,更彰顯朝廷對基層之強控。

“我大明則另闢蹊徑,甲首、里正、鄉老並行不悖。”

朱由校續道,言及袁愛卿所憂甲制之弊,已遣六科廊、都察院探查,然迴音杳杳,遂決定不待其果。

“縣轄鄉,鄉轄裡,一鄉統轄三至六里,數百戶皆在其治下。鄉長主農桑,鄉老司教化,鄉警維治安,各司其職,井然有序。”

朱由校一語定乾坤,賜品從九,眾人面面相覷,月俸五兩,一鄉之費,年計驚人,三百餘萬兩,國庫何以承之?

“縣衙府庫自會籌措。”

朱由校淡然一語,破其疑慮。

他深知冗官非患,效率低下方為癥結。

官吏增,則效率升,稅賦實,國用足,所費皆有所值。

更有一層深意,藏於朱由校胸臆:廣開才路,以廣池養官,稀釋學閥之“喉舌”,讓十里挑一、百裡挑一、千里挑一之才競相湧現,官場生機勃勃。

周應秋揣摩聖意,試探道:“縣衙是否亦需擴編?”

“大明舊制,一縣之內,正官、佐貳、屬官、教職、雜職、吏典、差役,各司其職。”

朱由校揮手,太監呈上新制組織架構圖,“抬品級,廣設職,以強縣治。”

圖上分明,知縣為正七品,縣丞、主簿為佐貳,掌錢糧水利;教職受雙重領導,教諭、訓導並舉;雜職因地制宜,巡檢、驛丞各司其責;吏典六房繁忙,差役三班七部,人數眾多,維繫一方安寧。

眾人觀圖,目眩神迷,皇帝此舉,分明是將知縣之權分散,設稅務局、巡檢局、刑名局,各以正八品官員主之,權力制衡,以防獨大。

畢自言終是按捺不住,謹慎進言:

《盤點大明兩個大帝》 第84章 新基層架構(第1/3頁),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